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官方:2010年年底全国基金会总数将超2000家

来源:人民网
2010年10月28日21:39
  人民网北京10月28日电 (记者 姜赟)今年年底,全国基金会总数将突破2000家,其中非公募基金会总数将超1000家。民政部民间组织管理局副局长杨岳在28日召开的第二届中国非公募基金会发展论坛上如是表示。同时,该论坛发布了《2009年中国非公募基金会发展报告》、《中国非公募基金会信息披露指南》等。

  据介绍,2004年底我国《基金会管理条例》颁布以来,涌现了大量非公募基金会。这些机构在某种程度上正在改变中国公益慈善事业的格局与生态,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我国社会建设过程中民间资源投入不足的问题。

  同时,杨岳指出,非公募基金会发展也面临挑战。从整体来看,非公募基金会数量不够多,素质不够高,多数面临能力建设困境。对内来说,内部治理有待提高,对外来讲,非公募基金会公信力不强,难获公众、企业和政府的信任;组织动员慈善资金等能力弱;社会影响力不高。

  非公募基金会面临的挑战也可从《2009年中国非公募基金会发展报告》、《中国非公募基金会信息披露指南》窥出一二。

  通过对65家非公募基金会的信息披露状况进行调研后,《指南》显示,9%的非公募基金会发起方或管理者一直遵循机构透明和公信力,对运营行为及核心信息进行客观完整地披露;而没有以任何形式进行信息披露的机构占12%。

  《报告》则发现,目前中国非公募基金会的内部治理模式主要是资金引入者主导的内部治理模式。

  《报告》解释说,首先,虽然非公募基金会属于社会公有,但由于在操作上不可能由社会为机构选定一个理事会,所以第一次委托代理中会不可避免地出现严重的所有者缺位问题。这是产生公益基金会被私人控制的重要原因。

  其次,资金是非公募基金会必要的生存基础,非公募基金会对资金高度依赖,进而对资金引入者产生高度依赖,这是造成非公募基金会的资金引入者主导内部决策的重要原因。

  第三,直接注入资金者与非直接注入资金者都能为非公募基金会带来资金。与直接注入资金者相比,非直接注入资金者的社会资本可转化为经济资本,使得非公募基金会对他们同样高度依赖。

  最后,外部环境对非公募基金会内部治理产生重大影响。原因在于,理事素质不高,缺乏责任心;非公募基金会刚刚起步;法律监督不到位;行业自律差;社会问责缺失;非公募基金会对内部治理不够关注。
(责任编辑:renyue)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