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牛PK伊利”/制图:戈凡 蔡红 陈炜 陈日升(图片来源:羊城晚报) 新华网北京10月25日电(记者 舒静)荧屏上,一部钩心斗角、明争暗斗的谍战大戏《黎明之前》正在上演。现实中,一部相互攻讦、血雨腥风的“商战片”也热闹开演,众多“明星”企业纷纷上阵,拉开你死我活、穷追猛打的架势。而场面越是喧闹混乱,就越是说明,中国企业真正成熟壮大的“黎明”,还远未到来。
和乳业有关的新闻总能一次次挑战公众的常规逻辑和心理底线。近日媒体报道,一起沸沸扬扬的“奶品质量安全事件”竟是蒙牛针对伊利策划的“商业诽谤案”,将两大乳业巨头的恩怨与厮杀聚焦于公众视线中。
蒙牛在随后发表的声明中明确致歉,并表示要“对员工加强教育,严格管理,坚决杜绝此类事情的发生”;但同时大篇幅提及伊利为打击蒙牛而采取的行动方案,称其以支付“广告费”的名义购买版面发表诋毁蒙牛的虚假新闻。而在此前两家企业的声明中,也不难看出双方的针锋相对、明枪暗箭。
对于信息不对称的消费者而言,里面的恩怨是非也许无法真正弄清,但有一点很清楚:本应自由、文明的市场已沦为充斥着野蛮拼杀和恶性竞争的竞技场,包括行业巨头在内的企业跨过道德和法律的底线,用相互拆台的方式获得比赛的胜利,并将其默认为“潜规则”或“亚文化”。
事实上,不仅这一行业,在IT、家电、啤酒等行业,不同企业之间互相指责、对骂、甚至互泼脏水的情况也不少见;加上“网络公关”的舆论操控和推波助澜,一盆清水被搅得越来越浑。荒诞的是,这些企业使用的网络手段植根于信息化时代,商业谋略带着战国时代的气息,而道德水准却早已退回野蛮的原始时代。
在不完善的制度环境下,道德和善念有时不堪一击。所以,眼下首先需要完善制度建设与管理,对于一些已经引发恶性竞争的行业,尤其是快速消费品行业,应加强立法保护、加大打击力度,严厉惩罚发起恶意攻击的企业;对于互联网的监管,则应尽快填补空白,打断其中的灰色利益链。
“德主刑辅”,更重要的是,企业应反思发展战略与方向,重塑商业伦理和道德。如果一味地让口水战泛滥,只会掩盖真正的是非,让消费者更加疑虑重重;也会偏离正确的轨道,让行业陷入无意义的纷争内耗;更将抹杀道德的光芒,给价值观蒙上一片挥之不去的乌云。
吐向别人的口水,只会葬送自己的口碑。
(责任编辑:赵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