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最新要闻 > 世态万象

江苏一群家长致省教育厅: 让孩子多睡会儿(图)

来源:现代快报
2010年11月05日04:57

  一群家长致江苏省教育厅厅长的公开信寄到了快报——

  让孩子多睡会儿,别再披星戴月了

  教育厅厅长高度重视并回应将进行检查监督

  日前,一封署名“一群初三学生家长”致江苏省教育厅厅长的公开信寄到了快报。信中呼吁:沈厅长,今年冬天别让孩子们披星戴月了!

  字里行间,道尽了家长的焦虑和担忧:孩子上初三了,早上7点20分到校,面对增加的作业负担,晚上要到十一二点才能睡。于是家长期盼着冬令时的实施,能让孩子稍微多睡会儿。可意料不到的是,学校新近颁布的冬令时非但没有推迟上学时间,反而把放学时间给挪后了,“这就是冬令时吗?”面对学校的规定,家长无奈而又心酸,只得通过这样一封信,试图为孩子争取哪怕一点儿宝贵的睡眠。

  而就在前天,南京一位年仅13岁的初一男生从自家的阳台上跳下,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孩子的爸爸在前一天晚上曾因学习上的事训了他一顿,孩子跳楼的当天早上,六点就喊他起来写作业……面对生命的消失,给孩子减负,成了更多家长反思后的愿望……

  □快报记者 沈晓伟 黄艳

  厅长回应

  有五严规定,省厅会进行检查

  昨天,快报记者将家长们寄来的公开信传真给了江苏省教育厅厅长。

  沈健对这封信很重视,他对记者表示,由于这封信没有具体的署名,教育部门会进一步调查了解情况,要从有利于学生身体健康,遵循教育规律出发来解决问题。

  他说,目前江苏“五严”规定绝大多数学校执行得是好的,发生这些家长提出的问题的学校应该是个别,他也感谢这些家长提出的积极建议。他也解释,目前学生的到校时间早晚是由各市县根据当地的情况自行决定的。不过省教育厅明确规定了学生在校时间和作业量,并且会进行检查监督。

  省教育厅有关工作人员则表示,学生上学早不仅跟学校要求有关,还跟学生人群体量大,要与大批上班人群错峰出行有关。而且,学生要完成国家规定的课程计划,现在严控在校时间,如果到校时间过晚,下午放学的时间就要延后不少。

  孩子困得

  让人心疼

  早班公交地铁上,不少孩子睡眼惺忪

  中小学生的上学状况究竟如何?昨天清晨,记者体验了一番,发现除了公交司机、清洁工等特殊工种,中小学生应该算是南京起得最早的一群人了。

  早上6点刚过,地铁珠江路站的安检员老张迎来了第一批出站的乘客,“他们全都是穿着校服的中学生。”孩子们背着书包,走出地铁时,还有人打着哈欠,揉着惺忪睡眼。有时,老张会见到有人急忙冲出地铁,却不往出口走,而是焦急跑到对面站台,“这一看就知道是睡得太沉,一不小心坐过了站,要往回赶的。”

  睡不够,小学女生起床要喊一小时

  清晨6:15,嘟嘟妈妈王颖(化名)睁开眼睛,不用闹钟,她从不会睡过头。“嘟嘟,起床了,起床了!”6:20,闹钟在叫,王颖也在叫,可嘟嘟只是嘴巴嘟一下,眼睛睁也不睁,头扭到一边又睡着了。6:40,嘟嘟爸爸起床,接力叫醒嘟嘟。嘟嘟依然闭着眼睛。时间到了7:20,嘟嘟开始加速,闭着眼睛洗完脸刷完牙,吃早饭,如果时间紧,就抓着早饭在路上吃,为了嘟嘟上学,全家在学校附近租了一套房子,走路10分钟就可以到校,每天最迟7:50,嘟嘟会走进校门。

  下午3:45下课回家,嘟嘟开始做作业,如果晚上九点前能做好那简直就是奇迹。三年级,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美术、音乐,好多科目都会布置作业。“有一次,嘟嘟写作业写到晚上十点半,那天语文中有一项是要抄一篇五六百字的作文。”

  孩子的心愿:能睡个懒觉多好!

