中国第二颗绕月探测卫星——“嫦娥二号”目前和运载火箭已星箭合体,预计近日发射奔月。9月28日各路记者云集西昌卫星发射基地,熟悉采访现场,以及时报道这一盛事。中新社记者 宋吉河 摄
中新网西昌9月29日电 题: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组建40年:太空闪耀“中国星”
作者 张晓霞 邓孟 王玉磊
2010年金秋时节,当举国上下喜迎国庆之际,西昌,这座西南小城却吸引了全世界的眼球。再过几天,“嫦娥二号”卫星将从这里奔向38万公里外的月球。
执行此次发射任务的“长征三号丙”火箭巍然矗立于发射塔架之上,待命出征。“嫦娥二号”发射是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组建以来执行的第60次航天发射任务,这将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的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暮然回首,这座位于大凉山深处的航天城伴已经随着共和国走过了整整40个年头。
如今,红军长征走过的地方成了“长征”系列火箭的起锚地。
“月亮女儿”的故乡成了中国航天的“探月港”。
默默无闻的荒山沟成了享誉世界的“东方休斯敦”。
40年,一次次成功发射铸就了一个个辉煌。
40年,一次次历史跨越创造了一个个奇迹。
40年,一代代西昌航天人树立了一座座丰碑!
功铸九天 “火把飞上天啦!”1984年4月8日傍晚,大凉山区一个叫菠萝沟的峡谷里,一个拖着长长火焰的巨大亮点震天撼地腾空而起,那一幕让祖祖辈辈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彝族同胞们至今难忘。
他们所说的“火把”其实是搭载“东方红二号”试验通信卫星的长征三号火箭。试验通信卫星首发成功,中国人在36000公里外的地球同步轨道占据了一席之地。
那一夜,西昌无眠。曾在西昌指控中心工作的王永军回忆说,当时几个三十多岁的汉子们高兴地在地上打滚。因为为了这一天,西昌航天人已经整整等了14年!
1969年底,中央决定再建一个航天发射场。经过对9个省25个地区81个选点的艰苦考察,最终选定四川省西昌松林这个海拔高、纬度低、气候条件好的地区。
1970年冬,一支神秘的队伍从茫茫戈壁滩出发,穿越河西走廊,翻越秦岭,跨过大渡河,来到大凉山深处一个叫赶羊沟的地方。面对满目的荒山、没膝的枯草,遍野的怪石,和零零散散分布的简陋房屋,当时,谁也不会想到这条人迹罕至的穷山沟今后会成为一座现代化的航天城。
1975年,国家“331”通信卫星工程立项。从此,远征地球同步轨道的重任落在了西昌航天人的肩上。
因为轨道高达36000公里,比此前中国发射的所有卫星轨道高度都要高出几十倍。一位航天专家这样描述:“卫星要到达地球同步轨道,必须经过多次变轨,末级火箭要启动两次,程序十分复杂。就像人挑担子上坡一样,必须挑一会儿,休息一下,然后再慢慢上去。”
当时,发射地球同步轨道卫星是国家航天能力的标志。同时,由于轨道资源非常有限,因此,是大国竞争的焦点。
1981年3月20日,香港男排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上,中韩两队进行到决胜的关键时刻,电视信号突然中断。因为租用的国际通信卫星已到时间,央视不得不停止转播。
在那个年代,国内观众要想完整看完一场国际体育比赛的确算是一种奢望。
3年后,中国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发射成功。自此,中国成为世界上第3个掌握火箭低温氢氧发动机技术和第4个成功发射地球同步卫星的国家。
聂荣臻元帅发来贺信说:“中国的国防科技事业,从一张白纸,到能发射同步卫星,这是了不起的飞跃。”
1986年2月1日,“长征三号”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将中国第一颗实用通信卫星送入预定轨道。从此结束了中国人只能租用外国卫星看电视、听广播的历史,打破了西方强国在卫星通信领域的垄断地位,同时也向世界证明中国具备承揽国际商业卫星发射的能力。
1990年4月7日,中心成功发射中国承揽的首颗国际商业卫星“亚洲一号”,中国航天从西昌走向世界。中国成为世界第三、亚洲第一个步入国际商业发射市场的国家。
1990年7月16日,中心成功发射中国首枚大推力捆绑式运载火箭,将一颗巴基斯坦科学试验卫星和“澳星”模拟有效载荷准确送入预定轨道。
