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最新要闻 > 世态万象

我国距“辞书强国”仍有距离 缺少顶尖人才(图)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2010年10月12日07:58
“辞书强国”仍须努力(漫画)
“辞书强国”仍须努力(漫画)

  近些年,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增长,更多人开始关注文化上的“强国梦”。数年前就有媒体刊文,探讨我国从“辞书大国”到“辞书强国”还有多少路要走。“辞书强国”的称谓,不论准确与否,至少反映了人们渴求文化强国的殷殷之情。

  今天来探讨这个话题,仍未过时。因为我国的辞书事业虽然取得了不小的进步,但也暴露了不少的问题,如果向世界上真正的“辞书强国”看齐,外观而内省,我们到底还要迈多少坎,赶多少路?

  从《尔雅》到《现代汉语词典》,辞书编纂历史悠久,但距“辞书强国”还有距离

  我国的辞书事业走过一条漫长的道路,如要机械地划分的话,大致可分为五个阶段:“辉煌阶段”、“新兴阶段”、“辞书小国阶段”、“辞书大国阶段”、“走向辞书强国”阶段。

  “辉煌阶段”,指先秦至清末。国学沃土培育了近千种辞书。除去专业辞书,普通辞书也有600多种,且形成六大族群:词书(《尔雅》、《方言》、《释名》)、字书(《说文解字》)、韵书(《广韵》)、目录(《四库总目》)、类书(《永乐大典》)和政书(《文献通考》)。比之英伦三岛,中华大地在早期辞书跑道上领先了1800年。汉语大型《字汇》与英语几本小辞书几乎同时在17世纪头10年前后出现了。

  “新兴阶段”,指1911至1949年。这一阶段,平均每年出版38部辞书。一方面《词诠》、《辞通》、《诗词曲语辞汇释》等延续着国学的命脉,另一方面《中华大字典》、《辞源》、《辞海》、《国语词典》等孕育着新学的萌芽,同时也预示着中国辞书事业从古老的辉煌转向现代的新兴。

  “辞书小国阶段”,指1950至1977年。辞书出版速度平均每年125部,是前一阶段的3倍。然而,其中缺乏传世之作,只有《新华字典》作为新中国辞书代表,在联合国辞书展览厅里一度谦虚地站在英、美、法、德、俄、日等许多国家多部巨型辞书的一侧。

  “辞书大国阶段”,指1978至2000年。出版速度平均每年600多部,是前一阶段的4.8倍,而且其中不乏传世之作,如《现代汉语词典》、《辞海》、《辞源》、《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中国大百科全书》、《英汉大词典》、《俄汉详解大词典》等。

  至于“走向辞书强国”阶段,可能是从2001年至21世纪40年代前后。这一阶段,前10年已取得良好的开端,后几十年更需做大量的工作。

  缺少顶尖人才、理论研究缺乏真知、文本品牌匮乏,严重削弱辞书应用力

  要走向“辞书强国”,首先要解决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是人才。世界上的辞书强国几乎都拥有世界一流的研究和编纂专家,他们都是语言学、历史学、文化学、科技等领域内的著名专家、教授兼辞书学者。从英语词典之父、大文豪约翰逊开始,300年以来辞书强国在世界上有影响的名家,足足排成长长的一串。反观我们中国,只有吕叔湘等几位先生能入列其中。

  其次是理论。辞书强国,理论必须先行。我国辞书理论研究的现状,可以概括为四多四少:跟踪研究多,原创研究少;描写多,理论少;模仿多,创新少;整合或综合研究多,独创研究少。当然其中也不乏真知灼见,但是不少人却是在瞎子摸象,瞽者论日。于是在一定程度上不可避免地形成五“瞎”:编纂者瞎编,编辑者瞎审,出版者瞎出,读者瞎买,评论者瞎评。

  这种情况下,理论先行尤需倡导。我们不仅需要输入先进的辞书理论,也需要输出领先的辞书理论。正是理念可以演绎辞书。现代辞书编纂,首先不属于经验范围,而属于理性范围。当前辞书强国研究的热点理论有十几个,例如:突出描写、规范或实用,以及三者如何结合问题;解词和用词两类词典的对比和融合问题;传统释义方法、新兴释义方法及其综合问题;辞书的信息处理与计算词典研究;辞书编纂现代化和辞书的电子化研究;辞书网络化研究;语言和各种知识词典化研究;读者需求研究等。这些研究又不是孤立的,它们受制于现代哲学、文化学、语言学、数理逻辑学、数学、计算机科学以及其他科学技术的发展。

  第三是辞书文本。辞书强国主体标志在辞书文本。我国现在的辞书品种、系列、数量、规模等,还达不到“辞书强国”的水平。百科全书、专科辞书自然有距离,语文辞书距离则更大。在大型古今兼收的语文辞书方面,《汉语大词典》比《牛津英语大词典》起步晚100年,收词少13万条,修订和检索也落后。在大型现代语文辞书方面,我们至今还没有一部,而世界上其他辞书强国都出版不止一部。例如:法国1971年出的《法语宝库》,德国1935年出的《杜登词典》,俄国1950年出的《现代俄罗斯标准语词典》,美国1953年出的《韦氏新世界英语词典》,日本1972年出的《国语大词典》——平均比我们早50多年。在中型现代语文辞书方面,如《简明牛津英语词典》,比《现代汉语词典》早出版67年,修订了11次,尤其是最后3版修订的步子更大,更实用。

  如果从品牌的角度来看,我们也有不少的路要走。国外辞书时间较为长久的有:牛津系列250年,柯林斯系列190 年,麦克米伦系列176年,韦伯斯特系列170多年,拉鲁斯150多年。如果把我们的《新华字典》、《新华词典》等算作“新华”系列,也只有几十年的时间,努力的空间自然还很大。英语现代语文辞书,在1940年前产生了一个全新的理念“以用词为主的学习词典”,并于1942年出版了第一部学习词典《英语习语及句法词典》。以起步的年代论,比我们较好的“学习词典”也早了60多年。我们虽然在1992、1995、2005、2006年分别出版了几部学习词典,但是都不完全符合学习词典的要求,跟《现代汉语词典》的相似率超过一半。

  但是,对我们来说,走向辞书强国具有良好基础,而且更是现实需要。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应用力”世界第二的汉语的“持续升温”。同时我们也相信,汉语的广泛传播与应用,必定会从多方面反哺中国辞书事业的发展。

(责任编辑:news7)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