  昨天早上7点10分,在新街口一所中学门前,学生们三三两两地赶到学校。初中女生胡梦(化名)说,爸爸妈妈只负责叫自己起床,然后就接着睡了,她只有在路上随便买点吃吃,“我现在最想做的就是像他们那样睡懒觉。”约半小时里,记者先后询问了十来名行色匆匆的学生,大多数人都觉得到校时间太早,但也表示“早就习惯了”。

  “上学比上班可累多了,光是起床就要早一个多小时。如果你要我重新回去念一遍书,还真的适应不了。”白领刘小姐说。“强迫孩子们早早起床,危害可不小啊。”讲究养生的市民吕女士向记者指出,这甚至可能影响到孩子的生长发育,“清晨熟睡中的孩子,体内的生长激素分泌最多。如果早晨睡眠不足会影响身高。”

  五严规定

  管不管用

  “五严”很严,学校执行严不严

  记者了解到,2009年江苏省出台“五严”规定,为学生减负。其中一条就明确了:严控学生在校时间与家庭作业总量,甚至明确了要保证睡眠。其中要求小学、初中和高中学生每天在校集中教学时间分别不得超过6小时、7小时和8小时。小学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小学中高年级、初中和高中学生每天家庭作业总量分别不得超过1小时、1.5小时和2小时。保证学生每天睡眠时间小学、初中和高中分别不少于10小时、9小时和8小时。

  这项新政让绝大多数的学校不敢明着补课,因为查处的确很严,还撤了一些校长的职。但还是有学校在打“擦边球”,早自习你可以不来,老师也不批评你,但不来,可能有损失;下午规定课时结束后,安排自习课,老师坐班,如果你想走,可以,但是也没什么人会走。这样的情况让有关部门想查都难,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怎么办?

  原则是8点到校,有的学校提倡7:20到校

  南京市早在2004年就实行了小学早晨到校分“冬令时”、“夏令时”,每年11月1日至下年度的3月31日施行冬令作息时间,上午8时学生到校;每年的4月1日至10月31日施行夏令作息时间,上午7时50分学生到校。学校一律不得在上午8点前组织开展集体性教学活动。到了2008年,要求初中也执行这一作息时间。但情况究竟如何呢?

  “学校规定原则上学生可以8点或7:50到校,但是提倡7:20到校。”一位初三老师说,也有学生迟到的,不会有什么处罚。“我每次一带初三就发胖,身体很虚,我的同事都是如此,打疲劳战闹的。”

  “也不能全怪学校啊,都是考试给闹的!”这位老师说。一位数学老师就感叹,现在出的数学题相当于自己当年做的奥数题。“为了过关,老师们又要给学生布置不少家庭作业,而中考在初三有七门学科,一门布置一点儿,学生就得做上好长时间。如果是动作慢的或是在一道题上卡了壳的,做到晚上十一二点也不稀奇啊。”

  小学的情况相对好一些。所有的小学都要求学生早晨8点前或7:50到校。“我们规定不能进行集体早自习,不能在八点之前讲班级的重要问题。”一位小学校长坦陈,并不是每个班都这样,有些老师会在讲到一些重要课文时要求学生利用早晨到校的时间读书,进行不定期的早自习。

  多些弹性

  可不可以

  网络问政

  请让孩子“弹性到校”

  无独有偶,记者昨天在南京网络问政论坛上发现,有一位家长也在为同样的事呼吁。

  网友mrxlflash在10月14日发出“再次为孩子争取黄金半小时,再次奉上‘众口可调’的建议!”一文。“我的建议是:现在很多中学要求孩子7:20以前到学校,考虑到个别家长要先送孩子到校,自己再到单位。所以,我提议:学校可以按现在的时间(7:20)开门让孩子入校进班,老师们也可以像现在这样,7点20分前到校,但不必强求每个孩子都要7:20前到校。可以把最迟到校时间设为8点。这样,由于到校的时间有了弹性,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把孩子送到学校,也不会给学校和老师增加负担。”这位家长说,为什么自己要这么执着地为孩子争取迟到校半小时的权利。就拿自家的孩子(初中生)来说,如果7:20到校,那么早上6点多一点就要起床。看着他睡眼惺忪地走向学校,家长自己也疲惫不堪——天天如此。

  压得太狠 当心后劲不足

  “想让孩子多睡会儿觉,从根源来看,也是在呼唤‘减负’。”江苏省政协委员、复旦大学博导郑正教授认为,目前应该缩短学生的在校时间。无论是上学时间延长,还是作业加量,都没必要给孩子这么大的压力。

  “跟国外的孩子相比,中国的孩子负担的确比较重。”他说,这样急功近利的填鸭式教育,往往牺牲了孩子对知识的好奇和兴趣。而在欧美的教育体制下,孩子的童年都过得很轻松,小学甚至只会加减乘除。“中国这样的体制,后果很严重。”到了大学,差距就出来了。中国的孩子这时没有了压力,加上此前积压的对学习的厌恶和倦怠,往往后劲不足。而欧美的孩子到大学依然对学习兴趣十足。这从某种程度上也解释了,为什么诺贝尔奖都被外国人摘得。

  参照目前中国的教育制度,要为孩子们争取“睡眠权”,给孩子减负,颇有难度。郑正解释说,现在全社会的教育观,是所有家长都在催着孩子不断往前赶,要是少部分家长想独自给孩子“减负”,后果可能是孩子在考试中被同龄人“淘汰”。他指出,要扭转这一局面,需要教育部门下大的决心,并发动全社会的力量,才有可能实现。

(责任编辑:曾安能)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