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陈丽平本报通讯员龙绍华黄建华
两年前汶川地震,成都军区某工兵团官兵在四川省汶川县映秀镇舍生忘死抢通“生命线”,与映秀人民同呼吸、共患难。“8·14”映秀特大泥石流灾害,该团官兵再次听令而动,冒雨奔赴两百多公里驰援映秀抢险救灾,将映秀从泥沙洪水中“捞”起。
英雄的团队孕育英雄的兵。8月22日,该团舟桥二连三班中士曹建华,冒着生命危险打捞水上漂浮物时,突遇山体滑坡,被卷着泥沙袭来的飞石砸中腰部身负重伤。
虽然没有付出生命的代价,但曹建华以一名普通战士对使命宗旨几近虔诚般的认知和践行,仍然叫人动容不已。四川省党政领导和各族群众纷纷前往医院看望,称赞他“不负人民养育恩、为了人民敢献身”,是时刻把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首位的楷模。
“越是紧要时,关爱人民越不能缺位”
了解曹建华的人都知道他很有孝心,每周“雷打不动”给父母打一次电话。平时语言不多的他,拿起电话却总有说不完的话。战友们说,仅此一点,好多人就做不到。
8月14日中午,正在野外驻训的曹建华用连长手机往家里打电话,从妻子口中得知母亲生病住进了医院。虽然妻子告诉她母亲的病情不重,但凭着对母亲的了解,曹建华心里很清楚,万不得已她绝对不会去住院。
看着他着急的样子,连长批假让他回家看望母亲。
孰料,8月17日晚,连队接到赴映秀执行抗洪抢险救灾任务的命令。曹建华含泪把假条放进柜子里,找到连长说:“连长,让我去吧。我是老兵,这些年参加过10多次重大任务,光抗洪抢险就有七八次了,处理突发情况我比别人有经验。”
连长被曹建华这番中肯的话打动了,同意了他的请求。
救灾期间,曹建华给母亲通过一次电话。电话中,曹建华满含愧疚地说:“妈妈,您生病期间我不能守在您床前尽孝,我知道你可能会伤心,但我还有3个月就到服役年限了,如果退伍,这将是我军旅生涯中最后一次执行重大任务了。如果在这时选择离开,我就是一名逃兵啊。您一直教育我要当个好兵,所以我只有暂时愧对您了。不过您放心,等我退伍回来,一定把欠您的都补上。”听着儿子深明大义的解释,母亲既担心又欣慰。
“战争时期,军人驰骋疆场保家卫国;和平年代,军人自当从百姓需要的点滴做起。越是紧要时,关爱人民越不能缺位。”从入伍那天起,曹建华就在日记里为履行使命这样定位。
>>下转第三版
(责任编辑:Newsho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