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卫生部发“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防治指南”

来源:卫生部网站
2010年10月10日11:29
  近年来,我国河南、湖北、山东、安徽等省相继发现一些以发热伴血小板减少为主要表现的感染性疾病病例。卫生部门对此高度重视,在积极开展疾病防治工作的同时,及时组织专家加强病因探查等研究工作。通过专家和医疗卫生人员们的努力,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先后发现人粒细胞无形体感染可引发此类疾病,一种新亚型布尼亚病毒也可能引发该病。卫生部已于2008年印发人感染粒细胞无形体病防控指南,指导相关地区开展病例诊治、疾病防控和健康教育等工作。

  近期,根据目前对该新亚型布尼亚病毒感染疾病的掌握情况,我部组织专家编制了《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防治指南(2010版)》,系统地介绍了该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特点和临床表现,对该病诊断、报告、治疗、实验室检测、流行病学调查及预防控制措施等提出具体要求。指南还包括该病的诊疗方案、实验室检测方案、流行病学调查方案等技术方案,进一步细化操作规程,规范防控环节。

  为做好该病健康宣教工作,提高公众自我防护能力,我部还组织专家编写了蜱防治知识宣传要点。根据宣传要点,全世界已知蜱类800余种,我国已发现110余种,在各省(区、市)都有分布。蜱大多生活在草地、农田、森林等野外环境,因蜱种不同而异。蜱一般寄生在动物皮肤较薄、不易被搔动的部位,吸饱血后虫体膨胀后如黄豆大小。蜱可传播多种疾病,蜱传疾病极少见人传人现象。宣传要点还详细介绍了针对蜱的个人防护知识。

  此类疾病多发于春、夏季,今年该病的高发季节已过,但不排除仍有零星散发病例发生的可能性。卫生部门将继续做好该病的监测报告、临床救治和健康教育等防治工作,并积极开展业务培训,进一步提高医疗卫生人员对该病的防治能力。(卫生部新闻办公室2010年10月9日发布)

  链接: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防治指南(2010版)》的通知
(责任编辑:刘士朋)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