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户在田里收莴笋 |
一家收购棒棒莴笋的农户正在给莴笋削皮 |
|
菜农:莴笋大丰收,却以最低8分钱/斤的价格贱卖
菜贩:运输难,蔬菜易烂在路上,价格再低不敢拉
措施:补贴运菜大车、加强农超对接、启动储备库
彭州蔬菜因运输难滞销,即日起来运蔬菜的大卡车可获60元钱运输补贴
昨日上午,彭州市濛阳镇双林村的标准化示范菜地里,已经成熟的莴笋绿油油一片,长势喜人。看着成片丰收的莴笋,当地蔬菜合作社负责人曹良建却一点也高兴不起来。由于运输困难,当地已经成熟的万亩莴笋、芹菜等蔬菜滞销。部分菜农的莴笋甚至低至8分钱/斤,也无人来运。
针对当前莴笋丰收运不出的困难,彭州市采取加强农超对接、20吨以上运菜车补贴、启动耐储蔬菜气调储备库等方式,要打一场蔬菜促销战。
A 困境
莴笋丰收运不走菜农菜贩都犯愁
“丰收,是丰收了。”昨日下午4点许,彭州濛阳镇双林村二组菜农颜终久坐在自家承包地的田坎上,埋头抽着闷烟。
他面前的菜地里,10多名村民正收割地里已经成熟了半个月的莴笋。
放眼望去,眼前是一大片绿叶。作为示范基地,当地采用标准化种植方式培育的莴笋,枝叶茂盛。采摘出的莴笋一根根甩净泥巴、成捆地放在路边,等待运到批发市场卖个好价钱。但也有不少莴笋过了收购时间,长出长长的菜苔,没了卖相,直接被收购者弃在地里。
“没有车拉不出去,菜就卖不起价。丰收了又怎么样?”摊开长满厚茧的双手,颜终久说,自己求了很久,菜商罗师傅照顾关系才来收他的菜。上午商讨了半天,最终以8分钱一斤的价格,收购了5亩地中所有的莴笋。
而就在1个月前,莴笋的价格还在8毛钱/斤左右。“当时觉得还会涨,就没有收,哪知道现在跌成这样。”颜终久后悔不已。
卖了这些莴笋能赚多少钱?颜终久扳着手指算了一笔账,以平均亩产莴笋8000斤计,现在一亩莴笋卖价不到700元。今年以来,尿素一吨涨了400元、复合肥一吨涨了600元、乙胺一吨涨了1000元……一亩地的种菜成本,就在七八百元。
“这样下来,卖莴笋的钱和投入本钱差不多,可我们老两口忙了大半年的工钱,还没算在里面啊。”望着满载莴笋的卡车,渐渐驶离菜地,颜终久说心里不是滋味。
而对于菜贩罗立君来说,以如此低的价格收菜,也不是他愿意看到的。11月正是彭州这个西部最大菜篮子的产菜旺季,往年的这个时候,罗立君和兄弟们都会开着货车将彭州的优质蔬菜,销往华北、西北等地的大城市,赚个满盆满钵。可现在罗立君心里打起了退堂鼓。
“拉其他的东西可以等,但菜不能等。”罗立君说,运力严重不足,而蔬菜稍微等上两天,就会变质坏在路上。由于运输问题,贩菜的老板亏了不少钱。“这样价格再低,也不敢收了,不然白跑。”
B 应对
运菜大车补贴60元开启蔬菜储备库
如何破解成千上万吨莴笋滞销带来的困局?昨日下午2点,由成都市农委、彭州市政府组织的紧急产销对接会,在彭州濛阳镇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举行。
来自成都市农贸协会、人人乐、家乐福等大型超市的相关负责人,与各个蔬菜合作社坐在一起,共同商讨解决蔬菜运输难题。“上个月还在开抑制物价的会,现在又变成愁销路了。”面对莴笋、芹菜等蔬菜销售难问题,彭州市农发局局长张强感慨变化太迅猛。
张强说,考虑到运输困难给司机造成的压力,彭州市蔬菜协会定于从即日起的十天内,凡到彭州运输蔬菜的20吨以上大卡车,都将给予60元钱运输补贴。同时彭州还将加大与相关部门的协调,保障彭州市内蔬菜运输畅通。
与此同时,彭州农业部门还将再次展开蔬菜营销协会、大型商场与彭州各个蔬菜种植合作社的对接工作,请大的销售商走进来,了解彭州的优质蔬菜,提高成都销量。而昨日下午,多个彭州蔬菜直销店正式在成都营业,成都市民在家门口就能买到产地直销绿色蔬菜。