2000年至今,中心已经成功发射9颗“北斗”导航卫星,到2020年前,中心还要完成30多颗组网卫星发射任务,届时中国将建成覆盖全球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2007年5月14日,中心成功发射中国首颗以整星整箭方式出口的“尼日利亚一号”通信卫星 ,中国人自己生产的卫星首次走出国门。
2007年10月24日,中心成功发射中国首颗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一号”,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奔月梦想。
2008年4月24日,中心成功发射中国第一颗中继卫星“天链一号”,填补中国航天测控领域的空白,该卫星在“神舟七号”载人飞行中首次使用,使飞船的测控覆盖率由原来的12%提高到60%左右。
从1984年执行首次发射,截至“嫦娥二号”任务前,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共将57颗国内外卫星送入太空,创造了中国航天史上的多项第一,是国内唯一能够发射低温燃料火箭、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和月球探测卫星,对外开放最早、承揽外星发射次数最多、对外开放程度最高的现代化航天发射场。
40载仰望星空,航天人筑梦天宇。开创了彪炳史册的辉煌,为中国航天事业和国民经济、科技、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走向世界 虽居深山峡谷,但目光绝不能因此而狭隘!
1984年11月1日,经国务院批准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正式对外开放。
当时,距离中心成功发射中国首颗试验通信卫星还不过7个月。
谁也没有料到,中国三大航天发射场中最年轻的“小兄弟”,刚崭露头角,便被一个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推上了国际航天的大舞台。
1986年这一年在西方被誉为航天灾难年,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爆炸,退出商业发射服务市场;法国阿里安火箭和美国德尔它、阿特拉斯、大力神火箭相继失利,国际商业发射市场出现真空。
2年后,命运多舛的“亚洲一号”卫星在几经转手后,最终被香港亚洲通信卫星公司购买。“初生牛犊不怕虎”的西昌航天人决心啃下这根“硬骨头”。
隐匿于深山峡谷中的保密单位突然间对全世界开放了,语言不通、文化差异,社会制度不同,甚至很多人连老外长啥样都没见过,跨越两大“阵营”的合作如何开展?
没有经验,就得摸着石头过河,一切从零开始。
1986年,为迎接“亚洲一号”卫星,中心修建了当时亚洲最先进的卫星测试厂房,面对美方提出“室内空气洁净度不超过十万级”的要求,在没有先进设备的情况下,大家采用土办法,用绸布和酒精将3000多平方米的大厅地板和墙壁反复擦洗了几十次,最终使厂房空气洁净度达到一万级。
“当时最让人头疼的一件事便是,外方专家一到发射场就提出要和家人通电话。”对此,中心通信部门积极与外宾和有关单位进行沟通和调试设备,很快便解决了问题。
为丰富外国试验队的业余文化生活,中心组织开展了跳彝族达体舞、举办篝火晚会、开展公路自行车赛和篮球比赛等活动。在交流中,中心上下的思想观念也逐步开始与世界接轨。
在中美之间最初的接触中,双方既合作又相互防范。
“亚洲一号”任务中,美方卫星工作队64人,保安人员就有18人,卫星测试大厅里保安一天24小时监控守候,大门反锁,门窗玻璃全用牛皮纸粘贴住。一次,大厅吊车出现故障中心派人前去维修,美方甚至用布把卫星盖好以防范泄密,维修人员进出都有两个保安陪着,寸步不离。
1990年4月7日,是中国航天人永远铭记的日子。这一天晚21点30分,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运载火箭成功将“亚洲一号”卫星准确送入预定轨道。
发射后的检测数据表明,在休斯公司此前发射的32颗卫星中这是入轨精度最高的一次。
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与外国进行“澳星”谈判,是一次名副其实的“纸上谈兵”。当时,中国一没有大推力运载火箭,二没有能够发射大推力运载火箭的发射工位。按照美国休斯公司要求,中国必须在16个月内建成一座现代化发射工位,并成功进行一次大推力火箭飞行试验。
中国航天面临着背水一战。当时,建造同等规模的发射工位,美国要用19个月,法国要用29个月。而合同规定中国必须在16个月内建成,如不能按时竣工,不仅要遭到罚款,甚至还会导致合同中断!
