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最新要闻 > 世态万象

清华大学建筑学教授研究圆明园20载 3D将其再现

来源:北京青年报
2010年10月17日09:54

  郭黛姮 20年圆一梦 3D再造圆明园

  如果没有当年周总理保护圆明园的一纸命令,圆明园也许早已成为北京众多居民小区中的一个,而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郭黛姮也许不会关注到圆明园。

  但历史没有如果,经过30余年的保护,圆明园已经成为一处特色鲜明的国家级遗址公园,而郭黛姮教授已被公认为圆明园研究领域的权威学者。

  “我对圆明园里每处遗址景点,甚至一草一木都深有感情。”从不了解圆明园到热爱圆明园,郭黛姮教授与圆明园结下不解情缘。

  明天是圆明园罹难150周年纪念日,74岁的郭黛姮日前向记者打开思绪的闸门,讲述从圆明园遗址的发掘清理到海外寻找圆明园遗失文物,从圆明园复建之争到打造数字化圆明园的艰辛历程,从中我们不仅看到一位学者的个人奋斗史,同时也更好地了解和认识了圆明园。

  40年前的圆明园

  更像是一个村落

  “舍卫城的残墙旁边是农民盖的土坯房,院子周边是用玉米秆围起来的栅栏,猪圈和鸡舍里散发着臭味,不远处就是稻田、树林和荒草。”

  上世纪60年代的圆明园在郭黛姮的记忆中永远停留在一个近似农村环境的场景。虽然受到政府的严格保护,但圆明园没有围墙,里面住着农民,分布着村落和稻田。除了西洋楼遗址几根高大的立柱和大块的石刻之外,其他的遗址早已无从分辨,很多村民的房子甚至就是利用一些遗址的台阶或者地基而建,精美的石刻压在房基下。

  40年前的往事历历在目,仿佛就在昨天。“这难道就是以‘万园之园’之名享誉世界的皇家园林?曾经有五代皇帝驻跸理政的场所?”显然,第一次接触圆明园并没有给郭黛姮留下美好的印象。

  作为清华大学建筑系的一名年轻教师,郭黛姮的专业方向为建筑历史。这并不是她向往的结果,在那个时刻为祖国奉献和服务的年代,为人民盖更多、更好的房子才是建筑系师生的最高追求。

  1936年出生的郭黛姮从小生长在北京的四合院里,看惯了满眼青砖灰瓦的平房建筑,郭黛姮幼小的心里已经埋下探询高楼大厦内在秘密的渴望。上世纪50年代初期,还是高中生的郭黛姮和几个同学对建筑大师戴念慈的一次访谈,坚定了学习建筑的理想。这正是她所一直向往的专业,于是决定报考由梁思成创办的清华大学建筑系。

  有过绘画基础的郭黛姮如愿以偿。1954年,对建筑并不了解但满怀憧憬的郭黛姮走进清华园,成为清华大学建筑系的学生。“我当时对建筑的理解就是盖房子。”1958年,清华建筑系参与了国家重大工程的设计工作,郭黛姮所在的小组设计的革命历史博物馆方案得到周总理的认可。那时,郭黛姮认为自己会成为一名优秀的现代建筑设计师。

  然而梦想与现实之间总是一对矛盾体。1960年大学毕业,郭黛姮留校任教,她被分配在建筑系建筑历史教研室,从事古代建筑和园林研究。

  在给学生开设古代园林课程时,郭黛姮总会提到与清华一墙之隔的圆明园。在清华上学时,梦想成为现代建筑设计师的郭黛姮只是偶尔路过圆明园,对这个早已残破的园林没有兴趣。而成为建筑历史专业的教师之后,为了验证史料的记述,她开始走进满是荒草和稻田的圆明园,寻找保存下来的山形、水系,接触散布在民房、猪圈、山林、水岸间的残桥、假山、叠石、地基和石刻,感慨沧桑岁月的同时尽量想象它们当年的辉煌。

  郭黛姮说,直到80年代,圆明园里还居住着大批农民。不同的是,60年代的土坯房被翻修成砖房,房屋数量也比以前多。“很难想象,政府后来将农民全部迁出去了。”

  据悉,新中国成立后圆明园陆续住进700多户农民,分布在27个遗址景点。北京市和海淀区政府于1990年和1993年分两批正式办理了圆明园遗址公园全部占地的征用手续,将园内原以土地谋生的农民转为非农业人口,并安置其劳动力从事园林建设。2000年,最后一户居民搬离了圆明园。

  “如果没有周总理保护圆明园的一纸命令,没有政府加大保护力度,圆明园肯定破坏的更严重,或者土地早就拨出去变成居民区了。”郭黛姮庆幸圆明园没有再遭新的劫难,为后人留下基本完整的遗址全貌。

