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综合 > 沈阳日报

和平区:数字城管便民利民 协同服务快捷高效(图)

来源:沈阳日报
2010年09月30日07:57

  鼠标轻点间,整个城区管理跃然于眼前!

  数字化城市管理,这种快捷、准确、高效的城区管理新模式,用信息化手段和移动通信技术手段来处理、分析和管理整个城市的所有城管部件和城管事件信息,促进城市管理的现代化和信息化。数字城管把像井盖、路灯、邮筒、果皮箱、停车场、电话亭等城市元素都纳入城市信息化管理的范畴,给每样公物配上一个“身份证”,如果街道上的井盖坏了,家门口的路灯不亮了,不用打投诉电话,协管人员利用移动执法终端记录事件并通过GPS定位系统定位事件地点,发回指挥中心,有关部门就会在第一时间发现并把问题解决掉。

  这就是和平区的“数字城管”系统。自去年12月正式启用以来,已累计受理上报事件30517件,可立案数量26111余件,可立案率达85.56%。

  大城管理念 城市协同服务

  关乎民生的一件事儿,解决起来常常很难,A部门说B部门管,B部门却说C部门管,老百姓的遭遇只能是头脑发晕,不知找谁才能彻底解决问题。

  大城管可以解决这一问题!所谓大城管,就是将平安社区、安全生产、应急指挥、民情热线、社区服务、数字城管、城市管理都纳入这一个平台,包括给水、电力、通信、垃圾收运处理、供水等城市基础功能,以及城市公共空间。大城管概念的提出,其核心就在于将市民的客观需求、必要的授权过程及政府及时、精确的社会服务相统一。大城管的实质就是要促进政府职能从以管理为中心向以服务为根本的转变。

  基于为社会提供全方位城市服务的理念,和平区城市协同服务综合信息系统以为驻区居民与单位提供综合、协调、及时、准确的政府服务为目标,工作机制与工作范围已经超出了常规城管部门的传统界限,体现了当前“大城管”发展的方向。这种模式将打破委办局各自为战、甚至推诿搪塞的现状,督促各职能单位积极主动、及时地做好本职工作。

  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

  今年1月8日21时,胜利派出所接报警称:和平区南七马路“笨笨炖菜馆”有人打架,被害人杜某、于某在吃饭时与邻桌的王某等人发生纠纷后被打伤,经鉴定为轻伤。此次纠纷如何取证?在警察为难的时候,想到了和平区数字城管建设的监控,“笨笨炖菜馆”就有监控点位,调取监控录像后事实被证实了,王某等人已被依法处理。

  如今,和平区监控点位基本实现主要街路、公园、广场、重点社区、重点部位的全覆盖。目前,在区公安分局监控中心和24个派出所监控室能监控到公安内部探头200个画面,以及全区公共区域画面。2007年至2010年,利用视频图像资料破获的刑事案件736起,破获的治安案件2318起,救助服务、民事纠纷等1573件。全区刑事案件发案年平均下降10%,治安案件年平均下降20%。

  由100人组成的区协同服务监督指挥中心协管员大队是数字城管的重要内容之一,协管员主要是由刚迈出校门的应届大学生组成的,年龄都集中在22至28岁年龄段,有文化有素质,主要在全区70个片区、1000个网格中巡查,第一时间发现城市管理方面的问题,通过城管通手机以文字描述和照片、录像、录音的形式将问题上报至指挥中心,待问题处理完毕后对完成情况进行现场核实。

  今年2月8日,协管员芦博上报:铁军社区因饮用水管道破裂,排水管道脏水进入饮用水当中,居民春节前饮水难,中心及时与社区沟通,事情处置圆满。今年5月6日,协管员刘智辉上报:文艺路2号6楼阳台水泥大面积脱落,中心第一时间与房产部门取得联系,通报了情况……

  第一时间最简单、最快捷地为百姓解决实际问题,正是和平数字城管这种简便的运行模式,让百姓受益匪浅。该系统设计基于“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的理念,不是一成不变的执行领导的指示,不是照本宣科,而是符合实际重视实用。建立一个基于各部门系统综合运行维护的指挥协调中心,对相关城市管理部门进行集中调度、监督检查,保障城市有效运行、应对各类公共突发事件,利用GIS图与系统进行关联,通过GIS图可以立即知道突发事件发生的精确位置,进行快速反应。同时,监控系统还可以在遇到突发公共事件中起到及时发现、摄像取证、档案备查的作用。

  将问题解决时限定格为“三前”:居民举报前,领导关注前,媒体曝光前。由于协管员勤于巡查各类城市问题,百姓需求之前就将问题解决掉,如今城管类投诉已经直线下降80%。

  集众家之所长 资源充分共享

  和平区数字办主任徐刚透露,在系统设计之初,和平区就学习了天津城市的服务体制、南京的在线监察机制,同时还搜集了武汉、南京等先进城区的城市城管先进管理经验,观看了系统演示。集众家之所长,和平区将这套系统定位在“数字和平”建设的总体框架之内,在场地、人员、系统、网络等方面资源均充分实现共享。

