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国际要闻 > 时事快报

安哥拉再现“血钻” 美媒称手机电脑或也带血色

来源:新华网
2010年11月05日11:41
  国际社会竭力遏制资助战乱的钻石交易,但“滴血钻石”却可能以另一种方式存在。美国《华尔街时报》报道,在安哥拉,军方用残酷手段驱逐非法采钻矿工或索取钱财,导致当地非法矿工轻则丢饭碗,重则致死。

  2003年1月起开始实施的“金伯利进程证书计划”旨在确保签署国不从事为地区冲突提供资金的钻石交易。但不少人权组织指出,这一计划存在严重漏洞,无法制止钻石交易带来的侵犯人权行为。

  “血钻”再现

  安哥拉是世界第五大钻石生产国,所产钻石品质享有美誉。然而,这些珍贵的钻石中仍有不少“染血”。

  在安哥拉东北部丛林中,数以千计的非法矿工拿着铁锹和筛网寻找钻石。这些非法矿工和家人告诉《华尔街时报》记者,因为没有政府许可,他们经常会遭到士兵和私人保镖的殴打和索贿,有人甚至因此丧命。

  现年55岁的安哥拉妇女琳达莫伊塞斯达罗沙向《华尔街时报》记者讲述两个矿工儿子的不幸遭遇。去年9月,安哥拉士兵突然闯进附近一个大矿场驱逐非法矿工。当一些矿工拒绝离开时,士兵竟然活埋了45人,其中包括她时年21岁的儿子。达罗沙说,士兵们说他们之所以这么做是为了杀鸡儆猴。

  今年2月,不幸再次发生。达罗沙的大儿子、唯一的养家者爱德华多在另一处矿场与私人保镖发生冲突。这些保镖允许非法矿工采矿但每天必须交给他们30美元。达罗沙说,保镖说她的大儿子没有付钱,当爱德华多还嘴时,“他们用一把砍刀杀死了他”。

  《华尔街时报》说,安哥拉军方没有对这些事情做出评论。安哥拉负责人权事务的官员安东尼奥本托本贝批评说,安哥拉长期的内战营造了一种暴力氛围。“我知道有很多类似事情发生,”他说,“我还知道很多你闻所未闻的案例。必须尽快培养一种保护人权的文化。”

  类似事件在津巴布韦也有发生。总部设在美国纽约的“人权观察”组织2009年发布的一份报告称,津巴布韦一些士兵在占领东部一矿场过程中,杀害了200人,强奸当地妇女并抓捕壮丁充当矿工。

  非政府组织“全球见证”协会认为,津巴布韦应该退出“金伯利进程证书计划”。“全球见证”协会工作人员埃利哈罗韦尔说:“因为在津巴布韦发生的不受惩罚的暴力,"血钻"再次回到国际市场。”

  制度漏洞

  有人权组织指出,“血钻”之所以得以重回市场,其中一个原因是“金伯利进程证书计划”存在漏洞。

  长期以来,在安哥拉、塞拉利昂和刚果(金)等盛产钻石的非洲国家,反政府武装非法开采、销售毛坯钻石,以筹措内战经费。此类钻石被称为 “滴血钻石”、“冲突钻石”。为遏止这种不法行为,南非、纳米比亚等国于2000年5月提出“金伯利进程”倡议,2002年11月,联合国通过了“金伯利进程毛坯钻石国际证书制度”并决定于2003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项制度规定,出口国必须为出口的毛坯和半成品钻石签发官方证明,进口国政府在验明出口国官方证书无误后,方可准予进口。目前,国际市场上99%的毛坯钻石与冲突无关。

  不过,批评人士指出,“金伯利进程”存在一个很大的漏洞,即忽略了产矿国政府侵犯人权的现象。在安哥拉东北部的人权工作者拉斐尔马克斯说:“"金伯利进程"切断了反政府武装的生命线,但同时赋予了腐败政府剥削人民的合法性。”

  不少著名的珠宝公司担心,有关新“血钻”报道越来越多,可能减少消费者购买钻石的热情。美国零售珠宝商协会首席执行官马修伦奇认为,“金伯利进程”应当与人权组织合作,监督其成员国。

  不过,世界钻石委员会法律顾问、纽约前联邦检察官塞西莉亚加德纳说,“金伯利进程”是个志愿性组织,没有强制执行成员国履行人权义务的能力,“我们没有军队,没有警力”。

  在安哥拉,“金伯利进程”工作人员也不愿意插手当地人权案件。去年8月,一个“金伯利进程”巡视组来到安哥拉,而当时安哥拉军方刚刚驱逐了3万名刚果非法矿工。美国国务院一份报告援引当地媒体报道和非政府组织提供的消息称,军方和警察“肆意殴打和强奸被拘留者(非法矿工)”,在没有食物和水的情况下将他们赶出边境。不过,安哥拉政府否认虐待,称军方只是保证边界安定。

