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亚太新闻

汉鼎咨询创业板深度分析“珠海元盛”被否原因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0年11月11日19:36
  汉鼎咨询截至目前已经为12家被否企业提供了“二次上会咨询”,并且客户开始陆陆续续的二次上会成功过会,汉鼎凭借着丰富的IPO咨询经验,深度剖析近期创业板企业被否的原因。与您分享,并祝福所有企业都能顺利过会。如有分析不妥之处,请还与汉鼎咨询联系。

  公司主要服务产品包括成品采购执行、零部件采购执行、渠道销售执行、最终用户销售执行、国际分拨、国际采购、逆向物流、商业性再加工等。

  汉鼎咨询分析报告显示:原因1 实际控制人“缺失”风险

  本公司发行前,控股股东珠海亿盛持有公司56%的股份。虽然在2007年7月9日,胡可、张宣东、何波、徐景浩签署了《一致行动人协议》,明确“对于珠海元盛股东(大)会审议事项的表决,各方同意由珠海亿盛董事长按照一致行动后的意见行使表决权;对于珠海元盛董事会审议事项的表决,各方同意以珠海元盛董事身份按照一致行动后的意见行使表决权。”但是,这种形式的实际控制人“缺市”风险依然存在,将对公司创业时期的生产经营管理会造成较大不便。

  汉鼎咨询分析报告显示:原因2 销售利润率逐年上升,金融危机对其影响“有限”,疑为利润释放

  公司在2008年和2007年销售收入、利润及其盈利指标变化不明显,但是在2009年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收入竟然没有下降,反而增加近20%,销售利润率增加100%,而同期行业情况都是整体下滑,公司在管理分析中解释为报告期内受产品销售价格变动的影响,这种解释太过牵强。发审委认为其利润的操作痕迹太过明显,强行迎合发审财务指标,内部控制有效性风险过大。

  汉鼎咨询分析报告显示:原因3 关联交易频繁,股东疑为同业竞争

  发审委对于经营同一种业务及其相关产业的认定标准如下:

  (1) 与发行人主营业务相关或上下游相关业务;

  (2) 源自同一核心技术或同一原材料(资源)的业务;

  (3) 面向同类销售客户、同类业务原材料供应商的业务。

  公司上市前,为了达到发审委要求的相关指标,可能协同上游公司一起对财务数据和经营情况进行造假。上市后,如果遇到行业波动导致业绩不佳,企业又存在与上游公司一起做业绩的嫌疑。珠海元盛的五家股东中,接近半数都是其上游公司,且都与公司存在过关联交易,这是公司被否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经历多次股权转让后,珠海元盛仅剩珠海亿盛、新迪公司、元盛科技(香港)有限公司(下称香港元盛)、华烁科技和中山立顿五位法人股东,分别持有公司56%、13%、12%、10%、9%的股权。其中,合计占比股权19%的华烁科技和中山立顿为公司所处行业(印制电路板行业)的上游公司。2007、2008两年,华烁科技与珠海元盛发生的关联采购金额分别为0.05万元和1.15万元。2007年至2010年1-6月,中山立顺与珠海元盛,发生的关联采购金额分别为174.78万元、167.37万元、198.16万元和109.63 万元。

  汉鼎咨询分析报告显示:原因4 募投项目产能利用率不高,固定资产匹配性不足

  公司主打产品历年来的产能利用率都不高,低于90%,为公司的产能消化造成了不利影响。

  公司此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为多层挠性板及表面贴装扩产和精密刚挠结合板项目,扩产10万平方米,扩产率为40%,建设周期为12个月,而根据公司行业预测数据,年复增长率不到15%,为此产能消化为其被否主因。

  此外,公司募投项目固定资产匹配合理性存在极度不合理处,同样的单位产能耗用固定资产,募投项目是原有项目的两倍。这种不合理被怀疑为故意圈钱,凑拼募投项目。
(责任编辑:Newshoo)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