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外国人称中国房子质量堪忧 居民住高楼担忧安全

来源:青年参考
2010年11月23日17:25

  建筑质量堪忧 中国的房子真能保值吗

  作者 Peter Foster

  译者 黄义务

  上海高楼的大火令我胆战心惊,就在不久前,我不情愿地搬进了北京一座30层的高楼,一想到我所住的房子也有可能被大火吞噬,别提多恐惧了。可以想见,中国的安全标准问题将再次遭到诟病。

  在中国,新兴城市的高楼大厦刺激了对原材料的需求。大兴土木及对钢铁、水泥和其他全球初级商品的无穷需求已引起诸多讨论。

  中国政府最近出台措施,似乎是要阻止房价上涨,但在通胀节节攀升的情况下,仍引发不少疑问:中国的“房地产热”是否能持续?万一泡沫破裂,新一批中国投机者会遭遇什么?

  我之所以说“新一批”,是因为数字显示,去年越来越多的中国人通过抵押贷款,购买第二套、甚至第三套房子。这与中国之前的“房地产热”大不一样,此前主要是由富人刺激的,他们手上有闲钱需要投资。

  但我想说的是,现在人人当做“财富储存手段”而投入资金的房子,其实许多都是质量糟糕透顶的。它们能否储存财富是个大问题。

  近几周,我对在北京的朋友所住的房子做了一些调查,发现这些房子几乎无一例外质量都很差。惟一不同的是建于上世纪70年代的“外交公寓”,虽然外观难看,但至少牢固持久。

  我现在住的房子面积198平方米,虽然建成才6年,但已经开始出现问题了。我们住在这里才18个月,楼内的过道已经两次关闭修缮,因为地基下沉导致墙面出现裂缝。奇怪的是,这栋楼居然被认为是北京最好的楼房之一。在我搬进去之前,不知有多少人(都是住户,不是开发商的朋友)谈及这座楼“建筑质量很棒”,比其他楼房好很多。

  诚然,从建筑的角度讲,北京一定是世界上气候最恶劣的地方之一,冬天冷,而夏天热。大多数中国人买的是房子70年的产权,人们不禁要问,70年过后会怎样?

  这些地方要么修缮一新,要么推倒重建,经济学家说,这对中国的投资驱动型经济大有好处。但如此一来,免不了会造成环境的破坏和资源的浪费。

  (英国《每日电讯》报)

(责任编辑:曾安能)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