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综合 > 解放军报综合

八千里戍边官兵喝上纯净水

来源:解放军报
2010年10月01日06:53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历代文人墨客吟咏边关的壮美,留下了数不胜数的璀璨诗篇,然而这壮美的背后还隐藏着一种无奈——极度缺水。因为缺水,一代代戍边将士留下了许多催人泪下的故事。

  国庆节前夕,边关传喜讯:内蒙古军区八千里边防线上所有一线连队全部喝上自产的纯净水。记者穿梭于边防连队哨卡,听一串感人肺腑的故事,体味昔日缺水的艰辛;看一路各式各样的井窖,回味边关找水的传奇;喝一口清凉甘甜的纯净水,分享戍边官兵的快乐,也感受到各级以人为本、情系边关的真挚情怀。

  极度缺水困扰边疆军民

  内蒙古自治区80%以上面积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区,大部分地区年平均降水量不足500毫米,西部的阿拉善降雨量只有50毫米,而蒸发量却大于降雨量的5-10倍。

  极度缺水,困扰着边疆牧民和边防官兵。牧民可以择水草而居,但边防战士必须像一颗颗钢钉,牢牢铆在北疆边防。

  内蒙边防水贵如油,但就在这少得可怜的水中,还含有多种有害物质。东部林区以饮用地表水为主,铁锰超标;中部地区饮用井水,普遍是苦咸水;西部地区极度缺水,上百米的深水井氟化物、砷化物等超标,新战士入伍普遍有腹泻症状,持续1-3周才能逐渐消失。

  上世纪60年代的一天,一架满载着饮用水的直升机,越过阴山、乌兰布和沙漠,降落在阿拉善边防一连的简易篮球场,痛饮一顿的50多名官兵无不热泪盈眶。原来,一连官兵连有害物质超标的苦水也中断48小时的消息惊动了中南海,周总理专门指示用直升机送来了救命水。

  总理派飞机送水的故事,成为一连官兵扎根边防的强大动力。他们将驻地命名为“清河口”,打出一口苦水井也命名为“甜水井”。今天有些地图上干脆用官兵惯用的“清河口”、“甜水井”作地名标注。

  1993年大年初三,草原深处的边防某团,一位拉水的战士被车祸夺去了年轻的生命;2002年5月,新战士张良将仅有的半壶水让给了战友,却将自己19岁的生命定格在阿拉善这片生命禁区中。

  回忆起边防缺水的岁月,内蒙古军区后勤部副部长郭杰感慨万千:连队普遍实行定量用水,早上洗脸不敢打香皂,留着晚上洗脚用,洗一次痛快澡成为复员老兵高规格礼遇;多数连队无法开展农副业生产,土豆、白菜、胡萝卜成为漫长冬季的当家菜……

  四波次“找水会战”持续解难

  多年来,军委、总部、北京军区、内蒙古军区各级一直把解决边防吃水难作为“暖心工程”,先后4波次大规模为边防找水,书写了持续解难的感人篇章。

  20世纪80年代中期,军委、总部拨出专项经费,在内蒙古中西部极度贫水区打出深水井50眼,为21个远离水源的连队配发了拉水车,边防官兵定量用水、生产受限的问题得到了较好解决,但一些连队水质不达标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1994年底,北京军区、内蒙古军区开始第二波次的打井找水。历时两年的工程中,“草原水神”李国安率领官兵在西起清河口、东至伊木河的八千里边防线全面展开施工,共成井129眼,总进尺1.3万米,日出水量7万多立方米。同时还完成了卫生化、标准化、自来水化和自来水到宿舍、到温室大棚、到厨房浴室、到饲养厂的“三化四到”配套工程,提高了边疆军民生活质量。