1989年美国“大力神”火箭的总设计师斯坦豪尔到中心考察,看到那一片乱石林立的河滩,看到人背、肩扛、毛驴拉的落后施工方式时,不无疑虑地说:“你们中国人是不是吃了鸦片,产生幻觉?”
时间不等人,建设者们迎难而上。在没有现代化机械设备的情况下,依靠推土机、拖拉机和原始的生产工具,在乱石滩上建起了“亚洲第一塔”。1990年斯坦豪尔再次来到中心,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禁不住惊呼:“奇迹!中国人善于创造奇迹!”
2009年,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建筑群被评为新中国成立60周年百项经典暨精品工程。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二代导航、月球探测等重大项目全面展开,中心迎来了又一次发展机遇,大力加强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并于2004年开始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并于2006年9月,顺利通过新时代认证中心的认证审核。
体系建设6年来,共编写11份质量(分)手册,31份中心级、194份部站级程序文件,650余份操作文件,1100余份记录文件,制定“组织指挥零失误、技术操作零差错、设备设施零故障、任务软件零缺陷、判读对比零遗漏,完成任务高质量”的“五零一高”目标,并在实践中摸索总结了主任工程师、系统工程师、表格化管理、任务总结评估、“五定”责任制、“双岗”、“双想”、“三查”“五不操作”等行之有效的工作制度和方法措施,有效确保了卫星发射任务过程结果“双圆满”,1997年以来,中心取得了37战37捷的优异战绩。
去年来,中心积极引进先进管理理念,开始建设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一体化管理体系,首次将无环境污染事故、无健康安全事故、无违规问题发生列入新的管理目标,以人为本、生态环保的建设理念牢固确立。
俗话说,有作为才能有地位。
40年来,中心始终以“建设世界一流航天发射场”为奋斗目标,先后实现了从发射单一型号火箭到发射多种型号火箭;从单射向发射到多射向发射;从发射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到发射多轨道航天器;从发射国内卫星到发射国际商业卫星;从每年3次发射任务到年发射能力达到10颗以上;从近控测试发射到远控组织指挥六大跃升,能够执行多轨道、多射向、多类航天器发射任务,各项软硬件已与国际接轨,跃居世界十大航天发射场之列。
嫦娥奔月 西昌,一个与月亮有缘的西南小城。自古在川康地区便有“清风雅雨建昌月”之说,其中,“建昌月”说的便是西昌的月亮。西昌地处高原,海拔较高,雨雾少、空气洁净度高,月亮显得又大又圆,汉代司马相如曾在此留下“月出邛池水,空明澈九霄”的千古佳句,“月城”也因而得名。
3年前,千百年来一直以“月城”闻名的西昌,终于有了与月亮“亲密接触”的机会。
2007年10月1日,一声惊天巨响划破了安宁河谷的宁静,中国首颗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一号”成功发射,古老的传说和今天的现实,在月亮城实现了完美对接,为了这一天中华民族一梦千年。
“如果您保证火箭在"零窗口"成功发射,我一定实现嫦娥一号可控撞月!”3年前,嫦娥一号卫星总设计师叶培建同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主任李尚福有一个约定。
月球距地球38万公里,经计算每年只有3天适合发射,每天发射窗口仅35分钟。这意味着一旦错失窗口,发射将推迟到下一年。
同时,由于自转与公转的原因,地月之间的距离每分每秒都在变化,飞行距离不同,所消耗卫星燃料的多少直接关系到嫦娥一号卫星的工作寿命!
