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综合 > 法制日报

江淮大地视平安为第一民生

来源:法制日报
2010年11月08日07:26
  安徽篇

  本报赴皖采访组

  这是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的生动实践———去年底全国政法工作电视电话会议部署开展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以来,安徽唱响“发展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第一责任,平安是第一民生”主旋律,广大政法干警、综治干部在江淮大地上展开了一场扎扎实实的三项重点工作大实践。

  【社会矛盾化解篇】

  织密基层网络激活调处末梢

  吕军明拿着一块抹布走到家门口,把挂在墙上的“瞭望播报”小黑板仔细擦干净,然后用粉笔写上:近期外来人员较多,提醒各位居民保管好自己的财物,严防偷盗发生。落款是:A区瞭望哨,2010年10月29日。

  52岁的吕军明是安徽省池州市牛头山镇姥山新村村民。他还有一个响当当的称谓:治安瞭望哨“哨长”,即瞭望员。吕军明有一本《治安瞭望哨日志》,他每天都要记录辖区村组的治安情况。记者翻开日志看到,绝大多数内容记录着4个字“今日平安”。

  牛头山镇综治维稳办副主任、司法所所长纪新光说,瞭望哨的建立,健全了农村治安防控体系,在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中发挥的作用不小。他举例说,前不久,牛头山镇有30多位村民因土地租赁纠纷要到市里上访,治安瞭望哨及时发现并上报信息,镇维稳综治办立即走访群众了解情况,联合多部门进行会诊,顺利化解了这起一触即发的矛盾。

  目前,池州市有像吕军明一样的瞭望员4928名,分布在全市85%以上的农村。他们收集预警信息,上传下达,同时也调解简单的矛盾纠纷。

  “瞭望哨是池州社会稳定最敏感的神经末梢,也是被誉为"池州模式"的大调解、大信访、大综治、大稳定格局的延伸。”池州市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综治办主任汪啸平告诉记者,池州市以司法所为依托,综治、民政、武装、劳动、信访、派出所、法庭等部门参加,成立乡镇街道维稳综治办,对矛盾纠纷实行统一受理、归口管理和限期办理,形成“池州模式”。

  如果将视线从农村移到城市,与瞭望哨类似的“机构”就是社区的“楼栋长”了。在池州,居民楼栋长已覆盖全部社区,达1133人。

  池州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市公安局局长王迎春深有体会地说,近年来,池州市通过在乡镇街道建立维稳综治办,在行政村、社区建立综治工作站,在村民组和居民楼设立治安瞭望哨和楼栋长等,乡镇街道以下基层维稳综治工作初步形成了两级平台、三级网络的格局,从而破解了乡镇街道维稳综治分散薄弱、村级综合治理无人办事和农村警力紧张、警务难以延伸三大问题,大大提高了基层维护稳定的能力。

  “池州模式”被广泛推广后,安徽一些地方结合实际,不断推出“修订版”。合肥市在乡镇街道全部建立综治工作中心,实行“12归1”的做法给记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在合肥市庐阳区杏林街道的一面墙上,一张图表直观地表述了何为“12归1”,街道综治办、司法所、信访办以及妇联、团工委、文化站等12个单位,箭头一致指向了“综治工作中心”这一机构。

  “综治工作中心的建立,形成了齐抓共管、多方联动、高效运作的格局,实现了一个窗口服务群众、一个平台受理反馈、一个流程调解到底、一个机制考核落实,做到了"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杏林街道党工委书记肖军描述道。

  杏林街道调解室里那一摞摞卷宗,则是“12归1”效果的最好见证。今年以来,这个综治工作中心共受理矛盾纠纷75起,成功调处72起,成功率达96%。

  合肥市曾连续4届获得“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城市”,拥有综治工作最高荣誉“长安杯”,这让合肥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杨思松颇感自豪,同时也深感重任在肩。他坦率地说,“我们始终把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作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中之重,用精细化的理念全程"经营"矛盾纠纷化解,在解决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领导责任制和目标管理责任制两个关键问题上取得了突破,对20种可能出现的各类矛盾责任主体进一步进行明确,防止矛盾出现时相互推诿、出现问题能够找到"债主"追究担责,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大调解"之路。”

  “矛盾纠纷不会就地做大、得到及时化解的关键是能够从源头上第一时间掌握矛盾纠纷。”安徽省综治办副主任张兵介绍说,在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中,安徽省出台了《安徽省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办法(试行)》,对重大改革、重大决策、重点项目以及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事项和影响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全面实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并把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考评体系。

