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官员抑郁何其多:是心理压力大 还是另有隐情

来源:人民网
2010年10月14日09:01
  核心提示:

  近年来,官员自杀的消息不绝于耳,跳楼、开枪、卧轨、割腕、上吊……他们自杀的方式各不相同,但公众得到的自杀原因却越来越一致——抑郁症。

  在今年的省竞争性选拔干部笔试中,一道关于领导干部心理健康的考题,成为干部热议的话题;

  今年,嘉兴市竞争性选拔副处级领导干部预备人选的30名入围考察人员接受了一次特殊考试:半小时完成187道心理素质测试题;

  早在几年前,象山县在公开选拔县管领导干部工作中,曾邀请心理学专家担任面试考官,对入围面试的应试者进行心理素质测试。

  ……

  现在,越来越多地方在干部选拔任用中探索引入心理测试。我省不少地方已建立干部谈心、交心机制,定期了解干部思想情绪动态。

  在社会压力陡增的今天,日益曝光的官员抑郁症正引起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关注。为何官场抑郁如此多?公众心中不禁打出一个个问号——

  只因抑郁惹的祸

  据有关媒体报道,近年来,官员自杀事件频频发生,涉及省部级、厅局级、县处级、科级等各个级别的干部,包括天津市政协原主席宋平顺,山西省委原常委、组织部长王通智,江西省上饶市委原书记余小平……

  今年,官员自杀的消息不断增多:陕西省勉县纪委原副书记、监察局原局长冯某从该县医院住院部7楼跳下身亡;广东省茂名市检察院原检察长刘先进在湛江市跳楼身亡;民航中南地区管理局原局长刘亚军留下不足200字的遗书,撞火车身亡;河北省万全县原县长王聪著在宿舍自缢死亡;江苏射阳县纪委的一名干部在该县人民医院住院部大楼跳楼自杀……

  更令群众惊讶的是,虽然这些官员级别不同、自杀方式不同,但事后有关部门给出的说法却高度一致:都得了抑郁症。

  许多群众提出疑问:原先看起来好好的一个人,出席会议、讲话时显得神采奕奕,讲起话来滔滔不绝的干部,怎么就突然“抑郁”了呢?

  网友“清水煮绿茶”不解地说:这年头怪事真多了,官员都好像容易患抑郁症,哪有这么多抑郁症?如果一名领导干部真有这么严重的抑郁症,旁人应该能发现,有关部门也会有所警觉,请他暂时休息或换岗。

  网友“老君洞居士”认为,现在,患抑郁症成了一些高官身陷弊案的征兆。

  官员接二连三发生自杀事件,不仅引起社会对官员心理的关注,也引发老百姓对官员自杀背后是否存在隐情的质疑。在常人眼里,这么多官员走上自杀之路肯定是一个不正常的现象,难免会引起老百姓联想,更不能单纯用心理问题就可以解释和搪塞。

  一了难道可百了

  这两年,官员自杀呈现上升趋势。这些官员中有的可能真的是因为得了严重的抑郁症,但每位自杀官员都被扣以“抑郁”的病症,不免让人觉得莫名其妙。

  在乐清虹桥镇当老师的于靓靓对记者说,领导干部压力比普通老百姓大,这点可以理解。但即使这样,官员自杀也不应该只简单定义为“抑郁”。“作为大众,我们对每次只听到相同的一个答案,表示怀疑,这不得不让大家猜测官员自杀背后的其他原因。”

  既然官员已经自杀,为什么还要让他们在死后,永远背负着一个甚至是莫须有的抑郁症呢? 其实自有奥妙在其中——

  对自杀官员本人来说,有些人的确存在违法违纪问题。在他们看来,一了百了,以自杀逃避调查,以“抑郁症”掩盖犯罪事实是不错的方法,不仅可以避免殃及“同流合污者”,更重要的是能把“不义之财”留给家人,免得最后“人财两空”。

  对自杀官员的家庭来说,面对家人自杀,他们的确很痛苦,但因为“抑郁症”而自杀,是他们比较容易接受的理由。在外人看来,官员是因为精神疾病导致自杀,和违法违纪无关,这样对家庭名誉、子女的脸面造成的影响相对要小许多。

  而对于自杀官员所在单位来说,如果官员是畏罪自杀,这势必影响领导的仕途和单位的声誉。不如以“抑郁症”就此盖棺定论,单位也就“省心”了。

  可是,简单一句“抑郁症”,就想让所有事情灰飞烟灭,真能让公众信服吗?

  网友“pinkpig”说:“自杀的领导都是抑郁,那之前他们作出的不少决策都是在所谓的抑郁状态下决定的,那还能算数吗?还能让老百姓放心吗?”

  家住杭州三墩的市民卢芳有自己的看法:自杀官员到底是不是真的患有抑郁症,还是为了掩盖丑行,有关部门应该彻查到底,给公众一个交代。如果是真抑郁,也要有个令人信服的发病原因、生病过程的解释。毕竟有许多自杀官员并非涉嫌贪污受贿,确实是患了精神疾病,对于这些官员及其家人来说,有关部门的彻查也是还他们一个清白,免得民间猜测四起。

  抑郁症谁说了算

  在如今竞争激烈的环境下,人们压力普遍较大,公务员群体不是生活在真空里,当然也有压力,特别是领导干部承担着地方或一个单位发展的重任,压力自然不会小。尽管如此,并不是所有人都患抑郁症,不是所有抑郁的人都会选择自杀。

  有常识的人都知道,“抑郁症”属于医疗范畴,并不是行政处理范畴,应该经过权威医疗机构的鉴定后再公布,而不该由官员所在单位“披露”。

  有不少网友提出疑问,抑郁症确诊肯定应该是医疗鉴定的结果,但是公众对此似乎毫不知情,精神鉴定究竟有哪些人员参加,为什么最终的鉴定结果不是出自心理专家之口。公众有知情权,得到的最终结果不该只是这么寥寥数语。

  那么,抑郁症到底有哪些症状,自杀率有多高?记者采访了我省一些知名的心理专家。

  心理危机干预专家、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常务理事赵国秋介绍,抑郁症是以情绪低落为核心症状的情感性精神病,情绪低落以及与之相关的认知和行为障碍,构成抑郁症心理学症状。除此之外,抑郁症还存在各种各样的躯体不适。每个人在一生中,都不可以说绝对没有抑郁过,因为抑郁每个人都会有。但实际上,更多的人体会到抑郁以后,会警醒自己,凭借着心理防御、素质和承受能力,就能越过这个坎。

  “抑郁症在情绪障碍方面主要表现在自卑、情绪低落、焦虑,在认知功能方面也有所减退,思维迟缓、注意力下降、兴趣减少,还伴有头昏头痛、食欲不正、睡眠减少等生理障碍。”中华精神科学会精神障碍诊断标准与分类工作委员会委员、省新华医院临床精神科主任陶明认为,不是所有患抑郁症的人都会自杀,只有中度以上抑郁症患者才可能自杀。在抑郁症患者中大约有30%会有自杀念头,最后真自杀的占15%。患中度以上的抑郁症患者会在言语、情绪、表情上表现反常,其实身边的同事、亲友可以明显觉察出来。

  两位专家同时表示,有时有关部门也找他们做过相关的医疗鉴定,但最后的定论由官方公布,鉴定结果他们不方便透露。

  有专家提出,官员自杀原因公众有知情权,应该通过专业鉴定后,由权威部门向公众详细公布;另一方面,对领导干部的精神状态,有关部门要引起重视,建立心理危机干预机制。(记者 方力) (来源:《浙江日报》)
(责任编辑:黄海)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