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车上书”旧地如今已是大杂院 古祠之殇 |
道光年间的“谏草亭”被翻盖的房屋“包裹”,只露出亭子顶 |
“公车上书”旧地如今已是大杂院 古祠之殇
坐落在西城区宣武门外大街达智桥胡同12号的杨椒山祠(松筠庵)距今已有500年历史。
它曾是明代著名思想家杨继盛的故居,也是“公车上书”前,康有为与1300多名举人聚会的地点。
1984年被列为北京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它,如今住着六七十户人家,成了大杂院,文物古迹受损严重。
近日,记者走进杨椒山祠,探访残存的历史古迹。
现状500年祠堂变胡同菜店
从达智桥胡同东口向西走,记者竟两次让这处明代故居从眼皮下“遗漏”。它那青灰色、巴掌大小的“杨椒山祠(松筠庵)”字样,显然没有周边“××串吧”、“××超市”显眼。
祠堂门槛上坐着一位正在卖菜的大姐,门里门外摆放着各种蔬菜。
通往后殿的青砖路已被红砖和水泥砌的墙堵死,院内仅一米宽的过道两侧加盖了厨房或煤棚。“这院子可有年头了,好几百年了。”看记者对祠堂好奇,大姐主动说了一句。
康有为办公室被“瓜分”
走进祠堂,映入眼帘的便是一座座简易板房,它们之间的距离只能容得下一人行走。整个祠堂的半空被“错综复杂”的电线和晾衣绳罩着,像是一张巨大的蜘蛛网。
住在这里的老人回忆,刚解放那会儿,杨椒山祠里还有假山、花园,正门有石刻匾额,正堂内有塑像,还有道光年间在祠堂西南角建的“谏草亭”。
而今,亭子和连接亭子与主屋的长廊已被改建成住房。“谏草亭”也只露出一个亭子顶。
亭子不远处有两间木房子,据说它们是当年维新变法时康有为、梁启超使用的办公室。是“公车上书”前康有为与1300多名举人聚会的地方。
如今,两间木房子早已被分成了数间小房子,只留下约1米宽的过道。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