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厦门11月5日电 (记者
阮煜琳)为缓解用地矛盾,中国一些沿海地区开展了大规模围填海活动。迄今为止,中国渤海围填海面积已近400平方公里。
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局长房建孟5日在厦门举行的2010厦门国际海洋论坛上指出,渤海典型的生态问题突出表现为,滨海天然湿地面积缩减,2009年渤海围填海面积达90多平方公里,加上环海公路建设、盐田和养殖池塘修建等开发活动,造成大量滨海湿地永久性丧失其自然属性,生态功能丧失或减弱。
国家海洋局发布的中国海洋环境质量公报显示,截至2009年底,中国渤海湾沿岸众多的工程建设项目用海需求巨大,导致2004年以来渤海湾生态监控区内丧失的海域面积超过300平方公里。围填海等工程使莱州湾四分之三的岸线平直化,近岸生态功能受损。
房建孟指出,大规模的围填海工程不可避免地占用重要的生态岸线,产业发展占用了大面积的海域空间资源,导致物种原生境破坏,重要生态系统完整性遭到破坏。同时,也将进一步加大该地区的海洋环境压力,并可能引发海洋资源竞争加剧、环境风险失控,降低环渤海地区产业发展与海洋资源环境的协调性,最终导致该区域发展的不可持续性。
国家海洋局官员表示,目前围填海每年新增的建设用地约占全国每年新增建设用地总面积的3-4%,占沿海省区市每年新增建设用地面积的13-15%。
根据海域使用管理统计数据,自2002年《海域使用管理法》实施以来至2009年底,国务院和地方各级政府共批准实施的填海面积为741平方公里,主要用于建设临海工业、滨海旅游区、新城镇和大型港口基础设施等。
(责任编辑:刘士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