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专业硕士遭遇考生冷眼 因定位不明晰改革不彻底

来源:人民网
2010年10月07日14:17
  中广网北京10月6日消息(实习记者刘璐)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一年一度的考研战火再次燃起。可尴尬的是,当各大高校继续扩招全日制专业硕士的时候,考生们并不“买账”,专业硕士报考人数偏少,甚至不少高校专硕招生要靠调剂才能招满生源。“学校热,考生冷”,如此遭遇原因何在?

  有媒体报道,今年,中国海洋大学共有包括工商管理硕士、会计硕士、农业推广硕士等在内的20多个专业硕士学科计划招收专业硕士600人,但最终现场报名确认的考生只有900多人。相比学术型硕士大约5个录取1个的火爆场面,多少有些冷清,专业硕士的招生不理想的状况,在全国高校都普遍存在。2010年,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有6成以上的生源是依靠调剂来完成的。

  一面是国家扩招专业硕士的暖流不断涌来,而另一面却是不少高校因招不满学生在调剂生源,为什么“专业学位”就这么不受待见?一再遭受冷遇和寒潮?多位正在复习考研的学生给出了他们的说法。

  学生:学术型研究生的学科基础更扎实吧,底蕴更身后,而专硕刚建立,没有什么基础。

  学生:对我来说,学到东西更重要,学术型偏于研究。

  学生:我觉得学术型硕士含金量更高。

  学生:专业硕士学费特别高,一年要一万多吧,而学术硕士,有公费待遇还有补助,从经济角度,我更倾向学术型硕士。

  看来含金量与高学费是横在考生和专业硕士之间的一道门槛。可为什么专业硕士遭到遇冷还要继续扩招?国家下如此之力度的改革,却没有收到预计的效果,这其中的原因在哪?就此问题,记者独家对话著名教育学家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他认为,缺乏清晰的定位是根本问题所在。先天不足的“专业硕士”缺少个性特色、没有准确培养导向,当然也就没有吸引力。

  熊丙奇:研究生教育不应该是终型学位教育,而应该是过渡性教育。而且应该重视的是学历教育,而不是学术性教育。从发达国家的经验看,也不能过多培养学术型人才。但是从目前专硕发展的情况看,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每个学校应该有自己的定位,行政一刀切让学校缺乏特色。二是,专业型研究生培养有自己的独特规律,而现在还面临师资、模式、课程等一系列调整,但目前各高校的调整都没有到位。三是,社会对研究生需求更多是应用性人才,因此学校培养定位要与社会需求有效对接。这两年,除了专业硕士招生遇冷之外,还不断上演着研究生学制“由三年变两年,再悄然由两年变三年”、“培养机制从奖学金制度又恢复到公费自费制度“的折腾故事。频繁改革、重走老路,是改革受挫的无奈之举,还是另有其他原因?

  2007年,东南大学等全国17所高校率先启动“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大锅饭”式的计划内公费生被取消,所有的考生都要自己缴费上学。然而,从2010级新生开始,东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等学校又恢复招收公费研究生。

  可我们清晰地记得,当年实行奖学金制度后,很多人都是拍手称快的,可为何三年之后,就又回归到以前的制度呢?熊丙奇认为,培养机制改革单靠其中一项的收费制度变脸,是远远不够的。而且奖学金评定目前也面临着评定标准、方法的一系列难题。因此,在收费制度改革唱独角戏行不通的时候,相应配套措施的“大合唱”也要及时唱响。

  熊丙奇:我们说,学制三年变两年,不单单是学制的变化了,而应该有师资的变化,培养模式的变化,教学内容的变化,这些不变化的话,我们必然会说研究生缩水了,教育质量下降了,因此又会质疑,又会从两年改三年。收费改革也是一样,从公费自费分开缴费上学,再到并轨,但是并轨是要结合奖学金制度和助学金制度,而奖学金制度又依赖着导师制充分建立,而我们看到现在只有收费的改革,而没有导师制的完善。因此,会面临推进中的一些列问题。这就告诉我们改革不仅仅是一个项目的调整,而是要多管齐下、多措并举。

  新闻链接:

  专业学位是相对于学术型学位而言的学位类型,是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适应特定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2009年以前,专业学位教育主要以在职攻读为主,仅有工商管理硕士、法律硕士等少数几个类别招收全日制硕士。今年,我国新开设了马术、新闻传播、资产评估、警务等19个类别专业学位教育。 (来源:中国广播网)
(责任编辑:黄珊)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