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图:北京工业大学在校内的学生创新实践楼内举办专题展览,详细展示学校近年来在本科生创新实践教育上取得的成果。图为本科生们在老师指导下设计研制的气压混合动力车和节能竞技赛车。 |
北工大将开200余门创新课
创新学分修不满不能毕业
本报讯 (记者 刘昊) 可自动识别学生身份的安全校车;专为盲人设计不用移动就可饮茶的茶具;能帮瘫痪者翻身的病床;可变身成为空投地标的救灾抢险车……昨天,上百件北京工业大学学生设计的创新成果入藏该校创新展室,永久展出。明年,该校将为本科生开出至少两百门创新实践课,修不满创新学分不能毕业。
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北工大明年将把目前的80余门创新课扩充到200余门,平均每个本科专业都开设五门创新课。“大部分创新课程都与北京的经济社会发展及战略性新兴产业有关。”北工大有关负责人介绍,外语学院开设了外语辩论、外语谈判等创新课程;围绕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学校开设了概念车设计、建筑余热回收系统等创新课,学生们设计出车体全部为太阳能电池板的电力公交车,每次停靠车站都可充电;电控专业瞄准新一代信息技术,开设多门电子信息创新课,学生设计的运动个人助理,利用电子信息技术,可实时测量运动状态下人的心率、心血功能、血压;能源、材料专业的教师承担多项国家科研课题,他们也把新能源、新材料产业的课题带入创新课,将相关领域最前沿的动态纳入本科生的基本教学中;围绕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学校开设机器人创新课,学生设计出能攀爬高压线铁塔检修、维护的机器人,“机器人足球队”还在国内比赛中捧回亚军。
目前,北工大本科生创新实践的课时已占总课时的25%。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学研究、科技竞赛、实践创新活动,北工大学生被“强制”修习创新学分,在校期间,理工科学生必须修满4学分的创新学分,其他专业学生应修至少2学分的创新学分,学生可通过科技竞赛、实践课程、活动修习创新学分,修不满不能毕业。RJ063
探秘“创新楼”
在北工大体育馆东侧,三座形似“红旗”的建筑由南至北排开,最南侧的是知行楼,被学生称为“创新楼”。
高八层、共两万平方米的知行楼,汇集了几乎各个专业的实验创新资源,上百间实验室,价值3000多万元的仪器设备全部用于学生创新实践,只要学生有创意,通过网上预约,就可以享用“创新楼”中所有资源,实现梦想。这在全市高校中并不多见。
一、二层是计算机中心,数百台电脑全天候向学生开放,学生可以上网搜索创新资料,设计创新项目;三、四层是物理实验室,物理方面的“点子”可以在这里进行验证;在五、六层的电控电子实验室,学生们可以研究新一代信息技术;七层是机械实验室,八层是涵盖了多个学科的研究生工程实践平台,会踢足球的机器人就诞生在这里,这里还向高年级的优秀本科生开放,让本科生与研究生一起搞科研,碰撞火花。
本报记者 孙戉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