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综合 > 沈阳日报

苏家屯区推出“十大举措”优化发展环境

来源:沈阳日报
2010年12月01日02:15
  环境是竞争力,是生产力。今年年初以来,苏家屯区委、区政府坚持环境优先战略,以“软环境更硬,硬环境更优”为目标,把创造最佳的发展环境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9月25日市优化发展环境工作会议后,苏家屯区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迅速行动,周密组织,对全区环境建设进行再部署、再加压。

  苏家屯区委书记邓福林提出“真认识”、“真落实”、“真查处”,“一切为了发展转,一切要为发展让路,只设路标,不设路障”的优化发展环境工作要求,该区随即成立由区纪委牵头的区优化发展环境领导小组,负责优化发展环境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查处等。

  此项工作开展以来,该区工作作风得到明显转变,服务效能得到明显提升,经济发展环境得到明显优化。今年1至10月份,该区对全区75个部门和440个基层科所队、窗口单位开展了“即时评议”活动,梳理出群众建议286条,下发整改反馈单286件,整改率97%,群众满意率99%。今年9月下旬,全市基层站所经济交流会在苏家屯区召开,该区独创的“即时评议”经验做法在全市进行推广。截至目前,该区共受理群众咨询、求助、投诉、举报等各类诉求1878件,办结1852件,办结率98.6%。

  软环境是比硬环境更为重要的核心竞争力,深谙此道的苏家屯区以“软环境更硬,硬环境更优”为目标,重磅出台了优化发展环境十大举措,努力打造便民高效的服务环境,重诺诚信的信用环境,透明优惠的政策环境,公正廉明的法制环境,生态和谐的人文环境,力争实现全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新跨越。

  “正其名”优化服务环境,审批、执法程序高效科学

  一、理顺行政审批,提高办事效率。该区按照“审批职能集中、审批事项集中、审批人员集中”的原则,完善进驻行政审批中心工作。理顺内设审批机构,将审批职能、审批事项和审批人员全部集中到内设行政审批机构,并按照“应进必进”的原则进入区行政审批服务中心,为服务对象提供顺畅、便捷的“一条龙”服务,有效解决项目审批“两头办理”、“体外循环”的问题。对全区审批项目进行集中清理,将重心放在规范审批项目的构成要素上,在项目名称、设定依据、所需要件、工作流程、办理时限、收费标准等方面统一设置审批项目。实行审批封闭办理,对各部门派驻的审批窗口严格执行“一个窗口受理、一个科室审核、一个领导签批、一个公章办结”的封闭审批流程。规范行政审批行为,对涉及2个以上部门审批的事项,实行信息资源共享,实行“一窗集中受理,一表统一登记,部门并行办理,依次审批办结,分别发放证照”的并联审批程序,减少审批环节,缩短审批时限,提高办事效率。

  二、规范执纪执法,树立廉明形象。建立行政机关人员进入企业检查备案制度。除依据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和专项整治(高危行业、环境保护、食品药品或被举报)对企业进行的检查外,原则上不得进行其他检查,若因工作需要或特殊情况需临时增加检查内容或项目的,行政执法部门原则上应提前三日报政府法制办、区纪委执法监察室备案后,方可执行。规范对企业的经济检查,各职能部门按各自行业的法律、法规依法、依规、依章进行检查,所有检查不得干扰企业合法的生产经营活动。各执纪执法部门对企业和个体经营者检查出的轻微违法违规问题,实行“首错免罚”制度,坚持教育为主、处罚为辅的原则,采取批评教育、限期整改等措施进行督促纠正。不得使用非法收费、处罚票据或擅自设立收费项目、扩大收费范围、提高收费标准,或乱施处罚权。各行政主管部门不得向下属单位及其工作人员下达罚没指标。所有处罚必须严格实行票款分离制度,罚没收入执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引其行”提升人文环境,人变、环境变、风尚变

  三、加大投入力度,完善基础设施。实施交通基础设施改造,包括增建交通信号灯,增设多组视频监控探头,完善标志标线、泊车线、增设护栏等。实施供电服务设施改造,更新电力设备,科学规划供电线路,加大对窃电行为的处罚力度,对重点企业及特殊需要的客户建立服务档案,提供提前告知停电等相关事项。实施道路设施改造,完成佟白线、沈苏线、金钱松路、沙柳路改建工程,配合做好三环、四环征地拆迁工程。对部分村屯的主干道、新建道路及城区内小区安装路灯,加强夜间照明。实施绿化设施改造,对城区的主要道路、弃管小区、物业小区和单位庭院实施增绿、补绿建设,增加绿色面积,提升绿化效果。加大安全生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在安全生产重点区域设立警示牌,在社区内设置安全生产宣传板等,提高民众对应急救援知识的了解及安全防范意识。

  四、重拳出击整治,规范社会秩序。通过媒体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市民交通安全意识,广泛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教育,使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变“被动守法”为“主动不违法”,杜绝横穿马路,人车混行现象。出租车公司加大公司内部管理,交通部门加大路检和处罚力度,严厉查处出租车强行拼客、拒载、索要高价等违章违规行为。交警部门集中警力,重点对车辆乱停乱放、随意掉头、不遵守信号灯等扰乱交通秩序违法行为进行整治,并与行政执法、劳动等部门配合整治小商小贩摆摊设点占道、劳务市场聚集路口阻碍交通等违章行为。实行24小时执勤,严厉打击黑车营运、超员超速、酒后驾驶、疲劳驾驶等严重违法行为,强化对大货车夜间进城、超载超速、乱鸣喇叭的整治。加大对非法经营行为的打击力度,严厉查处“脏、乱、差”的无照黑加工点,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实行重点企业、重点工程联系制度,对重点企业、重点工程实行“定点联系”,对扰乱企业秩序,致使工作、生产、营业等不能正常进行的违法犯罪分子,依法打击处理。