  在此情况下,“金伯利进程”巡视组对这一事件只字未提。根据一份内部报告,巡视组本来计划前往一个大型非法矿场视察,却“在最后一分钟决定参加一个边界安保官员的毕业典礼”。当时的“金伯利进程”主席、纳米比亚政治家伯恩哈德埃绍在接受采访时称巡视组访问成功,同时淡化了虐待矿工事件。他说:“"金伯利进程"不是人权组织。”

  矿工血泪

  安哥拉“血钻”之所以多,与当地地质环境有一定关联。与博茨瓦纳和南非不同,安哥拉的钻石处在冲积层,也就是说钻矿已从土壤中冲出,散落在地表。因此这种钻矿不适于用重机械挖掘,更适于人工用铁锹和筛子寻找。现如今,全世界共有100多万人靠人工挖钻过活,单安哥拉就有几万人。

  安哥拉矿工在这个国家长达27年的内战中担当了重要角色。当时的反政府武装控制着许多矿区。为了获得资金,他们招募了大量矿工挖掘钻石。

  战后,曾为反政府武装工作的非法矿工没有放下铁锹的打算,因为当地耕地很少,除了挖钻也没有多少工作可做。而且,全国大量地区仍属未开发状态。与此同时,非法矿工也得到大量珠宝公司的青睐。来自以色列、西非和中东的珠宝商纷纷在安哥拉的丛林中建基地,雇佣非法矿工为他们“寻宝”。

  黎巴嫩珠宝商艾哈迈德穆埃因说,虽然钻石市场不太景气,但他不会放弃任何商机。“有时一个采矿者可以将一块价值50万美元的钻石,以5000或1万美元卖给你。”他还说,“金伯利进程”其实没有达到限制走私的目的,“管他什么"金伯利",我的朋友,为了钻石,你想怎么做就怎么做”。

  在安哥拉著名产矿小镇卡丰福附近的一个非法矿场上,大约500名年轻男子拿着铁锹在红土中翻找。他们往往要工作几个月,才能发现一块里面可能包着钻石的矿石。长期弯腰翻找让他们背部受损,只能通过吸食大麻和饮用廉价酒缓解病痛。

  这些非法矿工住在帐篷中,每天轮班工作。为了养家糊口,他们会和珠宝商商量按比例分享钻石,但常常受骗。

  现年44岁的矿工卡夏库洛米隆加在一次警察突袭中受伤入院。虽然来自塞内加尔的珠宝商易卜拉欣负担了医药费,但米隆加仍认为分成不公。米隆加抱怨说,他必须把找到的钻石的一半无偿交给易卜拉欣,还要将剩下的一半以超低价卖给他。“我们像奴隶一样工作,他们还欺骗我们,”他说,“你不能反对,否则他就报警。”(刘莉莉)

  :非洲“血矿”疑云

  协助揭出“血钻”黑幕的非政府组织“全球见证”2009年7月发表报告说,眼下非洲出现“血矿”疑云,西方一些矿业公司从刚果(金)军阀手中买来稀有金属矿藏,出售给高技术产业。美国媒体报道,手机、电脑等日常用品当中,或许带着“血色”。

  所谓“血矿”,并非铜、铁等常见金属,而是锡石、黑钨、钶钽铁矿和黄金等稀有金属,在战乱频仍的刚果(金)东部储量巨大。制造灯泡、电脑、MP3音乐播放器和电子游戏机等产品需用到这些矿物。

  “全球见证”组织专门探究自然资源与战乱、贫困、腐败等现象的关联。在一份题为《面对枪口,别无选择》的报告中,这一组织说,刚果(金)各派军事势力利用当地矿藏牟利,以购买武器、支付军饷。报告说,研究人员通过跟踪矿产供应链,发现“血矿”通过中间人,从军阀手中转手到西方矿业巨头手中。

  关于参与“血矿”交易的企业,“全球见证”估计,参与的可能多达240家。这一组织专门点出尤为可疑的4家,分别为英国联合金属公司下属泰国冶炼与精炼公司、比利时AFRIMEX英国分公司、比利时TRADEMET和TRAXYS公司。对于报告提出的疑问,《时代》周刊向这最“可疑”的4家企业提出质询,全部得到否定答复。(刘莉莉)
(责任编辑:赵婷)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