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安徽博物馆为包公墓志铭穿“防水衣” 防止风化

来源:中安在线
2010年11月02日03:19
  在省博物馆文保中心的一间库房里,静静地躺着一批珍贵的文物。它们虽然“重见天日”,但却又一直“与世隔绝”。今年年底,省博物馆新馆的建成,将使这批文物有新的安家之处。不过,包括包公家族墓墓志铭在内的这批文物,大部分都已破损。近日,技术人员开始为其“整容”。

  “墓志铭石碑风化得很厉害,修复起来很有难度。”昨天,在省博物馆文物科研技术保护中心的院子里,专家正在为石碑“上妆”。这组包公家族墓的墓志铭,一共有五块石碑,碑上的铭文有些已经脱落。“这些石碑被发现时已经断裂成好几块,我们就是把每块石碑复原。”文物修复专家靳鹏说。

  修复“四分五裂”的石碑绝对是个技术活,最难的就是对接。据专家介绍,石碑中最大的一块长宽都接近两米,碎成了五大块。“风化严重,接口都对不上。”文物修复专家曹心阳说,他们将石碑清洗后,用环氧树脂将每一小块粘接起来。对不上的缝隙则要用高分子材料来补,“粘接的材料都要兑上石粉,以保证硬度,过几十年都没问题。”

  接缝处填补后,专家还要对接口进行“做旧”处理。“做旧是为了使接缝和碑石本身颜色一致,我们调的是青灰色带点土黄。”据介绍,这种专门“补缝”的高分子材料要刷五六层,既要保证缝隙被填上,又不能遮盖碑上原有的石刻,一块石碑就需要两个专家用小刷子忙活好几天。

  此外,文物部门还为这组石碑穿上了一层防水的透明“外衣”。据专家介绍,这种防护剂在石碑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既看不出来,又能防水,能很好地保护石碑。目前,这组墓志铭石碑已基本修复完毕。除了包公家族墓的石碑,文物部门还修复了7件青铜器和一批古字画。它们都将于今年年底在省博新馆中首次和市民见面。(吴碧琦)
(责任编辑:wenjiewang)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