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报记者 黄启兵
■网乐
今天你“团”了吗?从今年3月份开始,受美国团购网站Groupon的影响,网络团购风起云涌。据称Groupon成立于2008年11月,在半年的时间内实现盈利,其一年的时间就创下了13.5亿元市场估值纪录,成为了典型的“暴发户”。
受此影响,短短几个月内国内出现了近400多家团购网站,并且从一线城市,迅速向二、三线城市迅速蔓延。目前各类团购网站已经从“星星之火”,上升到了“可以燎原”之势,形成了“百团大战”乃至“千团大战”的局面。通过网络的力量汇聚人气而形成的团购,给参团者带来了方便和实惠。 不过,在热闹的“百团大战”背后,团购却有很多“不能说的秘密”,且让我们娓娓道来……
团购价“缩水”
投诉维权难
“不能说的秘密”之一:
团购价“缩水”
一般网络团购的模式,绝大部分团购活动是通过网友的联合报名“参团”,再由团购网站负责与商家进行团购价协议。最终,“参团”的消费者凭借消费券等凭证去商家消费。因为是“团购”,人气是很重要的因素。按常理,参加团购的人气越旺,可能拿回来的团购价格更低。一些团购网站出于吸引人气的需要,经常虚报团购的人数,明明没有几个人下订单,但团购网站显示的“参团”人数却能够相差数十倍甚至二十倍。所以,在网络团购中看到的参团人数,还得先多个心眼。
而这样导致的结果,除了导致团购价格缩水,很有可能会出现消费陷阱。有一位网友就表示:“我很久之前团的电影券,一天有好几个时间点的电影免票,结果我去了好几次,根本就没那个点的电影!”有网友甚至直言不讳地说:“团购不能坑蒙拐骗,否则,人会越来越少。”
此外,还有一些网站以团购的名义出售普通折扣的商品,团购价甚至高过非团购价。黄小姐最近通过某团购网站购买了原价300多元、现价150元的特色冰淇淋蛋糕,后来,她偶然发现只要在蛋糕店的官网上下载优惠券,就可以获得折扣。
“不能说的秘密”之二:
投诉维权难
在今年“3·15”中消协公布的投诉热点中,“非现场购物”的投诉居高不下,而其中很大一部分是“网络购物”。网络团购作为网络购物的一种较新形式,也难逃遭消费者投诉的命运。
尤其是在团购网上购买的健身卡、美容卡、美发卡等无实物商品,问题相当突出。很多网友反映,在消费时,店员会声称有限制,理由就是“这是团购价的,跟我们的正常消费不一样”。安女士曾在某团购网上购买了“原价1028元/3次、现价36元/3次”的美容项目。团购成功之后,她才发现这个价格需要搭配该商家的美容年卡,如不购买,原先的美容项目服务就被服务员暗地里打了折扣。
据《北京青年报》报道,8月末糯米网的“游戏门”让团购信誉跌至低谷,因为其推出43元团购电玩城兑换券后,电玩城竟然关张。事后,糯米网宣布自行垫付全额赔付消费者每人43元、共计近57万元的费用后才尘埃落定。
目前,一些一线的团购网站相继推出了团购保障措施,比如“先行赔付”、“无忧保障计划”、“七天无条件退款”等等。但从整体上看,团购商品和服务的投诉和维权面临很大的难题,尤其是行业监管不力。
“不能说的秘密”之三:
未消费不退款
不久前,团购网站内部爆料称:“团友”在团购网站上付款后未能及时进行消费的比例,约占到四成左右。而这未消费的款项,很可能成为了某些不良团购网站的赚钱的伎俩。“未消费、不退款”是目前团购网行业的普遍捞钱模式。
由于网络团购属于通过网络平台自发组团的,组织结构松散,而且消费的时候又有很强的松散型,很多人团购往往出于好奇。团购成功之后,由于工作繁忙,或者时间、地点不合适等各种条件的限制,有的“团友”预付了钱最终却没去消费。而一些团购网站规定:及时未消费的款项,团购网站并不予以退款,并当成团购前的交易条款。
如果按照目前统计的大致四成“未消费”的比例,团购网站通过“未消费、不退款”的约定,就能赚到3-4成的利润,可谓相当可观。记者咨询广州市消费者协会方面,有关人士表示,消费者应当及时消费,但如果未消费,而网站“不退款”是不合适的,属于“霸王条款”。而如果利用团购网进行行骗,或者团购后网站“人间蒸发”,那么不仅仅是网站信任危机的问题,而且要触犯法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