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曾迫德日货币大幅升值 谁有资格定义“汇率操纵”
本报特约主笔 孙力舟
近来,美国国内不断有人声称中国是“汇率操纵国”。那么,操纵汇率是怎么一回事,什么行为是“操纵”?其判断标准为何?谁有资格来当这个裁判?
声称中国低估人民币汇率
11月19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洪磊就美国国会“美中经济与安全评估委员会”发表2010年度涉华报告回答记者提问。洪磊表示:“这份报告罔顾事实,充满冷战思维和政治偏见。我们奉劝这个所谓的委员会停止干涉中国内政,多做有利于中美互信与合作的事。”那么,这个委员会是怎么回事呢?
美国当地时间11月17日(北京时间11月18日),美国国会下属的“美中经济与安全评估委员会”(U.S.-China Economic and Security Review Committee,缩写为USCC,一译为“美中经济与安全审查委员会”)发布了《USCC向美国国会提交的2010年年度报告》。该报告认为,中国通过低估人民币汇率、对国内企业倾斜性支持等政策,维持出口导向型经济。人民币币值持续被低估,这损害了美国国内生产商的利益。该报告还称,自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中国对美贸易顺差累计为1.76万亿美元,人民币币值被中国政府压低20%至40%,这是造成中美贸易长期不平衡的重要因素之一。报告要求美国财政部将中国正式列为“汇率操纵国”。
报告不代表美政府立场
据USCC官方网站介绍,该委员会成立于2000年10月30日,其职责是“调查、监督美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双边贸易与经济关系对美国国家安全的影响,向美国国会提交年度报告,并在有必要时向国会提供采取立法与行政措施的建议”。
USCC由12名成员组成,由参议院多数党领袖、参议院少数党领袖、众议院议长和众议院少数党领袖各提名3人。这些成员有熟悉国际经济事务与美中关系的专家队伍支持,他们大多曾在中国大陆或台湾工作生活过。USCC每年在参议院举行多次向公众开放的听证会。今年举行的听证会涉及台海两岸关系、中国持有美国债券、中国的军用和民用航空能力、中国的绿色能源与环境政策等。
作为专门研究美中关系的机构,USCC的报告对影响美国政府决策、塑造美国舆论都产生很大影响。但是,报告中的观点,从严格意义上讲,并不代表美国政府的立场,报告中的政策建议,也不能自然地成为美国政府的对华政策。它还要经过国会中的两党、各种利益集团的博弈,以及白宫与国会之间角力,才能走完程序。
评判标准不利制造业大国
所谓“汇率操纵”,是一个国际金融术语,是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各国大多改行浮动汇率制度后逐步产生的概念。在二战结束后的20多年中,国际金融领域实行的布雷顿森林体系是固定美元与黄金的比价,各国以固定汇率与美元挂钩。因此,当时不存在汇率操纵的概念。
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1976年修改、1978年生效的《国际货币基金协定》第四条“关于外汇安排的义务”中出现了“汇率操纵”的说法。该条第一节第三款规定“避免操纵汇率或国际货币制度,以防止阻碍国际收支的有效调整或取得对其他成员国不公平的竞争优势”。
2007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规定,如果成员国的汇率安排阻碍了国际收支的有效调整或取得对其他成员国不公平的竞争优势,就被认定是“操纵汇率”。
具体来说,只要IMF认定以下两点:1.该成员国的目的是保证其汇率的根本错位(以贬值方法);2.保证汇率错位的目的是净出口的增加,该成员国就是在谋取对其他成员国的不公平竞争优势,就被认为是“操纵汇率”。“大量和长期的经常项目赤字或盈余”被看作操纵汇率的标志。
但不少学者认为,某个国家主要由贸易不平衡导致的经常项目大幅度不平衡的产生,往往有着复杂的社会经济原因,很难将其看作操纵汇率的标志。然而由于美国在IMF中的强势地位,这一标准被该组织接受,它不利于存在贸易顺差的制造业大国,例如20世纪80年代的日本和当代的中国。
此外,IMF并未给出判定是否存在汇率操纵的具体的、可执行的解释,这使得汇率操纵容易成为美国凭空指责别国的话语工具。
IMF才有权判定汇率操纵
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国际收支状况恶化。1971年12月,美国与其他发达国家签订了史密斯协议,将美元一次性贬值7.89%,并强行要求其他国家的货币对美元升值2.76%~7.6%。20世纪80年代后,美国公开干涉西德与日本的货币政策,强行要求马克、日元大幅升值。西德与日本最终向美国让步。
2007年,IMF规定,评价成员国是否操纵汇率是IMF的职责,该组织的评价将依据所有可得证据,包括与有关成员国的协商而做出。可见,只有IMF才有权判定任何一个成员国是否操纵汇率。
但是,美国在IMF拥有17%的投票权,IMF通过的决议要求85%投票权的赞成,美国实际上拥有一票否决权。
一些观察人士指出,美国评判其他国家是否操纵汇率是越俎代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