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最新要闻 > 世态万象

患者疑心脏病发排队六小时 被各种检查拖死(图)

来源:大河网
2010年11月11日08:21


  【事件】

  感觉胸闷、胸疼,怀疑自己患有心脏病,40岁的孟德营赶紧叫上妻子,到医院就诊,医生开了验血、彩超等几张检查单,说“检查后再说”。

  孟德营的妻子担心丈夫出现意外,询问医生能否先开点药服用,然后再做检查,医生告诉她,“检查后再说”。

  终于排到该做彩超了,却被告知“下班了,下午两点再来”,排队数小时之后,孟德营最终猝死在了彩超室门口。

  【调查】

  10日上午9时,记者来到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走廊内坐满了等待检查的人。记者粗略估计,一名患者从把单子递进去到拿到检查结果,大约需要40分钟。孟德营当天共做了3项检查,加上身体不适,花费数小时符合实际情况。

  昨日,记者还走访了郑州各大医院,有的地方一项妇检就要一两个小时,有的地方看个胃病耽误一上午都算顺利的。赶上高峰期,情况更不容乐观。

  【观点】

  看病排队,我们排了;药价高,我们忍了。可在排队的路上,有没有人把我们的生死病痛放在心上?问诊时医生能不能多看我们几眼,多问我们几句,把老祖宗留下的“望闻问切”几招都用上?

  有些检查是不是必须要做?有些药是不是必须要开?有些手术是不是必须要动?

  进了医院大门,病人就把身心、性命交在了医生手上,这种别无选择的信任,有时候却落在了地上。

  排队等查病 非得等到猝死才算完?

  记者 张定有/文图

  感觉胸闷、胸疼,怀疑自己患有心脏病,40岁的孟德营赶紧叫上妻子到医院就诊,医生开了验血、彩超等几张检查单,说“检查后再说”。终于排到该做彩超了,被告知“下班了,下午两点再来”,只好继续等的孟德营,最终猝死在了彩超室门口。家人质疑,医院如此应诊,不等于间接要人命吗?

  新闻事件

  排一上午队B超还没做男子已猝死

  40岁的孟德营是南阳市人,11月5日,在一家庆典公司打工的他,一大早就来到南阳市中心广场,和同事们一起布置一个户外活动的现场。

  上午8时30分,孟德营停下了手中的活,感觉胸闷、胸疼的他赶紧叫上妻子,就近到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孟德营的父亲和哥哥以前都出现过急性心肌梗死,他怀疑自己与他们一样,遗传了这种随时会要命的病。

  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与中心广场仅一路之隔,在挂了专家门诊号后,一位姓丁的医生接了诊,听完孟德营的叙述并进行检查后,丁医生给孟德营出具了“心前胸闷疼不适”的诊断,然后开具了验血、彩超等几张检查单,让孟德营去一一检查。

  孟德营的妻子担心丈夫出现意外,询问医生能否先开点药服用,然后再做检查,医生告诉她,“检查后再说”。

  拿着诊断书,身体已经明显不舒服的孟德营在妻子的陪同下,开始辗转于几个科室去做检查,一直持续到11时30分,好不容易轮到孟德营检查,却被告知“下班了,下午两点再来”。

  孟德营只好和妻子一起,坐在医院3楼的彩超室外面等候。下午1时许,孟德营的妻子起身下楼,到医院外面为丈夫买饭吃,下午2时30分,妻子接到电话,孟德营猝死在了医院彩超室的门口,手里还攥着上午医生开的检查单。

  几个小时后,医院为孟德营出具了“心脏猝死”的诊断结论。

  心脏病患者6小时内被一项项检查拖死

  “从不到上午9时被诊断为‘心前胸闷疼痛不适’,到下午2时,病人一直待在医院里,没有得到过任何一个医生甚至是护士的询问和诊治,一个专业的医疗机构如此草率对待病人,实在令人难以接受。”对于孟德营的猝死,家人认为医院处置欠妥,甚至认为医院有不作为的嫌疑,他们认为6个小时内如果及时用药,有足够的时间抢救一个心脏病患者,患者根本不会被一项项检查拖死。

  对于孟德营的猝死,院方却认为既没有治疗也没有用药,尚未进入真正的治疗程序,他们没有任何责任。

  家人多次讨要说法,院方最终作出让步,拿出3.5万元,作为对孟德营家人的人道主义补偿。11月8日上午,孟德营的遗体被家人火化。

  10日上午9时,记者来到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心电图、血常规等大部分检查项目都集中在一座楼上。彩超检查位于3楼,尽管医院共有3个彩超室,但门口的走廊内仍坐满了等待检查的人。一名男子见检查室的门打开,上前就问“来得晚的已检查,为啥还没有轮到我”,医护人员告诉他得排队,都是按单子递进去的顺序进行的。记者粗略估计了一下,一名患者从把单子递进去到拿到检查结果,大约需要40分钟。