  20年研究圆明园 众多遗迹见天日

  对圆明园的痴迷研究和眷恋,这个过程郭黛姮用了20多年。

  上世纪80年代末期,郭黛姮主持了珠海圆明新园的设计工作。在这个占地58公顷,以圆明园为样本的园林中,郭黛姮精选出圆明园四十景中的十八景加以复原。正大光明殿、九洲清晏景区、西洋楼建筑群,这些圆明园的复建建筑在郭黛姮眼中仍然不能代表圆明园的文化内涵,仅是满足当地旅游业发展的一处景点。

  “历史上的圆明园有100余处景观。从使用功能上看,不仅有皇帝临朝理政的宫殿、日常生活的寝居,还有代表孝悌精神的礼制建筑,书院、戏台等文化建筑,寺院、庙宇等宗教建筑,供帝王考察农情的观稼、验农建筑。”郭黛姮表示,圆明园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

  郭黛姮发现圆明园的建筑与历史之间存在微妙的关联,圆明园不仅是皇帝夏日避暑游玩的行宫,不仅是建筑成就无与伦比的“万园之园”,它更是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五朝帝王驻跸理政的场所,以及清代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清代的宫廷档案表明,皇帝在圆明园生活、办公的时间远远多于在紫禁城的时间。

  “如果说‘建筑是石头的史书’,那么圆明园是用园林造就的一部活生生的社会文化史。”郭黛姮研究后认为,皇家园林在一般人的概念里,不过是皇帝吃喝玩乐的场所,然而圆明园却反映出皇帝的治国理念和方略。她以皇帝重视农业为例,圆明园有4处景点体现出皇帝的农业思想,澹泊宁静景点用“田”字的形式诉说帝王对农业的重视心态,多稼如云景点周围荷塘稻田成片,是皇帝在圆明园耕种的一块“试验田”,而杏花春馆景点在雍正年间曾开辟出菜圃,这些园林景观的设置,都是皇帝观稼、验农的标志。

  在研究圆明园的过程中,郭黛姮并不是完全依赖圆明园的文献档案和乾隆四十景图,她始终坚持“用全面的观点发现圆明园”,通过对遗址的实地考察,反过来核对史料的记载,修正了以往认识上的误区。

  上世纪90年代以后,圆明园里经常出现一群骑车人,为首的正是郭黛姮教授,她带着建筑系的学生拿着30年代由营造学社绘制的圆明园平面图,沿着土路寻找石桥、台阶、湖岸等遗址。她的学生回忆,很多遗址人迹罕至,大家在一人高的草丛里艰难摸行。于是,上下天光遗址的台阶被发现了,杏花春馆遗址的山洞、假山被找到了,濂溪乐处遗址的木桩从乱草丛中重见天日,天然图画遗址的湖心岛被准确定位。

  在郭黛姮看来,这些琐碎而又艰苦的发现意义重大,它们就像一个个线索验证着乾隆四十景图的真实性。因为发现濂溪乐处遗址的木桩,验证了四十景图上濂溪乐处曾有的一组水中建筑是真实存在的;通过发现天然图画遗址附近湖岸的石头,进而找到湖泊的位置,以及湖心岛上的一棵松树树根,再与四十景图天然图画景点相对照,图上湖心岛上的确也画有一棵小松树。这样的例子还包括杏花春馆遗址东侧发现的四根石桩,也与四十景图杏花春馆景点上的小城关位置一致。

  接近真相的发现总是令人兴奋。不过乾隆四十景图并非忠实地记录了圆明园被毁前150年的不变风景。随着皇帝的兴趣爱好不同,圆明园的景点随时在不断变化。例如乾隆四十景图上,九洲清晏景点的如意桥为一座全木结构的小桥,但考古发现的桥墩却为石结构。经过查找文献得知,乾隆四十景图九洲清晏景点绘制于乾隆四年,但是乾隆十一年完成的木刻版的图中已经改绘成石桥了,木桥改建成石桥的时间当在乾隆十一年以前不久。20多年的圆明园研究,郭黛姮对圆明园的感情与日俱增,无法离弃。她熟悉圆明园每处遗址的情况,甚至一草一木都能言之有据。“圆明园的建筑历史,不是任人雕刻的大理石。”她需要寻找的就是一个真实的,经得起历史推敲的圆明园。

  成圆明园捍卫者 直面各界质疑声

  圆明园虽是一座废墟和遗址,但它的文化价值远远大于其文物价值。圆明园的风吹草动,都牵动学界和公众的神经。似乎圆明园已到了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的地步。作为圆明园的捍卫者,面对各界的质疑声音之时,郭黛姮便会义无反顾地挺身而出。