  各地还创造了很多进行矛盾纠纷源头预防的方法。在黄山市,各区县都推出了自己的“品牌”:祁门县的干部“驻村夜访”、休宁县每月20日开展的“民情交流日”、黄山区成立的社会矛盾心理疏解中心等。通过这些平台,领导干部带头并组织大量干部进村入户,逐村逐户进行摸排,分类化解,努力把各种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

  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的实践中,安徽逐步实现了条块结合的综合效应。今年以来,安徽省司法厅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为主题,在全省司法行政系统发起了声势浩大的以社会矛盾化解为重点的司法所“双百日维稳攻坚行动”,全省1492个司法所5000多名司法所工作人员深入村组、社区、厂矿、企业等矛盾纠纷第一线,定时、定人、定点、定责开展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全方位排查摸底。截至目前,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共调解纠纷79229件,调解成功76904件,调处成功率97.1%,防止群体性上访1479件。此外,各级法院、检察院、公安机关探索建立了“诉调对接”、“检调对接”、“公调对接”机制,化解了大量矛盾纠纷。

  【社会管理创新篇】

  推陈出新形成上下创新联动

  “我的感受是,做好综治工作需要领导重视,需要人财物的投入,也需要多深入基层了解实际情况,从源头抓起,防范于未然。”这位坐在记者对面侃侃而谈的人,是一家名叫“安徽伟宏钢结构有限公司”的老总曹雁冰。

  记者注意到,在伟宏公司的一楼,有一间五六十平米的屋子,门框的牌子上赫然写着5个字:矛盾调解室。据了解,这是合肥市庐阳区社会管理创新的一个亮点———综治进民企。

  在曹雁冰看来,企业也是社会的一分子,企业做好综治工作,既有利于自身的发展,也有利于社会的稳定。自企业开展综治工作以来,伟宏公司实现了无刑事案件、无重大治安案件、无重大安全责任事故、无职工集体越级上访、无职工违法犯罪。

  社区作为基础细胞,创新社会管理至关重要。池州市湖心路社区警务室民警王长友对着电脑一阵操作,池州市自发研制的“租信通”软件系统跃然屏幕之上。只见社区所有承租人的姓名全部显示了出来,年龄、籍贯、身份证号码、手机号码、承租房门牌号等一应俱全。打开“企讯通”,企业人员信息也是一目了然。

  记者看到,这些信息非常“新鲜”,“租信通”的最新信息是10分钟前更新的。对此,王长友一脸自豪地解释说,这些软件都免费发放给了房屋中介和企业,要求他们第一时间上传客户或员工信息,“通过创新管理,我们足不出户就能掌握辖区流动人口情况,能够第一时间开展入户检查,落地核实”。

  正当王长友向记者现场演示“租信通”功能时,他身旁的一名社区治安协管员的手机短信音响了,协管员半开玩笑地敬个礼说:“王警官,治安信息收到,立即传达。”原来,王长友打开了“联防通”,一个仅仅两三秒的操作,一则由分局刚刚上传的“昨晚发生盗窃案,提醒居民加强防范”治安通报,已经通过复制、粘贴、群发,发送到了辖区所有协管员的手机上。王长友笑着说,今年前10个月,湖心路社区刑事案件发案26起,治安案件53起,同比分别下降了9.8%和8.7%。

  继承与创新并举,安徽已全面启动“两个实有”工程,在省辖市城区落实实有房屋和实有人口双覆盖管理。坚持“以证管人、以房管人、以业管人”,建立流动人口综合服务管理信息系统,落实流动人口服务管理责任。铜陵市探索出了严重肇事肇祸精神病人“三位一体”的管控模式,综治部门将全市所有精神病人登记造册,对严重肇事肇祸精神病人,按照一名民警、一名综治协管员和一名社区工作人员“三位一体”的管控模式,采取市财政与相关区财政5∶5承担形式,实行有针对性的管控和救助,初步破解了严重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管理难题。

  安徽各地都把社会管理创新作为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的重要命题,进行求解。

  该省将合肥市、铜陵市和霍山县确定为社会管理创新试点市县后,合肥市随即启动了试点工作,以解决突出问题为突破口,围绕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稳定风险管理、社区服务管理等方面,全力推动社会管理创新,并将社会管理创新梳理、整合成23个“项目”,由市领导、相关部门亲任项目的责任主体,“承包”实施。