  孟德营当天共做了3项检查,从逐一等待到拿到各项化验结果,再加上身体不适行动缓慢,花费3个小时符合实际情况。

  大家发言

  金超(医生) 检查是对症下药的依据

  引起病人胸闷胸疼的因素很多,除了急性心脏病外,胆囊炎也可能引起这种症状,所以对患者进行相应检查是必要的。

  目前医疗科技发达,利用各种仪器检查,大大提高了对疑难杂症的确诊率,有利于对症下药,提高治愈率。

  我是一名外科医生,患者出现皮外创伤时,确实不需要仪器检查,我就能正确处理,但如果伤及骨头或内脏,即便患者自述再详尽,不借助检查,我也不能妄下结论。

  我认为接诊医生在这个事件的处置中并无过错,如果没有确定病情而仓促下药,那才是真正的不负责任。

  王海锋(记者)

    创收是滥检查背后的动因

  现在到医院去看病,不做几项检查就给你开处方?想好事吧!老祖宗留下来的 “望闻问切”法宝,似乎过时了。看普通感冒,动辄花费几百元,其实药费并没有多少,都花在了验血、验尿等检查上。这就是患者热衷于去街头诊所而反感去大医院的原因之一。

  现在许多医院做宣传,总忘不了夸自己上千万元的医疗设备,它们可以辅助诊断是不假,但收费也不菲,是医院创收的一条途径。

  因为医院有赢利这个终极目的,被频繁检查所累的,孟德营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李继武(南阳市中心医院内科门诊主任)

    检查应只做最直接的

  接诊过程中如发现反应异常的病人,如急性心脏病病人,医生要凭借自己的经验察言观色,做出初诊。通常情况下,急性心脏病患者都可以通过医生的经验判断出来,然后只做最直接的检查——心电图,而不会要求患者再做其他常规检查。此外,医院应该为病人开通绿色通道,除了优先就诊,还要派医护人员全程陪同检查,以防检查过程中出现不测。待确诊后,医护人员应迅速联系相关专业科室,直接把病人送过去抢救。

  贾天涛(律师)

    没有过错但有过失

  在医院快6个小时,一丸药也没有吃,竟死在医院里了,死得有些亏。

  根据病人自述和专家的初步判断,医生应该向急性心脏病这方面考虑,同时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医生没有这样做,存在一定过失。按理说,医生让患者进行常规检查并没有错,只是错过了最佳抢救时间。法律和医疗规范都没这方面的明确规定,所以医生的过失有多大,只能依靠专业部门的鉴定了。

  “有啥别有病”,这句话有一定道理,生病花钱不说,费时、麻烦最令人闹心。

  排队挂号、跑上跑下交费、等待诊疗,真正面对医生的时间倒是没有多少。是什么原因造成了看病时间特别长?昨日,记者进行了调查。

  记者体验

  最普通的一项妇检就得俩小时

  昨日8时39分,记者走到河南省妇幼保健院一楼挂号处,许是周三的缘故,人不多,1分钟就挂号成功。

  拿着病历,记者来到二楼妇产科,门前已经坐满等待的人。10分钟后,听到广播通知,记者得以进入诊室。这家医院妇产科共设十多个诊室,各个诊室专家桌前,均围满了前来就诊的人。

  在诊室里又等待了约10分钟,记者得以坐到医生面前。“怎么不舒服?”医生问。简短对话1分钟,医生开出一张“常规妇科检查”的单子,让先去划价交钱。出妇科门诊室,不远有一个现金交款处,排了几个人,刷医保卡的收款处在一楼大厅。记者选择现金交款,花了6分钟。

  交款后,先从护士处领检查用具,再返回诊室,此时医生正在接待别的患者,约5分钟后,记者见缝插针提出已经交过钱,急做检查。

  检查后,医生让把取样样品送至四楼检验室。检验室04号窗口贴着一张宣传页,“急诊常规检验30分钟出结果,平诊常规检验1小时内出结果”。

  如此,记者体验的这项检查,接下来的程序是:等待检验结果,再返回二楼医生诊室,由医生根据检验结果开具处方单,再去划价、取药。

  按照此推理,记者需花费至少1个小时才能拿到药品。

  看个胃病耽误一上午都算顺利的

  昨日9时30分,另一路记者来到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一楼大厅的门诊挂号处、划价交费窗口均排起小“长龙”。

  记者来到4号窗口前排队,前方有15人。等待9分钟后,记者称看胃病,掏了6.5元,挂了个专家号。

  9时41分,记者来到二楼医学堂20号诊室。主治医生张继成屋内,已经有患者在排队等待。

  40分钟后,终于轮到记者。医生边号脉边询问记者一些作息习惯,然后说:“你的病只是普通的胃病,平时多休息。”就给开了处方。

  10时43分,记者拿着处方来到二楼的划价窗口交费。用了5分钟划价,取药时,已经有人在排队,取到药已是11时30分。

  据医院一名姓刘的医护人员介绍,医院每天9:00~11:00是排队挂号的高峰期。人最多时,队伍会一直排到门诊大厅门口。患者花20分钟挂上号是很常见的,如果先电话预约挂号,就能省去挂号排队时间。

[1] [2] [下一页]
(责任编辑:news1)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