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综合 > 沈阳日报

中国技术,是什么缚住了你的手脚?

来源:沈阳日报
2010年11月21日08:54
  同样是平板电脑,为什么苹果的Ipad市价能达到4000元,而中国的品牌却只能卖到1500元?为什么明明有着广阔的市场空间,中国农民悉心培育的蔬菜新品种却迟迟无法带来利润和效益?为什么技术已经打破了国外企业的垄断,但在市场上却无所作为?

  在深圳举行的第十二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上,中国众多新技术、新产品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不过这些已经接近甚至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技术和产品很多却在产业化过程中遭遇困境。

  如何摆脱“山寨”盈利模式?

  如果不是看到机器背后的商标,每一个拿到创维新开发的MID平板电脑的人都会以为自己手中的是一台当下最流行的苹果Ipad。虽然其操作界面和苹果的平板电脑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但外型轻薄小巧、使用又非常务实方便的MID平板电脑还是赢得了很多观展人的青睐。

  然而,尽管有着很多相似点,但创维MID平板电脑的价格和利润却远远低于苹果的机器。创维移动通信技术有限公司的推广主管李卫星告诉记者,这款平板电脑的市场售价仅为1480元,这其中利润只有不到20%,再加上其使用的还是国外软件商提供的技术平台,导致他们无法像苹果电脑那样利用苹果开发的iTune平台,在提供软件、内容下载服务的同时持续地盈利,只能是卖一台机器,挣一台机器的钱。

  有技术无产业

  技术如何转化为利润?

  与技术水平相近的众多电子企业相比,河南春生种苗研究中心拥有独一无二的核心竞争力。在本届展会上,他们带来了一种名为“菊花宴”的不生虫蔬菜。这个新品种,形如绿菊,营养丰富,口感很好。不过,尽管签订了多项合作协议,但在履行的过程中却困难重重,进展缓慢。企业也始终没有形成规模效益。

  春生种苗研究中心董事长尚春生告诉记者,之所以没有形成规模,一方面是中国目前制种业市场十分混乱,怕大面积推广会让自己的知识产权流失;另一方面,是自己对市场规则和公司化运作很不熟悉,懂技术却不懂得怎么做生意。

  纵观整个展会,像河南春生这样开发出先进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还有很多。不过在开发出先进技术的同时,也成功实现了大规模产业化的企业却屈指可数。

  著名经济学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吴敬琏在本届展会上指出,“经过30年的发展,我们的技术创新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技术创新的产业化,可以说是步履维艰。有些技术夭折在摇篮里,有些新技术企业长不大。”这其中,既有体制机制的问题,也有企业自身的眼界和经营能力的问题。在突破了技术瓶颈之后,如何突破经营和管理的瓶颈,形成持续创新和盈利的能力已经成为摆在中国高新技术企业面前最紧迫的问题。(新华社专电)
(责任编辑:Newshoo)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