  安徽省要求各地在市、县两级设立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专门从事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调解工作。马鞍山市自去年底成立以来,截至今年8月31日,共受理此类调解申请544起,调解成功539起,调解成功率达99%,因交通事故损害赔偿引发的信访、投诉案件与上年同比大幅减少。铜陵市则成立了医疗纠纷、房屋拆迁、环境污染等12个专业调解中心。该中心成立以来,申请调解110例,达成调解协议的92例,累计协议赔付金额为531.9万元,大大缓解了医患冲突。

  社区矫正是一种全新的刑罚执行形式,可供“拿来”的做法不多,因此成了各地社会管理创新的一块“试验田”。作为安徽最早开展社区矫正的城市,淮北市从矫正衔接、矫正对象管理、考核奖惩、矫正教育、请示报告等12个方面对社区矫正工作进行了规范,率先探索实行矫正对象红、黄、绿“三色管理”模式。根据矫正对象接受矫正时间、现实表现及重新犯罪可能性大小不同,分别实施重点监管、正常监管、宽松监管,提高教育矫正的针对性。

  “各级法院在落实审前调查、法律文书传递、矫正对象移交接收等方面及时顺畅,民政部门及时为符合条件的矫正对象落实低保、救济等政策,劳动社保部门及时为矫正对象提供就业技术帮助,财政部门及时保障社区矫正工作经费,在源头上、关键环节上落实社区矫正措施,有力地促进了社区矫正各项工作的开展。”淮北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张峰介绍说。

  据统计,淮北市已建立安置帮教和社区矫正基地13个,公益劳动基地19个,就业基地19个,全年开展技能培训231人次,指导就业474人次,组织公益劳动329次。全市安置率达91.2%,无脱管漏管和重新违法犯罪现象。

  据安徽省司法厅基层处介绍,目前全省正在建立社区服刑人员实时动态管理信息系统和社区服刑人员信息库,以信息化手段实现跟踪管理和动态管控。

  【公正廉洁执法篇】

  柔性引导与严厉查处并举

  “廉政之风扑面而来。”这是10月31日,记者走进安庆市怀宁县人民检察院时最直观的感受。大厅正中央的屏幕上滚动播放着:身穿制服,立一身傲骨,执法勿忘公正;胸佩国徽,扬满室德馨,掌权常怀民生。而在该院过道和走廊里,也到处是警示名言。

  “在这里工作,你会不自觉地被这种"包围式"的廉政氛围所感染,坚定公正司法的信念。”怀宁县检察院检察长杜象平对此津津乐道,除了营造廉政氛围柔性引导外,他们还建立了诸如《县检察院领导干部廉洁从检规定》、《禁酒令》等刚性措施。

  为了让检察干警在8小时之外的“社交圈”、“生活圈”、“娱乐圈”处处充满“阳光”,怀宁县检察院不断创新监督机制,推出了“三员”监督举措,从纪检、政工等部门中挑选9名干警担任“兼职监督员”,聘请所有干警家属作为“家庭监督员”,从县纪委、公安、法院以及乡镇、居委会中聘请24人担任“义务监督员”,形成多方监督,使该院连续保持32年无一人违法违纪。

  “公正、廉洁、为民”,这是安庆市宜秀区杨桥法庭挂在墙上的庭训。这既是对法官职业的要求,也是人民群众对法官的期望。

  为了推动公正廉洁执法,杨桥法庭通过十分通俗的教育引导干警自己算“七账”保“四线”。即算好人生政治账,不要自毁前程;算好经济账,不要倾家荡产;算好名誉账,不要身败名裂;算好家庭账,不要妻离子散;算好亲情账,不要众亲蒙羞;算好自由账,不要深陷囹圄;算好健康账,不要心力交瘁。从而自觉做到工作干在最前线、名利勿争放后线、法纪守住警戒线、公私分明保底线。

  记者在采访中感受到,为实现公正廉洁执法,安徽政法机关勇于向自己“动刀”,这是过人之举。

  从今年5月起的一年内,安徽在全省政法机关开展了“集中查办司法不公背后的职务犯罪”专项活动,对2008年以来受理的政法干警涉嫌职务犯罪案件,深入排查线索,集中查办一批司法不公背后的政法干警贪污贿赂、渎职侵权等职务犯罪案件,以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司法不公不廉问题。截至今年上半年,全省已排查涉案线索206件,查处司法人员职务犯罪54人,专项行动取得初步成效。

