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中国企业赴美上市十五年盘点:三大行业领风骚

来源:新京报
2010年11月23日01:50
  延伸

  2010年,中国内地企业赴美IPO的公司中,无一例外为民营企业。但中国公司美国上市之肇端却始于大型国企。其中第一家在美上市的是迟至2006年底才与A股投资者见面的广深铁路。

  1996年,广深铁路在H股挂牌,一个月后,其ADR(美国存托凭证)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成为中国内地第一家在美国上市的企业。其时,此后广为投资者所知的搜狐、网易、新浪等海外创富神话的互联网公司尚在“襁褓”之中。

  互联网时代

  门户网站“三剑客”引领赴美上市热潮,网络股泡沫破灭后,中国赴美上市互联网企业演变为全新模式。

  在广深铁路之后,大型国企的港股+美股ADR的上市路径就如同如今的“A+H”一样流行。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中国人寿等在香港上市的同时,也悉数在美国发行ADR上市,至今共有14家采取类似方式上市的中国公司,而这些“港股+ADR”的公司,也无一例外是大国企,也无一例外均选在纽交所上市。

  1999年中国内地第一家民营企业侨兴环球在纳斯达克IPO,虽然其名气不显,但却拉开了中国内地公司在纳斯达克上市的序幕。

  及至2000年,互联网门户“三剑客”成为当年最火的赴美上市企业。新浪上市的同时,也创造了一种不同于红筹公司上市的模式,即利用境外公司与境内公司的合同约束来实现,而不是反向资产收购来实现上市。

  新浪率先上市成功之后,随后上市的不少互联网企业也采取了类似的方式上市,一时间,纳斯达克取代纽约证券交易所,互联网企业成为赴美上市中的明星。

  2001年发生了一件大事,对于美国的投资人影响深远。科技网络股泡沫的破裂让纳斯达克遭受重创,而中国内地网络股再次出现在纳斯达克已经是2003年,但这一次带来的是全新的互联网模式。

  携程成为其中的佼佼者,随后网络股爆发第二次赴美上市浪潮,携程、如家等新商业模式,盛大等游戏类公司纷纷上市。

  而网络股赴美上市已成为主流模式,中国互联网的领头企业几乎全部在美国上市,除上述公司外,搜索领域的百度,CDN领域的蓝汛、房地产垂直门户的搜房以及目前已递交申请的视频网站优酷与土豆等。

  新能源神话

  “首富”施正荣的无锡尚德太阳能动态估值曾超过百倍,在其引领下,中国新能源领域在美上市的公司超过15家。

  2006年,在无锡创业的施正荣成为全国瞩目的新闻人物。他被评选为当年的中国内地首富。此前几次的内地首富,都是那些在美国上市的网络新贵们。

  施正荣之所以能获得首富桂冠,原因亦类似。2005年底,无锡尚德太阳能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不过,他不是网络新贵,他做的是太阳能。投资者给他的待遇超过网络新贵。那一年,投资者给这家公司的动态估值超过百倍,可以说后无来者。

  在无锡尚德和“首富”施正荣的光环下,中国内地的大小企业,各级政府部门,都开始看好并进入光伏产业。

  最终国内A股的上市公司亦开始进入这一领域,如天威保变等企业亦涉足这一领域。在众多企业的进入,以及各级政府的推动下,光伏产业从受制于人到全面过剩,用了不到5年时间。

  尚德成功之后,光伏产业企业赴美上市络绎不绝,资质好的企业IPO,而资质不好的企业只好借壳进入OTC市场,等待转板进入纳斯达克。

  后来者中,为人所熟知的有天合能源、中国英利等,这一行业大大小小的在美上市的公司超过15家。

  但迅速的产能过剩也造成了投资者不再看好这一行业,百倍市盈率的时光也一去不返,后来上市的新能源企业,发行市盈率在10倍以下的也有出现。

  以光伏产业为代表的新能源迅速繁荣,但却没有互联网持久。在纽交所和纳斯达克市场上,中国互联网企业至今仍受到美国投资人的青睐。

  教育股发力

  俞敏洪的新东方一上市就受到热捧,截至今年10月底,赴美上市的教育培训以及相关公司已达11家。

  2006年,俞敏洪所处的位置与施正荣类似。五个月完成上市的教育培训机构新东方成为第二家登陆纽约证券交易所的民营企业。

  在路演的过程中,俞敏洪曾反复强调新东方并不是与百度一样的高增长公司,但投资者的热情让他意识到,一开始11-13美元的定价区间是不是太低了?最终新东方定价在15美元,而上市首日以22.1美元开盘。

  中国投资者也许很难理解美国投资人对于这类培训机构的热情。不过,这并不是唯一的盛宴。

  与施正荣的光环刺激一个行业略有不同的是,教育培训这个市场本来就算是一个成熟行业,只不过新东方刺激了他们的上市冲动。

  4年后,教育培训机构的上市再次爆发。学大教育、安博教育、学而思三家机构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继新东方之后,中国各种类型的培训机构代表齐集纽交所。

  这类教育机构在美推介自己的方式十分切合美国投资人的胃口:一个异域国度的奇特国情将推动行业发展。安博教育在招股书中提到:大量的独生子女促成了众所周知的"小皇帝"现象,推动了对儿童教育的强劲需求。这意味着,中国家庭将把很大一部分可支配收入用于投资独生子女的未来,让他们在竞争中获得成功。

  基于这种原因,海外投资者虽然看到了中国学生数量下降的趋势,但他们认为这一市场的消费支出仍将上升。

  而到2010年10月底,赴美上市的教育培训以及相关公司的数量已达11家,但其余公司不论在市值上,还是在估值上,都不如4家在纽交所IPO的企业来得成功。

  本报记者 吴敏
(责任编辑:郭扬)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