  “导其为”锻造信用环境,人人争创城区新形象

  五、治理城乡卫生,改善市容村貌。倡导文明、守法施工,要求施工单位在主要施工、生活区域显著位置增设宣传牌、标语和条幅,围绕全区的发展规划和发展成果、结合企业自身文化进行区域环境整体化宣传。加大施工区域安全防护设施,以高边坡作业、交叉作业等为重点,加强临空、临水、高边坡的安全防护工作,并悬挂各类安全生产警示、提示、标志牌,同时在施工区域的主要交通道路定时洒水降尘。严格控制夜间施工许可证办理,加大夜间巡查处罚力度,公开举报电话,接到噪声扰民电话及时处理。发挥村民自治和乡规民约的作用,农村街道办事处要求各村制订并落实卫生清扫制度,组织农民做好自家环境及公共区域的清洁卫生,发动群众平整村路,整理沟渠,清除垃圾和“白色”污染,美化村容村貌。

  六、畅通举报渠道,广泛倾听民意。完善“三中心、一平台”建设,积极发挥信访举报中心、行政效能投诉中心、市民投诉中心和苏家屯区政风行风热线的作用,采取“公开电话、开通网络、设立监测点、聘请监督员”等方式拓宽投诉举报渠道。各单位、各部门设立投诉举报电话。利用苏家屯区政风行风热线、苏家屯区廉政网等网络投诉平台,采取直办、转办、督办等方式快速处理群众反映问题。在全区50家企业设立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监测点,实施定向监测,定期组织企业家座谈会,建立企业反映问题“直通车”制度,委派监察员进驻企业,帮助协调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建立有奖举报、重点查处、通报反馈等工作制度,做到快受理、快查处、快反馈,确保受理投诉举报有机构、有职责、有人员、有制度、有结果。

  “扬正气”透明政策环境,整饬工作作风,为企业解忧解难

  七、抓实作风建设,弘扬清风正气。紧紧围绕“治庸提能、治懒增效、治散正气”这一核心,下力气整治“庸、懒、散”和“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的不良风气。针对明察暗访和自查自纠中发现的个别单位窗口工作人员服务作风差、态度生硬,个别工作人员存在迟到早退、上班玩游戏、上网聊天、看电视等问题,在全区开展干部作风专项整治活动,重点开展好“五个一”活动,即:组织一次下访调研、开展一场集中讨论、解决一批突出问题、健全一套管理制度、优化一组工作流程。努力把整治工作成果转化为抢抓发展机遇、保持发展激情、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的实际行动,进一步形成高标准、严要求、快节奏的良好风气和干事业、抓落实、促发展的良好氛围。

  八、建立长效机制,打造高效服务。按照为民、务实、廉洁、高效的要求,促进企业又好又快发展,实行现场办公制度,由区级领导和相关部门定期深入项目建设第一线现场办公,及时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遇到的难题,办好群众急需解决的难事、实事,切实做到问题在一线解决,矛盾在一线化解,服务在一线体现。为促进项目尽快落地投产,实施重大项目代办制度,对区重点项目由区服务局负责提供全程代办服务。区优化办负责对项目代办情况进行全程跟踪监督,督促办理。同时大力加强对优化发展环境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的研究,认真抓好有关制度的修订和完善,积极推行和切实落实服务承诺制、岗位责任制、首问负责制、一次告知制、限时办结制、工作岗位AB角制、绩效考核制、责任追究制、干部职工挂牌上岗制等项规章制度,形成事事有章可循,人人依章办事的良好局面。

  “垂其范”清廉法制环境,为经济发展提供支撑

  九、创新评议方式,监控政风行风。进一步创新评议方式,综合运用即时评议、网络评议、“面对面”评议、综合评议等多种评议方式。通过即时评议使机关工作人员直接接受服务对象的评议,将评议触角延伸到基层站所及其工作人员,增强评议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充分利用苏家屯政风行风热线,开通网上评议,扩大参评群众的覆盖面;通过“面对面”的评议,让部门领导直面服务对象,直面存在问题,以面对面方式,接受服务对象的质询和评议;通过综合评议,对全区各单位、各部门政风行风状况进行综合分析,查找不足,建立长效机制。注重评议结果的运用,将评议结果在全区通报,并在新闻媒体上公布。通过服务对象评议服务者、企业和群众评议干部、基层评议机关等多种评议方式,形成立体评议模式。

  十、开展督促检查,强化责任追究。加大督促检查力度,认真按照《苏家屯区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考评办法》,加强对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落实情况的督导检查,督促各单位、各部门认真履行职责,整改存在问题。充分发挥社会各界和新闻媒体的监督作用,采取对重点部门开展明察暗访等方式,建立区、街、社区三级监督员网络,在全区聘请三级监督员640名,加大明察暗访的力度,重点查处滥用手中权力,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利用职务和工作之便,向企业和群众吃、拿、卡、要和以权谋私等突出问题。加大问责力度,坚决查处破坏发展环境的案件,为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提供坚强保障。

  本报记者 李欣 特约记者 王帅、田吉龙
(责任编辑:Newshoo)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