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出产品,只需证明二氧化碳减排能力,就能获得一笔丰厚收入,这就是基于“清洁发展机制(CDM)”产生的“碳交易”。因此,长三角越来越多的新能源企业争相试做“卖碳翁”。据测算,今年全世界碳交易市场将达到1500亿美元,这一数字相当于世界石油市场的总量,而中国将占据其中三成以上的份额,最主要就是CDM项目的交易。
目前,中国政府批准的CDM项目有两千多个,在联合国CDM执行理事会(EB)注册通过的有900多个,世界排名第一。尽管如此,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CDM管理中心副主任刘强表示,目前中国总体上还处于碳交易市场的尝试阶段,需要通过一些低碳试点项目运营来探索中国的碳交易模式。
8月上旬,国家发改委宣布“五省八市”作为低碳省份和低碳城市试点。而北京、天津、上海自2008年以来就相继成立了交易所,进行节能减排方面的交易工作试点。
分析人士指出,发展低碳试点为国内碳交易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政策信号,但中国的碳交易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探讨和解决,涉及碳交易政策、交易平台、政府和企业的参与模式、利益分配、项目核证、技术标准等各个方面的问题。
由于国内碳交易企业还都处于起步阶段,交易平台比较滞后,加之中国不是规则制定者,国内“碳价”被严重低估。有关数据显示,中国碳交易的价格每吨要比印度少2—3欧元,更不及欧洲二级市场价格的一半。
更为严峻的是,在中国依靠CDM机制探索碳交易路径的时候,CDM机制本身也面临挑战,在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遭到挫折。许多欧美国家对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出售碳排放指标这种模式,有很大异议。CDM机制的未来走向问题很不明朗。
不过不管CDM机制走向如何,全球碳减排大趋势不可改变,CDM也非惟一碳交易机制,因碳排放权而产生的交易行为还将进行。在长三角,“碳汇”已渐趋流行。
国际金融服务集团(UFS)董事局主席何世红对此认为,随着低碳市场的兴起和碳交易的活跃,碳排放权将衍生为具有投资价值和流动性的金融资产。碳金融将成为掌握碳交易话语权,进而抢占低碳经济制高点的关键。
然而目前的情形是,决策层面在谈低碳经济时更关注能源结构调整,较少考虑碳金融体系和金融市场的构建。中国掌握碳交易话语权之路依旧漫长。
而发达国家围绕碳减排权,已经形成了碳交易货币,及包括直接投资融资、银行贷款、碳指标交易、碳期权期货等一系列金融工具为支撑的碳金融体系,大大推动了全球碳交易市场的价值链分工。
对于碳交易市场才刚刚起步的中国,业内人士认为,首要问题是亟须建立一个包括碳排放在内的统一的排放权市场。因为统一的碳交易市场不仅有利于减少买卖双方的交易成本,还能极大地增强中国在国际碳交易定价方面的话语权。
下一步应围绕碳减排交易定价权的争夺,应该积极推动碳交易所开展各种碳衍生品的金融创新;鼓励各金融机构设立碳金融相关业务部门,开展相关融资业务;倡导专注于碳管理技术和碳技术开发领域投资的碳产业基金;支持节能减排和环保项目债券的发行。
何世红认为,虽然目前全球碳交易暂时形成了欧元计价方式,但尚未构成牢固的捆绑关系,加之美元霸主地位日渐式微,谋局碳交易市场,掌握未来市场的金融话语权,无疑为其他货币的崛起提供了机会。中国要想夺得碳交易话语权,必须加速国内碳金融体系的建立,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
10月30-31日,“欧洲和中国战略合作与发展论坛”将在北京举行,预计将有来自欧洲和中国的400多位政府官员和区域经济发展专家将就低碳经济发展进行深入交流。
何世红表示,碳交易在欧洲已经有了很好的发展,其经验对中国掌握碳交易话语权有着借鉴意义。
作者:申文 发自北京
(责任编辑:黄成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