  2006年,“横店重建圆明园”引发圆明园是否应该复建的社会大讨论。一时间,支持和反对的声音几乎各占一半。

  其实2000年国家文物局批复的《圆明园遗址公园规划》中,已将遗址保护分为遗迹保护类、重点复建区保护类、一般遗址保护类以及三园外规划绿地保护类;规划功能区分为遗址凭吊活动区、园史文物展览区、休憩游乐区、综合服务区和公园管理区。

  在圆明园遗址保护方面,《圆明园遗址公园规划》中明确提出保持圆明园遗址范围的完整性,保持圆明园遗址环境的完整性,保持圆明园三园格局的完整性,保持圆明园主要建筑遗址的完整性,保持圆明园历史信息历史环境的完整性。重点安排建筑遗址的清理,山形水系的恢复,园林植被景观的恢复,园路桥涵的恢复和整修,围墙、园门的恢复以及10%古建的恢复等6个方面。

  在圆明园是否需要复建的问题上,郭黛姮反对全面复建,“圆明园毕竟是一座遗址公园。”但她认为,作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和遗址公园,圆明园应为游客提供一些遮风挡雨的场所,而某些既有观赏价值又有使用价值的建筑和景点可以在保护遗址复建,用以承担服务和展示功能。

  “万方安和过去有一个小戏台,皇帝经常隔水听戏。”郭黛姮以修复万方安和的戏台举例说,如果这个小戏台遗址得以复建,水面也被恢复,游客坐在船上欣赏戏曲表演将别有一番风韵。

  而对于无法在原址上复建的建筑或者景点,郭黛姮希望可以通过栽种植被的方式将建筑的轮廓勾勒出来,这也是对遗址保护的一种新思路。

  郭黛姮认为,复建的前提是对遗址进行有效的保护,展示建筑被焚毁前后的历史信息。“可以在遗址上复原建筑,将地基等遗址用玻璃罩起来,再配以多媒体演示。”她认为,圆明园部分景点的复建可以借鉴杭州雷峰塔的复建模式。

  将圆明园推向风口浪尖的还有“圆明园防渗膜”事件。2005年春天,圆明园开始在湖底铺设防渗膜,解决渗水问题。时任圆明园管理处副主任的朱红曾表示,铺防渗膜之前,圆明园年渗水量达到250多万立方米,植物大量旱死,曾有7万斤鱼因缺水一次性死亡。防渗后,每年预计可以减少渗漏150.79万方水。

  作为圆明园环境整治工程的一部分,圆明园湖底防渗工程很快遭致生态学者和环保志愿者的指责,他们认为圆明园正在制造一场“生态灾难”。这项工程随后被当时的环保总局叫停。

  在这场风波中,郭黛姮强调了她的观点:铺防渗膜是圆明园整修山形水系的正常工作。“圆明园是水景园林,‘圆明园四十景’中临水的景点有25个,另外的一些景点也有溪流环绕。”此外,郭黛姮查阅史料后还发现,盛时的圆明园也需要从周边的万泉河和玉泉山补水,因此防渗是必须的。

  直到今天,郭黛姮仍然相信圆明园铺设防渗膜是“生态灾难”的说法被过分夸大。“没有水的圆明园是不可想象的,干涸也会是生态灾难。”

  加入海外寻宝队 希望将来能重启

  2009年10月18日,圆明园罹难149周年纪念日当天,圆明园管理处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启动“寻找圆明园流失海外文物系列活动”,以此对圆明园流失海外的文物进行一次“摸底”考察。郭黛姮以学者身份成为海外寻访小组的成员之一。

  海外寻访第一站为美国。2009年11月29日,当寻访小组的成员准备离开北京时,郭黛姮已经先期赴美,开始在华盛顿的国会图书馆搜集圆明园的文献资料。

  郭黛姮从前人的记载中得知国会图书馆藏有一套名为《圆明园大木作定例》的文献,线装手抄本,一套四册,上面记录着圆明园所使用的柱子、梁、斗拱等工料的定额与物料价价值。例如,“乾隆七年十一月初五日,安佑宫神龛用,如雕龙身长八尺至七尺,每条雕匠四十工,龙头六工”,这则记录显示一个工匠要工作一个半月才能把安佑宫神龛使用的龙雕好。