根据任务要求,只要火箭在窗口时间内成功发射,并将卫星送至预定轨道,便可算成功。
然而,精益求精的西昌航天人却有自己的“小算盘”:瞄准窗口前沿发射将比35分钟后,节省120公斤卫星燃料!
面对航天技术难题,中心技术人员自加压力,对任务全过程进行识别,开展风险分析,每一个环节都精准受控。
发射场区组织全系统人员开展科技大练兵,各分系统、各岗位,数万台套设备,步调一致地进行操作。
气象系统调出场区30年来的气象资料,对历年来同一时段的温度、湿度和降水进行科学分析,为确保“零窗口”发射提供准确的气象预报。
为适应“嫦娥一号”卫星发射需要,2006年,中心原三号发射工位除导流漕外全部拆除重建,新塔高85.5米,比原来提高了10米,重1800吨,发射能力由1.5吨提高到了2.6吨。
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04秒,“长三甲”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分秒不差地发射升空,2009年3月1日,在轨运行时间延长4个月,完成大量拓展性试验探测任务后,“嫦娥一号”卫星实现可控撞月。
“嫦娥一号”卫星的成功发射,极大地振奋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彰显了中国强大的综合国力,被誉为人造地球卫星、载人飞船之后,中国航天史上的第三座里程碑。
2010年10月,中国探月的第二次远征即将启程。
由于此次“嫦娥二号”卫星将直接被发送至近地点约200公里,远地点约38万公里的奔月轨道。和“嫦娥一号”卫星发射相比,对火箭的推力要求更大。因此,此次发射采用捆绑有两个助推器的“长征三号丙”火箭在二号工位实施发射。
为能够提高“嫦娥二号”卫星在轨紧急处置能力、增加卫星深空探测工作内容,此次任务,仍将瞄准“零窗口”进行发射。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今年以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进入新一轮高密度任务期,全年预计将执行8次卫星发射,“嫦娥二号”之后,还将有3次任务。多次任务交叉,其中,“嫦娥二号”期间便出现“三星一箭”、“两星两箭”同时在场区进行测试,这对发射场的组织指挥、人员配备、设备设施状态转换、后勤保障等工作都提出很高要求。
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发射场忙而不乱,秩序井然。9月5日鑫诺六号卫星成功发射,9月12日,“嫦娥二号”任务火箭便转往发射阵地。
“能够在短短7天时间内完成二号工位发射后恢复和状态转换,在过去是从来没有过的,这是发射能力提升的一种表现,同时也充分展现出了科技人员良好的素质和过硬的作风。”西昌发测站站长李本琪告诉记者。
由于任务交叉重叠,氮氧站开机生产时间达到了历史性的50多天,设备24小时不停机。白加黑、五加二、三班倒,没有双休日和节假日,只有工作日。
“过去最头疼的问题是白天睡觉,如今习惯了,大白天也能睡着了。”操作手刘永春告诉记者。
随着高密度任务常态化,中心主动作为,深入开展思想动员,积极组织课题研究,各系统认真查找解决深层次问题,扎实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去年以来,中心先后完成发射场空调系统、常规加注系统、卫星测试厂房氮氧站、场区试验接待站等一系列设备设施改造项目,测控通信系统大量更新设备,气象系统引进了曙光5000A高性能计算机,峰值运算速度达2.5万亿次/秒,同普通计算机相比,进行一次预报的时间从一周缩短到了一个小时。
针对卫星、火箭技术状态变化情况,各系统按照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一体化管理体系要求,修订试验文书,优化测试流程,制定预案措施,广泛开展针对性训练,掌握设备状态,培养出一大批岗位技术能手。
当前,“嫦娥二号”卫星发射任务已经进入决战决胜的关键时期,发射场各项准备工作已基本就绪。测发、测控、通信、气象、勤保五大系统的密切协同,直指“零窗口”发射。