  “执法不公不廉很容易惹民怨、激民愤、失民心,最终损害的是政法机关乃至党的形象。”安徽省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朱勇说,建立规范执法监督、评查体系不仅能提升政法机关的执法能力和执法水平,也是规避执法不公不廉的有效手段。

  据安徽省委政法委政治部介绍,到今年10月,全省各级政法部门基本完成了干警执法档案建设。省委政法委要求,档案中不仅要反映干警在执法活动中严格执法、热情服务等情况以及干警素质提升、各种奖励荣誉等内容,更要注重反映干警在执法活动中不规范、不文明、质量不高、效果不好和其他过错以及违纪违法被查处等情况。此外,省委政法委还探索建立了对政法部门巡视工作机制,要求各级党委政法委组织开展涉法涉诉信访积案等案件的评查活动等工作,形成立体、多层面“围剿”不公不廉浓厚的氛围。

  “近年来,安徽对政法干警徇私枉法、执法违法和办人情案、关系案、金钱案的查处约束力度可谓是空前的,汇集起来就是"从严治警一本书"。”朱勇说,从严治警只是一个方面,完善队伍建设才是公正廉洁执法的根本基石。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安庆市两级党委政法委为积极协助同级党委及其组织部门管理好政法队伍,探索建立的协管机制颇有新意。用安庆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王章来的话说:“它较好地处理了协管与主管的关系,促进了党委政法委对政法干部协管工作规范、有序运行。”

  记者看到,在安庆市委政法委与组织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强全市政法系统干部管理工作若干规定》中明确,政法部门县处级干部调配任免程序,从动议到推荐、考察、呈报,政法委全程参与;对政法部门每年度的班子和协管对象的考核,由同级党委政法委一名副书记担任考核组组长,以政法委为主组织考核,保持了协管干部工作的经常性和连续性。

  “近两年来,安庆市政法部门选拔调配了42名县(处)级干部,在动议阶段,所在单位党委(党组)在向组织部门沟通的同时均征求了市委政法委的意见;推荐考察阶段,组织部门和政法委共同进行,做到了名副其实的协管,调动了干部队伍的积极性,提高干警争先创优的积极性。”王章来说。

  一位政法部门的干警对记者感慨道,政法委协管政法部门干部由虚到实,意味着监督也由虚到实,加上执法质量考评、执法档案等制度的建立,为公正廉洁执法设置了一道牢不可破的防线。

  江淮大地深入扎实推进的三项重点工作,不仅深刻地改变了政法机关的行为和形象,更给人民群众带来了幸福与安康。

  (执笔人:贾京平孙春英李光明周斌)

  记者手记

  本报记者 周斌 李光明

  在深入安徽基层政法综治一线采访时,每到一个地方,记者总能发现令人惊喜之处:在很多地方还在为如何让各部门快速联动发挥“1+1>2”的功效而苦恼时,合肥已在全部乡镇建成了集综治办、司法所、信访办等12个部门合一的综治工作中心,全面实施五联工作机制;当很多地方还在为基层基础建设不扎实而担忧时,池州85%以上的村都建立了治安瞭望哨,实现了维稳综治组织由行政村向村民组的延伸;当很多地方把公正廉洁执法当作老生常谈而习惯时,安庆市怀宁县人民检察院却绞尽脑汁在内部营造廉洁氛围、在外部建立“三员”监督等多种监督途径,取得了32年无一人违法违纪的好成绩。

  记者在采访中感受到,推进三项重点工作只要肯动脑筋,结合实际,善于发现,以人为本,总能找到适合当地、适合本部门的切实举措。如安庆杨桥法庭提出“上门立案、上门调解、上门开庭”等十项便民承诺,就是结合当地外出务工人员较多等实际而提出的,深受当地百姓的欢迎;而池州湖心路社区的“小喇叭”喊话,更是以极微小的投入取得了有效改善治安的效果。

  图①为安徽省池州市牛头山镇姥山新村治安瞭望员吕军明正在写“瞭望播报”。

  图②为以社长贾京平(中)为组长的法制日报社赴皖采访组在安庆市宜秀区人民法院杨桥人民法庭采访。

  图③为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杏林街道综治工作中心。

  图④为安徽省池州市湖心路社区警务室民警王长友正向群众发布治安警情。

  王建军摄
(责任编辑:Newshoo)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