  郭黛姮的办公室里有一套《圆明园内工则例》,里面记载的是从乾隆六年以后圆明园的用料记录。而国会图书馆收藏的《圆明园大木作定例》里提到的信息最早可以追溯到雍正年间的纸价和石料价格。据此郭黛姮推断,《圆明园内工则例》是在《圆明园大木作则例》的基础上整理而成的。《圆明园大木作则例》的发现为研究圆明园早期建筑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郭黛姮还为国会图书馆更改了一张圆明园图纸的错误信息。当时她听说图书馆珍藏着一张圆明园早期的图纸,打开图纸后郭黛姮发现,九洲清晏西侧的慎德堂为一座四卷殿,而圆明园被毁前,慎德堂一直为三卷殿。因此可以断定,这张圆明园图纸并非清代早期作品,而是绘制于同治、光绪年间的图样。此次美国之行,寻访小组所到的博物馆、艺术馆、图书馆,有的热情接待,有的保持戒备心态,明明存有圆明园文物却未向寻访小组开放。即便寻访难度极大,郭黛姮还是认同圆明园海外寻宝活动。她告诉记者,关于西洋楼建筑研究资料和照片应当到海外寻访,很多圆明园的陈设器物、字画等文物信息和档案处于缺失状态,到海外寻找线索是必要的,希望赴英国、法国寻访活动能有突破性进展。特别是英国,很多圆明园流失文物至今下落不明。

  3D再造圆明园 22景今又重现

  今年9月,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发布一项名为“再现圆明园”(Re-Relic)的项目,制作完成圆明园22景的3D复原效果图。

  去年4月一期工作启动开始,郭黛姮和她的团队开始了一项全新的尝试——将过去对圆明园的历史、园林、建筑、植物研究,以数字3D的形式复原。

  郭黛姮教授的办公室墙壁上,挂着一张圆明园航拍图,上面用记号标注了复原的22景位置。每一个景点的复原,需要经过文献档案研读、样式雷图辨析、写景图(如四十景图各不同版本)和老照片辨析、遗址详细勘察和营建技术分析等步骤。建筑的复原包括木作、砖石作、油饰彩画、室内装饰;园林景观的要素包括植物配置,叠山理水,楹联匾额。这些要素确定之后,通过实地勘测进行精确建模,将建筑、山水、遗址完整地复原出来。

  “圆明园历经了300年沧桑变化,但是现在我们已经看不到圆明园的原貌了,只能从图画和仅存的遗址体验圆明园,这很可惜。”郭黛姮认为,如果圆明园各个时期的场景可以准确地借助数字3D技术还原出来,就可以让今天的普通人在虚拟场景里重新感受圆明园的辉煌。

  “到底什么是真实的圆明园?”一直是郭黛姮探求的问题。针对复原工作的复杂和艰巨,郭黛姮和她的团队构建了一个严谨的工作体系:通过档案查证和专家咨询,保证资料与档案的真实可信;严格审核、修订复原图纸,保证复原图纸的精确和评价严谨;全程记录复原工作的全部细节,并对场景进行审查、调整和批注。

  郭黛姮说,与之前一些机构或者电影复原的圆明园相比,“再现圆明园”项目是目前关于圆明园精度最高、内容最丰富、涵盖时期最全面的数字化复原工作。通过这次的复原工作,清代建筑营造技术、园林景观的构建、圆明园历史档案研究等方面都取得了新的进展。

  目前,即将开始“再现圆明园”项目的二期工作,计划明年之前完成福海周边夹镜鸣琴、接秀山房等8至10处景点的数字3D复原,同时开展西洋楼景区的调研测绘工作,为复原西洋楼提供数据。而他们的最终计划是利用10年左右的时间,完成圆明园全部景区的数字复原工作。

  郭黛姮说,“再现圆明园”项目是一个以学术为主导的研究项目,她希望通过多种运营方式,推进和保障项目的进展,并且希望这个项目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方面成为“样本”,吸引社会的参与和关注。

  雨果像落户圆明园

  昨天,圆明园举行雨果半身雕像揭幕仪式。雕像位于大水法遗址东侧,由法中友协联合会、中国对外友协等捐赠。

  为纪念圆明园罹难150周年,雨果的雕像在圆明园安家,见证这座昔日皇家园林的变迁。雨果半身雕像为青铜质地,雕像底部用中文和法文镌刻说明词,表达“以永久呼唤对文明与和平的尊重,永久纪念人类的正义与良心”的愿望。雕像南侧书型石雕上篆刻着雨果的《致巴特勒上尉的信》,对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行径进行控诉。

  摄影/本报记者 袁艺

  郭黛姮说,“再现圆明园”项目是一个以学术为主导的研究项目,她希望通过多种运营方式,推进和保障项目的进展

  摄影/本报记者 魏彤

(责任编辑:黄海)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