  场地共享!数字城管新的指挥中心能够同时完成四项工作内容:日常城市协同服务监督指挥;全区的应急指挥中心;平安城区建设的晚间监控中心;一站式服务平台。

  人员共享!数字城管协管员除了按照指挥中心要求在网格内巡查规定事项外,还可同时兼顾公安、安监等相关单位的巡查工作。

  系统、网络共享!该系统在“数字和平”建设的总体框架之下开发、运行,系统和网络均依托“数字和平”建设的资源,节省了大量建设资金,充分体现了资源共享带来的福利。

  监督指挥分离 实现多闭环控制

  传统城市管理模式下的管理效果经常是力度很大,结果距社会的需求相差也很大,其原因之一是忽视了结果控制,最典型的是一阵风似的运动式管理,这种管理模式在控制论上属于典型的“开环控制”。和平区城市协同服务综合信息系统是基于数字和平信息系统建设而设计的,是数字和平信息系统建设的组成部分,在数字和平信息系统建设过程中,建立了以区纪委为主的独立的监督管理体制。

  监督指挥中心的主要职责是对全区城市协同服务过程中发现的各种事项行使发现处置、指挥协调与监督考评权,即:运用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履行对城市管理责任主体的监督、协调和指挥职能,发现问题时对各委办局实现派遣处置、指挥协调,同时在数字化协同办公模式下衍生的新型绩效考核制度,将市民和相关方面的主观评价列为一项重要指标,内外兼顾,起到了端正管理理念、规范管理行为的功效,管理系统实现了“闭环控制”。同时,区纪委在对全区的日常工作进行在线监督的过程中,也对参与处置城市协同服务的人和部门行使在线监督与定期考评职能,为提高城市长效管理水平提供制度保障。

  注重控制建设与使用成本

  作为一项社会事业与民生工程项目,建设成本的投入必须与所要完成的任务相适应,即项目建设的投入要充分考虑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通俗的比喻就是,要完成一项任务需要10元钱,为了把此项工作做得更好,却花费了100元建设一个系统,此类系统“花瓶工程”嫌疑大。如果花1000元钱建设一个系统,没有该系统时,所涉及的工作却需要花费十万、几十万,通过此系统的建设能促使此项工作进一步精细化,能提高工作效能,能促使此项工作的经费支出更合理,则这类系统就应该建。

  数字和平建设,就是通过前期的广泛深入的调研与技术分析,优先建设那些只需20%的投入就能完成80%工作任务的项目内容,通过放弃20%的项目建设内容,实现节约80%的项目投入。

  控制建设成本的另一个重要举措就是充分利用资源共享,包括硬件资源、网络资源、安全设备等,降低在这些设备上的重复投入。数字和平建设伊始就充分考虑系统的运行成本,且对运行成本的控制更加关注。

  创新管理运行机制 促进政府体制转变

  如今执法人员,一上班便会打开电脑,看电子信息系统是否提示自己执法中有错误,然后会认真地书写法律依据和事件细节。一条道路上出现了占道商贩,路边数字城管“电子眼”发现后现场拍照,照片立即出现在行政指法局指挥中心的大屏幕上,同时标明什么问题、谁的区域、怎么处理等。3分钟后,行政执法勤务区工作人员迅速赶赴现场处理。沈阳市城市管理系统与勤务区捆绑式运行,克服了传统突击式、运动式等弊端,真正建立了现代化城市管理长效机制,实现了城市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信息化。

  与执法人员工作方式不同,每天早晚协管员要站在各自管理网格内的指定摄像头下,由监督指挥中心人员通过视频画面进行签到点名,在8小时上班期间,监督考评人员利用协管员城管通手机的GPS功能定位功能,对协管员的行走轨迹进行追踪,这样可最大限度地避免协管员在上班时间做私人事情或者跨出自己的管理网格。

  该系统还使政府体制机制得以转变,即在管理和运行中充分体现了公开公正透明的工作思路:主管领导可在办公内网中随时了解协同办公系统运行状态,上报、处置、结案情况一目了然;监督指挥中心定期以简报形式将数字城管运行情况告知于众,在各委办局的相互配合中推进和开展工作;协管员的绩效工资是通过每人每月的上报率与立案率计算而成,监督指挥中心每月都会将各协管员的绩效基础数据公布出来,互相激励,相互监督;全力拓展市民监督渠道,社会公众可在门户网站查取立案、结案相关数据。

  本报记者 肖春苹 特约记者 丛邦林
(责任编辑:Newshoo)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