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综合 > 法制日报

走进“高门槛”的专利侵权纠纷

来源:法制日报
2010年11月24日07:51
  三位作者在案例的典型性、知识的系统性、对现实的指导性上,是下足了功夫的。透过这些典型的现实案例及其深入的分析点评,使我们对专利侵权的认识由感性入理性、由典型及全面,从而系统化、有针对性地指导我们的相关法律实践活动

  司贺秋

  法律实践的土壤作用

  律师著书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一方面,在社会需求的推动下,律师职业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最初的专事或者是更多地从事诉讼业务,到今天的非诉业务高度发达,律师围绕法律所展开的从业领域不断拓宽;另一方面,在法律教育和法律职业资格制度的推动下,律师队伍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随着越来越多的科班出身的法学学士、法学(律)硕士、法学博士甚至是法学教师、教授走入律所,律师队伍整体的专业化水准、职业化素质不断提升。在我看来,这两方面共同提升了律师团体以丰富实践为基础的学术化水平,律师著书越来越多就是这一发展进程的重要表现之一。

  直观来看,律师的优势在实务,从事学术研究大概是法学教授和其他法学研究机构里专职研究人员的长项。但法律是一门高度经验化的科学,法律实践的土壤之于法学学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近水楼台先得月”,在获取、体察法律经验方面,律师具有先天优势,其对经验的提炼和升华也就容易得多。北京市惠诚律师事务所新近推出的案例研究类专著《专利侵权纠纷典型案例评析》,就很好地验证了笔者前面所述。

  类型化的研究方法

  中国的知识产权问题备受国际关注,美国、欧盟等时常就此问题对中国说三道四,其中专利侵权又是焦点中的焦点。据统计,2008年全国地方法院全年共新收知识产权民事一审案件24406件,其中新收专利案件4074件;2009年全国地方法院共新收和审结知识产权民事一审案件30626件和30509件,其中,新收专利案件4422件,审结涉外知识产权民事一审案件1361件;今年上半年全国地方法院新收知识产权民事一审案件11827件,其中专利案件2582件,同比上升24.37%。随着知识产权纠纷案件日益增多,如何对其进行研究是我们亟待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类型化是研究许多问题的重要方法。在众多的专利侵权纠纷案件中,分门别类并在每一门类中找出典型加以深入分析,对于我们全面认识专利侵权进而减少无意识的侵权行为、正确地进行有意识的维权行为是大有裨益的。惠诚所知识产权部杨帅峰、雷志刚、王新发三名律师,以自己的法律实务经验为基础,从众多最为常见、最受关注的专利侵权纠纷中,选取27个具有典型意义的案例,并将其分别归入“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解释”、“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的侵权判定”、“外观设计专利的侵权判定”、“专利侵权抗辩及无效宣告策略”、“专利被侵权后的法律救济”五个专题进行深入评析,纲举目张、评析透彻,读后使人对不同类型的专利侵权纠纷了然于胸,整体和细节“全不在话下”了。

  对案例的条分缕析

  在众多的法律部门中,知识产权法被公认为“门槛最高”,是法律门类中的“硬骨头”。目前,在我国考取专利代理人资格的一个必备要求,就是要具备理工

  科教育背景。而在知识产权法中,专利法又是最让人头疼的,尤其是对于文科出身的学生而言,这一点笔者深有感触。由于是从人们最容易接受的鲜活案例入手,结合法律理论和法律规定,对相关法律问题进行条理化、通俗化解析,层层剥茧、渐入核心,大大降低了人们对专利领域的生涩感,使人在阅读案例的过程中产生“了解个究竟”的想法后,能够顺理成章地在随后的评析中“明白个究竟”,这是该书给笔者的最大感受。

  该书在前言中引用国务院原副总理吴仪女士的话:广大企业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自主知识产权,并在相关权益受到侵害时,能够主动起来维护自己的权利。如前所述,利益驱动下的专利侵权行为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屡见不鲜,因此了解专利侵权和维权的相关知识无论如何都是必要的,从生动鲜活的案例开始,不失为一条好途径,大学里所流行的“案例教学法”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通读《专利侵权纠纷典型案例评析》,你会发现,三位作者在案例的典型性、知识的系统性、对现实的指导性上,是下足了功夫的。透过这些典型的现实案例及其深入的分析点评,使我们对专利侵权的认识由感性入理性、由典型及全面,从而系统化、有针对性地指导我们的相关法律实践活动。来源法制网——法制日报)
(责任编辑:Newshoo)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