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网北京12月5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从本月1号起到10号,财政部对部分中央金融企业负责人2009年的薪酬、及对此的监督管理情况展开专项调查,目前进程刚刚过半。
此次调查对象包括国家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等几十家中央金融企业,检查范围涵盖企业党委、纪委、董事长、总经理、行长等几乎所有的相关负责人。
央企高管的薪酬和福利同样也是公众关注的话题,《新闻纵横》值班编辑昨晚随机采访了几位热心听众,我们来看看他们怎么看待目前国企老总们的薪酬:
“原来薪酬是怎么定的,谁来定的?第二个问题是如何来评价拿薪水的人他的所作所为能对得起他能拿到的薪酬,这两个问题如果定了我认为都不是问题。”
“我觉得央企老总的收入更加透明一些和阳光一些,对社会分配,公平上面是有好处的。”
“这些央企的老总既享受着行政级别的待遇又拿着市场化的年薪,对我们这种普通老百姓是不是很不公平啊。”
“这些国企老总在职的时候是承担很大风险和社会责任的,所以说他们的工资比正常的职工高一些我觉得也是可以接受的,但是不应该有一个特别大的收入的差距,这样不仅会造成大家心理上的不平衡也会让人觉得分配上是不公的。”
公众的担心并不是随意猜测,今年初,国家审计署在中国人寿查出一份新华人寿给包括前总裁孙兵在内的47名高管购买的补充养老险保单。按照保单,其中前总裁孙兵退休后每个月可以领取9万2千8百元,如果按照80岁身故测算,一共可领取约2665万元。这也是迄今为止史上最高的国企退休老总的养老金。
这份审计结果在全社会引起轩然大波。此外,动辄出现的几百至上千万的央企高管“天价薪酬”也频频引起公众的质疑。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教授丁大建昨晚接受《新闻纵横》专访时表示,央企高管们市场和行政的双重身份,使目前央企老总们的薪水格外引发关注。
丁大建:当初的制度设计是希望央企和国企都是企业,高级的经理人员都是市场化的,但是真正要市场化我们实际过去又是干部,双重身份,这个检查本身就是一个行政性质。
那么,央企高管们的究竟应该挣多少钱?财经评论员杨禹认为,按照惯例,与普通员工差距10到20倍的薪酬属于合理的范围,再多就算天价薪酬了:
杨禹:在央企改制的过程当中我们一直在强调央企要逐步摆脱行政的特性,逐步增加市场的特性,在这个过程当中保持央企最高一层的高管和最基本的职工之间相差十倍左右年薪的差距是有关方面在2002年就作出的规定,当时规定不得超过12倍。所以在目前情况之下,如果高管的年薪比基本职工的平均年薪达到10倍左右是比较正常的,因为这当中他们之间还在企业内部有相当多的管理层级,为那样多的管理层级留下形成梯次的空间。
另一方面我们的央企正在逐步走向国际化,国际上这些重要的企业基本上高管的年薪比他普通职工的平均水平保持在20倍左右,所以说应该还有空间,为什么社会各界对央企高管一直在用天价年薪这样来说呢?是在我们实际生活当中确实还有一部分央企的高管的年税达到了职工年薪的上百倍,这个情况在地方的国企里面更突出,这种情况应该说非常不合理,需要得到及时的遏制。
那么如何规范央企高管们的天价高薪?杨禹表示,要用以下三根线牵住这支薪酬的风筝,才能把约束和激励统一起来:
杨禹:对那些天价年薪来说就像是放到天上的风筝,而且那根线也没有足够的约束机制,为了加强对风筝的控制,第一个基本年薪要跟普通年薪每年度的变化挂钩,因为在我们很多央企里面,高管年薪的变动跟基本职工平均水平的年度变动并没有直接挂起钩来,甚至出现了逆向的异动,这样容易造成双方的矛盾,
另一方面是绩效工资要和他基本的一年度的经营业绩挂钩,应该是一个最基本的规律但是在我们很多企业并没有实行这样的做法,当然这样的做法也要避免他的副作用,就是让高管在某一个年度里面过分追求业绩以便使自己的工资得到提升。
第三个方面长期激励,这三根线共同构成了对风筝的控制。
(责任编辑:赵志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