张强还介绍说,彭州市内的多个耐储蔬菜气调储备库也正式开启,对不能及时运出的蔬菜进行收购、储存。同时鼓励彭州市多个蔬菜加工企业,加大蔬菜深加工力度。
“政府部门加大了宏观调控,想尽各种办法,稳定菜价,保护菜农的权益。”张强说,通过这一系列措施,以及伴随运输难逐步缓解,莴笋销售难问题将得以解决。
□相关新闻:
成都市农委:蔬菜储备可供全市吃7天
“当前因运输造成的暂时性销售困难,不光在彭州出现。”昨日下午,成都市农委相关工作人员告诉华西都市报记者,成都市农委已召开专题研讨会,分析如何加快蔬菜产业发展、保障市场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等问题。
成都市农委决定,将进一步稳定成都蔬菜种植面积,推进规模化蔬菜基地建设,确保成都全市蔬菜种植面积稳定在240万亩以上,城郊保障性常年基本菜地30万亩以上。
与此同时,成都还将健全蔬菜应急机制,完善蔬菜储备制度。该工作人员介绍,相关部门将在成都划定2万亩应急叶菜类蔬菜储备基地,并在3个大型区域性农产品批发市场建立3万吨耐储蔬菜气调储备库,确保全市居民7天蔬菜消费量的动态储备。
农业部门还将继续推进农超对接工作,搭建起直接对接平台,推动专合组织的品牌蔬菜直接进超市、进农贸市场、进社区和进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大型宾馆酒店,构建以蔬菜为主的“菜篮子”产品的直营直销体系。(华西都市报 记者余行 摄影陈羽啸)
============================================================================
农田:丰收却贱卖?——一棵菜的历险记
生长阶段——种菜成本更高,菜农赚不到钱,各项成本已占毛收入的一半以上
行走阶段——运输赚取点滴辛苦钱,在流通过程中消耗的成本,甚至超过了蔬菜本身收购价
上市阶段——各项管理费用才是大头,农民不能直接进城卖菜,因为他们得交税交费
意外事件——非市场因素也是一大主因,蔬菜价格已不单纯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详细]
城里:市民从“偷菜”到“种菜”,菜篮子越拎越沉?
应对高房价不说,现在连新鲜的蔬菜都吃不起了。在各种农副产品一轮轮 “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涨价潮后,10月份CPI最终创下25个月来新高——4.4%。10月份本是多种农产品的收获时节,但全国蔬菜价格却同比上涨31%,水果价格上涨17.7%。[详细]
物价维稳,政府的限价令有效?
如果政府政策重点仅侧重临时性的价格管制,给民众一种不切实际的价格迅速回落预期,政府政策的公信力将受到损害。面对长期性的物价总水平上涨,人为抑制价格上行会干扰价格机制的有效作用,扭曲价格信号,模糊决策当局对实际经济态势的判断,延误必要的产业转型和制度变革。
保护消费者利益靠的是市场竞争,而不是政府。[详细]
“低工资、低福利、低物价”和价格频繁管制的恶性循环?
价格干预市场路线图:
政府频繁地用行政手段干预市场和物价
|
市场的风险无限扩大
|
不确定因素增加
|
企业对人才、对市场的稳定预期被打破
|
人力资本价格始终无法得到有效提高
中国目前的通胀是输入型与结构型通胀,这两种通胀的特点都会增加企业的成本,相应冲减利润,企业为了保持合理的利润水平,会以提价方式把通胀压力向市场释放。但是物价一旦受控制,企业利润被迫减少,甚至陷入亏损,这样更不可能扩大再生产,赚取更多利润,给工人提高福利了。于是被迫长期走向“低工资、低福利、低物价”和价格频繁管制的恶性循环。[为什么不从“物价控”走向“工资福利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