  第三波次找水工程,以驻守在巴丹吉林沙漠腹地某边防连喝上自产的净化水为起点。2003年,北京军区、内蒙古军区投资为每个一线边防连安装一套电渗析净化水设备,边防官兵全部喝上了符合国家标准的“纯净水”。但净水设备价格不菲的滤芯、电渗析膜需定期更换,连队普遍感到用不起。

  2008年底,北京军区机关将边防净化水质问题列入边防配套整治三年规划,下拨专项经费,内蒙古军区也挤出经费用于配套建设。专家组经过多次市场考察,选定了一种省电节能、使用寿命长、维护费低、净化效果好的反渗透净化设备,并结合边防特点要求生产厂家根据边防水质的变化对设备进行差异性改进。经过半年多的紧张安装调试,一线连队官兵全部喝上了净化水。

  水让边防官兵根扎得更深

  长期饮用超标水,给戍边官兵造成极大的心理压力,也在他们脸上写下深深的烙印:前些年,白头发、黑脸蛋、氟斑牙,是老边防的“名片”,这既是扎根边防的荣誉象征,也在官兵心底留下挥之不去的阴影。

  如今,边防官兵感到水甜了、饭香了、觉实了,特殊“印记”也没了,戍边的动力更足了。去年11月29日,记者有幸参加了清河口边防一连的“净化水设备启用剪彩仪式”,小小水房挤满了官兵,个个脸上洋溢着笑容。荣膺“阿拉善十大杰出青年”的中士王定军轻轻打开阀门,清澈透明的净化水汩汩流淌,瞬间掌声如雷。负责安装调试的营房处黄五喜助理员告诉记者,半年来他们已经安装了50套净化水设备,这套设备每天能生产净化水1420公斤,完全能够满足连队生活用水要求。

  “我在边防挺好的,欢迎你们来观光。”今年9月中旬,某边防连连长陈晓辉第一次通过电话发出邀请。他从电子相册中找出通水那天的照片对记者说:“入伍10多年,这是寄给家人的第一张照片,过去因为缺水条件太艰苦,怕家人担心。”

  净化水也滤去了巴彦淖尔军分区某边防连上士张启航的一块“心病”。他爱人深知长期饮用超标水对人体的危害,结婚几年始终不敢要小孩。今年6月,连队通了净化水,张启航的爱人专程赶到边防休假,两人也制定了“宝贝计划”。

  喝上了纯净水,但官兵们一刻也没忘记边防恶劣的生态环境。许多连队主动压缩了温室大棚和生产基地的规模,喷灌、滴灌等节水灌溉技术得到广泛应用,严格执行饮用水和生活用水分用制度,净化水只用于做饭、饮用,净化处理产生的废水、简单处理过的中水全部回收用于浇灌、冲厕……

  与此同时,由给水工程团牵头的《一体化综合解决北部边疆边防连队用水难问题》课题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依托现有的技术和装备,实现了分质供水、再生水利用,兼有营区使用和野战化功能,赴利比里亚维和的工程兵大队试用后给予了高度评价。

  记者手记

  但愿水的问题不再是新闻

  翻阅《内蒙古边防配套整治三年规划》,记者发现,新一轮边防用水工程包含了水井修复、找水打井、净化水处理、供水设施建设4个子工程。不仅综合考虑了原水处理、污水处理和排放、营区供水管网、地表水处理设施等问题,中水回收和雨水集蓄利用设施等前沿技术也列入其中,格外显眼。

  据内蒙古军区后勤部部长张永田透露:他们通过向上申请和自筹方式,建立了首个边防用水基金,解决维修专项经费;协调相关部门为每个边防连队培训一名技术骨干,专门负责供水、供电、供暖设施日常管理和维修,把问题解决在基层;为30余个边防哨所新建小型水窖、配发风光互补电源,与企业共同研发安装家电型小型净化水设备,彻底解决边防末端用水困难。

  这些创新举措,构筑起纯净水在边关流淌的保障机制。我们有理由相信,今后边关水的问题将不再是新闻。
(责任编辑:Newshoo)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