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0月11日电 中国国际交流中心研究员王军今日表示,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未来有可能引致国内物价上涨。
第十六期“经济每月谈”11日在北京梅地亚中心举行,主题为“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国经中心发布三季度的国经指数,王军表示,第一,中国经济景气指数。其中的中国经济的先行指数和一致合成指数,截止到8月份,还没有给出下行趋势发生逆转的拐点。目前的反弹,大家甚至认为是企稳走强,但是还是短期性的,对四季度的走势尚需进一步观察,如果过于乐观的话恐怕还过早。
二是消费价格先行指数和CPI走势的情况。一季度的时候,我们预计,今年年中会出现峰值,从现在来看,四季度还是处于下降的趋势。四季度上涨空间应该说是有限的,全年价格调控目标能够顺利实现和完成,3%左右应该没有什么问题。
三是关于出口。从出口先行指数和出口增长率指数来看,二季度末、三季度初已经开始掉头向下,第四季度出口增幅会明显回落,特别是随着四季度汇率的变动,国内结构调整以及出口退税政策调整的影响扩大,四季度出口增速预期将显著放缓。尽管受国内需求放缓因素的影响,但是我们注意到最近政策性鼓励扩大出口的政策在实行,未来进口增速会保持相对平稳的态势,不会出现明显的放缓。
王军表示,从全年来讲,净出口对GDP的正向拉动作用是逐步显现的。
对于国内的物价,王军表示,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未来有可能引致国内物价上涨。这个数据刚刚到8月份,9月份的数据还没有出来,但是从大宗商品价格来讲,应该是在反弹。从历史来看,国际上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因素,会带动国内物价上升。
“5月份达到高点以后,从我们PPI来讲,环比是出现回落的,但是我们观察到的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指数是略微领先于PPI的。虽然从2月份一直下降,但是从三季度开始上升,9月份出现反弹,可能在后期拉动工业品价格上涨,环比来看,还是有上涨的趋势。包括上游的原材料、燃料和动力购进价格指数也有可能走高。最近农产品价格上涨比较高,特别是国际农产品价格的波动,可能会成为未来一个新的涨价因素。”
王军说,长期来看,推动价格上涨的因素还是存在着,未来通胀预期的压力还是存在着。当然,由于我们国家国际市场和国内价格传导机制并不是很通畅,短期内受到影响还是有限的,四季度受到国内环境的影响,走跌的可能还是比较大的,不排除国际因素会成为一个新的涨价因素。(据网络文字直播整理)
(责任编辑:刘晓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