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经济

人民币走向国际化迫在眉睫 拜托受制于人局面

来源:人民网-国际金融报
2010年10月20日01:51
  美元的持续疲软,使得国际大宗商品的价格,从农产品到稀有金属,无不创出了近期的新高,而黄金更是一马平川,飞奔向了1400美元/盎司。各类商品价格飞升的同时也给世界其他各国带来了较大负面的经济影响:如通货膨胀的压力和财富的缩水效应。

  从近期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七国集团会议都未能就汇率紧张问题达成一致可以看出,汇率问题背后牵扯的仍是各大政府集团的利益问题。作为美国而言,其独特的国际计价货币地位使得美国政府可以以各种理由开动马力印刷钞票,因而受益良多。而对于其他货币国家来说,则饱受其带来的负面影响。

  首先,最为明显的就是结构性通货膨胀压力,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拉升带动了国内对应商品的价格,如果国内收入不能有效提高的话,最直接的后果就是收入及国民财富的变相贬值。此外,中国是美国债券最大持有国之一,美元的大幅贬值无疑使得中国的美元资产大量缩水。

  其次,由于美元的大幅贬值,对于美国出口业而言是个好消息,不但可以促进其出口,并可以有效改善其国际贸易赤字,但对于其他国家的出口业则是一个重大的打击,尤其是一些利润率极低的行业,如中国的纺织业等。

  最后,美国是国际上典型的身负巨额赤字的国家,美元贬值的深层次背景还是为了变相降低其国际上的巨额负债,而实际上利用美元贬值的手段来解决这些债务问题并不陌生,美国在20世纪80年代的贬值经历和今天如出一辙,惟一的区别则是不同的受害国。不过不同的是,上世纪80年代中国的货币政策比较封闭,但在今天的国际化格局下,人民币已经逐渐走上了国际舞台,人民币价值的去向受到了来自各方面的压力。

  笔者认为,短期内由于受到美元的霸主地位,美元的贬值会不可避免地影响各国的经济。在这一必然的外在条件下,如何采用内部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则尤为重要。笔者曾发文指出,面对当前高通货膨胀的压力下,温和的货币紧缩政策是需要的:一方面可以通过可承受范围的人民币升值来有效地缓解外部通胀的压力;另一方面,则可以通过加薪,加息来有效地维持人民的实际生活水平和社会财富水平。

  中长期而言,如果人民币能够增强其国际的影响力并有效地削弱美元的国际地位,将有效地缩减两者间的不对等地位,这也为我国的货币政策指明了未来的发展方向,——即加速人民币的国际化并扩大其国际影响力,力争未来做到和美元平起平坐或甚至取代美元成为国际上新的计价货币。

  (作者单位为上海中大经济研究院)

  作者:蒋峰
(责任编辑:黄成勋)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