情系山沟 “天是罗帐地是床,安宁河畔扎营房。三块石头架口锅,野菜盐巴下干粮。”这是中心第一批建设者工作生活的真实写照。
从那一天起,一代又一代西昌航天人就在那个被亲切称为“沟里”的地方深深地扎下了根。
在这里除了巍然矗立的发射塔架之外,四周都是连绵起伏的青山,所有在这里的人,都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习惯叫做奉献。
因为,他们对航天事业的爱已经深深地凝固在了这一片热土之中。
谢兆胜,一个在发射场工作了21年的加注系统操作手。每天他会很早起床,准时到操作间,一丝不苟地完成自己所担负的每一项工作。不了解他的人绝不会想到,外表平常的他是一个有故事的人。
1992年6月16日,在加注燃烧剂时设备出现故障,涡轮流量计一只叶片突然脱落,进入防空罐内。为排除隐患,操作手王京辉主动请缨下罐检查,陶勇春紧随其后。由于罐内氮气浓度太高,两人先后窒息昏倒。紧急关头,谢兆胜不顾个人安危,主动请求下罐救人,终因氧气不足也倒在罐内。因窒息时间过长,王京辉、陶勇春抢救无效,献出了18岁和20岁年轻的生命。谢兆胜被紧急送往医院。
当时,西昌医疗条件落后,中心专门从北京请专家前来为其治疗,在此期间,为了防止出现脑积水,医生用冰块把他的头部冻了起来,在昏迷了七天七夜之后,他居然奇迹般地苏醒了过来。
“要不停地问他叫什么名字!”这是专家组临走前唯一的交代,因为偏二甲肼可能会影响老谢的记忆。于是,在住院的三个月里,每天每名护士都会问他同一句话:“你叫什么名字,我叫什么名字?”
采访中,当谈到出院后为什么还愿意回到这块“伤心之地”时,他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我这条命都是领导和同志们救活的,所以组织让我干什么我就干什么。”
这就是一个被人称为“活烈士”的老加注人的回答。
在发射场谁都知道整天和剧毒、易燃易爆的火箭推进剂打交道如同刀尖上跳舞。可他自打从死亡线上被拉回来之后,又在这个危险的岗位上默默无闻地干了整整18年!
临走时,偶然从战友那听到2002到2005短短3年间,他的岳母、妻子和父亲相继去世的故事。回头看了看坐在操作台上的老谢,一股热流不禁夺眶而出。
一段心酸的往事,一个坚强的汉子,一座晶莹的丰碑。
在发射场至今还流传着一个关于两代航天人献身航天事业的动人故事。
姜于,西昌发测站地面设备站空调岗位操作手,他的现在工作的单位也是他父亲姜秋江曾经战斗过的地方。
20年前的6月15日,姜于的母亲于书莲带着刚满5岁的小姜于告别丈夫返回山东老家。4天后,她突然收到丈夫单位的电报:“夫病危,速来。”刚迈进家门的她,又坐了两天两夜的火车赶回西昌,此时,夫妻见面的地方已是医院的太平间。
1990年6月19日,“长二捆”火箭正要转往发射场时,卫星测试厂房的加注电动大门突然发生故障,如不及时修复,不仅火箭发射要推迟,而且还直接威胁卫星的安全。
“抢时间就是保成功!”当时,年仅31岁的技术员姜秋江冒着生命危险,毅然地爬上了10多米高的电动大门。经过数小时奋战,故障排除了!当他修复好电机返回时,不慎将门框底板踏落,从10多米高处摔了下来,奉献了他31岁的年轻生命。
姜秋江一句话也没有留下便撒手而去,此时的姜于才仅仅5岁。当看着妈妈二十多天里瘦了近60斤,懂事的姜于把摆在屋里的爸爸的照片全部藏了起来。
在5岁孩子幼小的心中,也许并不知道爸爸具体是干什么的,但他却清醒地记得爸爸工作地方有高高的塔架和长长的火箭,印象最深的是火箭腾飞时的壮丽场景。
2002年,坚强的母亲亲手将儿子送到了丈夫曾经工作过的岗位,继续着父亲未能了却的心愿。
如今,每次发射成功之后,姜于都会在卫星厂房的门口默默站立,低声对父亲说:“爹,又一颗卫星上天了。”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在大山深处的发射场西昌航天人牺牲奉献的何止是青春和生命,而是一名航天人对事业的无限忠诚。
“我的妻子,我的爱人。当你读到这封信时,我已经走了,永远地离开了你,离开了我们温馨的家。亲爱的,你不要悲伤,当我选择了这项神圣而危险的事业的时候,我们不是已经共同做好牺牲的准备了吗?”
