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消息:10月1日18时59分57秒,搭载着嫦娥二号卫星的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嫦娥的再次奔月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媒体认为,中国正稳步向航天强国迈进。
这是嫦娥二号发射瞬间的情景(拼版照片)。 新华社记者 李刚 摄 【日本《读卖新闻》10月2日报道】题:中国稳步向“航天强国”迈进
中国政府在国庆节发射了“嫦娥二号”探月卫星。这不仅是一个发扬国威的爱国宣言,带有政治任务,同时也是中国航天开发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正在太空推进一系列重要项目,计划兴建空间站和实现载人登月,力争追赶美俄两大航天强国。
负责航天开发的当局人士在“嫦娥二号”发射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探月工程能够充分展示综合国力,增强民族的凝聚力。”
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航天开发承担着宣传“爱国爱党”的作用。
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内将超过日本位居世界第二,探月卫星的发射将极大地激发国民的大国意识。虽然今年的国庆节没像去年60周年大庆那样举行大规模的阅兵活动,但外交人士指出,发射探月卫星“将取代阅兵而被最大限度地用于激发国民的爱国心和提高政权的凝聚力”。
发射探月卫星也是着眼于将来月球资源的争夺,以维护“国家权益”。当局人士解释说:“只有进行探测并取得一定成果,才能维护我国在月球的合法权益。”
在现阶段,国际社会尚未达成有关资源利用的具体协议。不过,外交人士表示:“中国正在认真地考虑逐步积累探测成果,确保自身发言权。”这与中国加快北极和南极考察是基于同样的逻辑。中国渴望获得用于核聚变发电的氦-3燃料,据说月球上蕴藏着大量这种元素。
尽管中国主张“和平利用太空”,但从事航天开发的却是国防部门。航天开发能够发展用于对抗美国的军事技术。近年,中国在从事这一开发的同时,还进行了使用弹道导弹打击卫星的试验,并加快发展弹道导弹拦截系统。
10月1日18时59分57秒,搭载着嫦娥二号卫星的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新华社记者李刚摄
【香港《南华早报》网站10月2日文章】题:“嫦娥二号”卫星的任务使月球更近了一步
昨天,中国在西昌发射了第二颗探月卫星,这标志着中国在以月球为目的地的“长征”中又向前迈出了一步。
此次任务对中国探月项目的进展而言十分关键,将为3年后无人月球车登陆月球打下基础。
此次探测的主要目标是为中国的月球基地找到有利位置。目前,该基地可能的位置有5个。“嫦娥二号”卫星上安装的先进相机将解决有关这一问题的争论。该相机能拍摄三维影像,可分辨直径仅为1.5米的物体,它能收集比“嫦娥一号”多得多的地形地貌信息。
此次探测还将派出体积更小、配有减震机制的相机到达月球表面进行软着陆试验,以便为将来目标更远大的任务铺平道路。
然而,在外行看来,最大、令人印象最深刻的进步在于火箭方面,而非卫星。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教授焦维新说:“如果说"嫦娥一号"的速度像马车,那么"嫦娥二号"的速度就像法拉利跑车。”从地球到月球的时间将从2周缩减为5天。
进步不仅限于速度方面。焦维新教授说,新的探月卫星到达月球后将能更敏捷地改变方向并能更有效地制动。
(责任编辑:赵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