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系到每一个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谈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 资料图片:9月14日,青岛中韩边防派出所民警张涛(右二)在居民王春香(右一)家中询问家庭成员户籍变更情况。 近日,青岛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为期一个月的户口整顿和摸底工作基本结束,工作开始转入到模拟入户调查阶段,以提前发现和解决调查工作将面临的问题,为11月份第二次入户正式普查登记做好准备。 新华社记者 李紫恒 摄
新华网北京10月12日电(记者 林晖 刘铮)“人口普查利国、利民,对国家非常重要,对老百姓也非常重要。”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12日在接受中国政府网在线访谈时说,中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搞清楚人口的总量、基本结构、所在地域的分布状况非常有意义。
“对于国家来讲,我国正在制定"十二五"规划,"十二五"规划要"以人为本、统筹兼顾"。那么到底有多少人呢?"以人为本"的服务对象到底有多少?”马建堂表示,进行人口普查,弄清这些问题,对于各级政府制定“十二五”规划、制定以人为本的规划、制定推动科学发展的规划都是一个基本依据。
对于百姓来说,搞清楚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小区的人口状况同样是有好处的。马建堂举例说:“我们搞清楚一个地区、一个社区的老年人有多少,国家就可以有针对性地修建养老院,或者是鼓励社会来修建养老院;我们弄清楚一个地区、一个小区或者一个社区有多少小学的适龄儿童,就可以据此制定招生计划;我们搞清楚有多少女性、多少男性,平均一年生育多少小孩,对我们的计生政策也是非常有用的。”
马建堂表示,人口普查关系到每一个老百姓的切身利益,也需要所有的被调查对象积极地支持、理解、配合人口普查。尽管做了大量准备工作, 第六次人口普查仍然面临不少挑战。
流动人口多。当前我国人口的迁移和流动越来越多,光是农村就有2亿多农民工进城。人口流动越多、人口的户籍所在地和居住地越不一致,普查工作越难。
人户分离。目前我国部分家庭不只有一套房子,居住地和户籍所在地分离的问题非常突出。统计部门在大的城市做过一些试点摸底,部分城市人户分离率高达50%。
入户难。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自己的隐私保护意识较强,部分普查员面临着“门不太好进、脸不太好看”的难题。
: 资料图片:9月26日,北京市普查人员集体宣誓。当日,全国人口普查宣传月启动仪式暨北京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动员誓师大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11月1日起,北京市10万名人口普查员将统一着装、佩戴证件,在全市范围内逐门、逐户进行人口普查入户登记工作。这是继8月起人口普查户口整顿和摸底入户后开展的第二次入户调查工作。 新华社发(赵琬微 摄)
针对群众关心的 人口普查资料保密的问题,马建堂强调,所有的普查员和普查机构都应该对被调查对象的个人信息进行保密,普查机构不得以任何方式将个人的信息以及可以推断个体的信息提供给任何非普查机构,普查的个人信息不得作为任何处罚依据。普查机构和普查员一旦违反了这些规定,将立即停止普查员的工作,属于公务员、行政机关或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还要进行相应的行政纪律处分。
“请广大的被调查对象放心,我们所有的普查机构和普查员的法定义务就是为你保密,你所填报的个人信息到期后将被销毁。”马建堂说。
马建堂还介绍,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和前五次相比,共有三个新特点:
一是普查对象范围扩大。第六次人口普查首次把在中国境内的港澳台同胞和外国人也纳入普查范围。
二是采取在居住地登记原则。通俗地讲就是“逢人就查”“见人就登”,不管你的户口在不在这个地方,普查员进到一个房间,只要有人在里面居住就要调查。
三是运用了新的技术手段。人口普查是“按房子找人”,统计部门要把全国所有的地理空间最终划分为若干基本的普查单元。前五次人口普查是人工画图,这次则利用国家的遥感资料、卫星资料,在电子计算机上生成。
据了解,超过600万名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投入到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中,中央和地方政府的预算资金达到80亿元左右。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标准时点是2010年11月1日零时,人口普查的主要数据将在明年4月底以公报的形式对外公布。
(责任编辑:赵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