1984年初,担任中心发射测试室主任的李联林在执行首次发射前,分别给妻子、女儿和父母写下了三封遗书。
虽然,后来遗书始终没能派上用场,但是却真切表现出了一名航天人的在生死考验面前的坚定态度。
1992年3月22日晚,“澳星”发射点火后紧急关机。
此刻火箭在发射台上已经错位,装有400多吨燃料的火箭随时有爆炸的危险,卫星和发射场危在旦夕。此时,发动机还在喷射余火,发射台严重缺氧,充满毒气。
西昌航天人来不及戴防毒面具,用手绢捂着鼻子便冲向了发射台,操作手王招华为了第一时间固定火箭,在没有任何工具和防护设备的情况下用手操作,四个手指被烫得粘在了一起。在充满毒气的环境里,抢险队员们在没有工作梯的情况下,搭着人梯钻进40厘米见方的火箭舱口,取出了20多个火工品,断掉了近百个火工品电源,成功保住了卫星、火箭和发射场。
据世界航天资料记载,像“澳星”发射出现的这种故障,抢险成功概率几乎为零。国外航天界同行由衷赞叹:“这是中国航天最成功的失利!”1992年8月14日,“澳星”再次发射圆满成功。
在发射场还有一种感动叫做执着。
李本琪,曾经连续12次任务中担任发射场“01指挥员”。从名牌大学的高材生到西昌发测站站长,自从1992年踏进发射场的那一天起,他便深深地爱上了这片大山,18年,人的一生又有多少个18年?但在李本琪看来,能把人生最宝贵的18年献给自己所钟爱的航天事业,献给这大山深处的发射场,他知足了。
车著明,曾经只是一个中专生,当过工人,通过10年时间的努力,先后考取了大专、本科学业,1990年考入国防科大应用数学概率论专业。1993年硕士研究毕业后,怀着对祖国航天事业的执着追求,他来到了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工作中,他勤于钻研,人称“数据迷”,先后获部委级科技进步奖16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9项;在国家科技核心级刊物发表论文6篇,其中1篇上了国际八大检索,在国际学术会议发表论文1篇。申报国家发明专利3项。2008年获国家特殊津贴。曾有国内知名企业以年薪四十万相邀,可执着的他毅然拒绝了。
采访中,还有这样串数字让人非常感动:
通信线路维护员李三保,工作21年,巡查线路公里数超过25000公里,相当于两次长征。
工程机械操作手汪传光,工作21年,从9岁的儿子出生到现在,父子相处的时间加起来不到5个月。
蒸汽锅炉岗位操作手傅云健,工作16年,经过他手里的煤不下6000吨,如果用载重5吨的卡车来运输,可以装满1200辆。
“老李,发一次"嫦娥"不容易,你也带嫂子去现场看一次嘛。”
“那可不行,我的岗位就在电杆下。再说以后看发射的机会多的是。”
采访中,让记者感到意外的是,在中心工作了24年,经历过50多次任务的焊工李建文竟然没有到现场看过一次发射。
原因很简单,每次发射时,李建文所在的修理所都要抽人去守电线杆,每个电杆下面一个人。
记者心中暗自嘀咕,不就是守根电线杆嘛,换谁去不都一样?可李建文不这么想,组织让他在什么地方,什么地方就是他的岗位,他服从,更是对得起肩上那份责任。
在发射场,每一个人都如同这里的青山和流水一样的朴实无华,“在嫦娥二号”卫星飞天的背后他们都是功臣。采访中,很多人并不愿意自己的名字见诸于报刊,但却非常乐意被别人称呼为“西昌航天人”。因为,这个名字在大家心中是一个英雄群体的缩影,也是一种宝贵精神的传承。
(责任编辑:reny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