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最新要闻 > 世态万象

合作社农机买前不让看领时不让挑 近一半不好使

来源:黑龙江晨报
2010年10月25日09:31

  近日,记者接到双城部分农民反映,新买的部分农机具,出现了收割机在地里无法开动,旋耕机只旋转不耕地等严重质量问题。针对此事,记者进行了走访调查。

  22日9时30分,记者来到了双城市下属某乡的一家合作社,三台玉米收割机和一台饲料收割机静静地停在合作社的院内,还有三架崭新的旋耕机“躺在”一边。合作社社长王先生表示,为了让院子里这些价值几百万,还没正式投入使用就坏掉的农机具尽快发挥作用,他已几宿没睡好觉了。说起“躺在”院子里那些崭新的农机具,王先生一脸愁容,他告诉记者,“早就听说国家在今年3月下发了《2010年农业机械购置补贴实施指导意见》,不但增加了补贴种类,而且提高了部分农机具的单机补贴最高限额标准。今年市里告诉我们关于成立农机合作社贷款购买农机具,省里还有优惠政策,在资产、土地数目达标、乡政府做财政担保的前提下,成立合作社,可以贷款1000万用于购买各种农机产品,并且政府给补贴60%,剩下的40%合作社分15年还清。于是我和几个关系不错的朋友东拼西凑备齐了资金,8月下旬开始办理成立合作社的各种手续,9月上旬合作社的手续下来后我们就到银行办理了贷款,9月中旬终于领到了第一台东方红1804型拖拉机,当时看着崭新的拖拉机所有社员乐得合不拢嘴,都想趁国家给的这个好政策大干一番。听到我们购买了1000万元的农机产品,很多村民都开始和我们商谈合作的事。”说到这,王先生的脸上露出了短暂的笑容。

  就在所有社员开始憧憬以后的新生活时,一台郑州中联收获机械有限公司生产的4YZ—4型自走式玉米联合收割机打乱了合作社的规划。王先生对记者说:“领车回来的时候收割机开在路上一点问题都没有,但随后大家想在地里试车的时候却发现崭新的收割机根本无法正常使用,收割机始终在垄台上走,不走垄,把玉米全都压坏了,而且最为严重的是,正常情况下玉米杆进入机器后出来的玉米棒子应该被扒得很干净,剩下的玉米杆被完全粉碎,而这台机器则是整根的玉米杆进入机器再整根的出来,不但扒出来的玉米少之又少,而且玉米杆也没粉碎,最后还得再把机器收完的玉米人工再扒一遍,玉米杆再另想办法粉碎。随后收到的另一台郑州三中收获实业有限公司生产的新三王4YZ—4型玉米联合收割机自从提车回来就一直当摆设停在院中,因为这台收割机还不如中联那台,连玉米杆都收不进去,车一到地里不是趴窝就是发动机开锅,在地里根本走不动,发动机周边的配件基本被维修人员换了一遍,到地里还是走不动。从发现第一台收割机有问题到后来发生的事情就越来越气人了,刚开始厂家还来人修理,新机器一个月修了五六次,就是修不好,最后修理工都表示这是产品质量问题,光靠修理无法解决,再后来厂家的电话就根本打不通了。”

  另一位社员景先生则对记者说:“随后新来的设备所出现的问题都匪夷所思,目前收到了5台旋耕机,所谓旋耕机的作用就是重新翻地,翻完之后新垄就起来了,将收割之后剩下的玉米根等碾碎压到地里,同时将下面的新土翻出来,这样不但可以保持土壤肥沃松软,而且还能冻死刚翻出来的土壤中的有害细菌,有利于第二年庄稼生长,但是5台机器3台不好使,本来是翻地的工具却根本不往地里走,翻地之前和之后没有任何区别。”景先生还告诉记者,当初本以为买机器应该是自己挑选,最起码买之前应该看看机器新旧、是不是有小问题之类的,但是自从办完贷款之后事先根本看不到机器,既不知道机器有什么种类,也不知道每台机器的价格,只能等电话,来电话就告诉你去指定地点取机器,有一些机器取的时候不但要再交给对方300元的场地费,而且给机器安装备胎等还需再额外收取280元的费用,对方指给你哪台机器哪台就是你的,如果同时来了3台一样的农机具,指给你第一台是你的就是你的,想换后面的都不行,花了1000万买回来的就是这种质量的产品。

  就在景先生和记者说话的时候,门外传来机器的轰鸣声,刚刚回来的社员告诉记者,一台正在地里使用的旋耕机轴断了。记者看到损坏的设备就躺在路边,这台绥化市运科农业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出品的联合整地机左侧的轴中间部分已消失,而右侧的轴则完好无损。开车的司机李先生表示,极可能是由于轴两端的位置不对称所以导致轴的断裂。看着损坏的机器,社长王先生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目前合作社总共接收到了收割机、旋耕机等农机具18辆,其中旋耕机5台,4台不好使(轴断一台),2台玉米收割机不好使,另外一台玉米收割机只能收两垄地,还有一台饲料收割机目前根本用不上,这些价值500万左右的设备,无法使用的就将近200万,因为这些无法使用的设备已给合作社造成了近百万的损失。

  随后记者联系了双城市农委农机管理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所有设备都是上级部门统一安排分配的,有进口农机具和国产农机具无法配套的问题,也有一些是产品质量和设计的问题,这些问题都已向上级反映了,下一步怎么办还得看上级如何处理,具体情况一句两句也说不清。合作社王社长告诉记者,“国家的这个政策是真好,不但加速提高了农村机械化大生产的程度,而且最终受益的是农民。但没想到好政策落到农民头上却走了形变了味,非但没有给农民耕种带来便利,反而成了农民的负担,希望相关部门能尽快处理此事。”本报将对此事予以持续关注。  

(责任编辑:蔡如鹏)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