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小酱油作坊秘方曝光:回收头发造酱油

来源:中国广播网
2010年12月18日10:47
  中广网北京12月18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现在,酱油高端市场在被几个大品牌占据,不少小加工厂转而争夺低端市场。在山东青岛,一些小的加工厂为了降低成本,就对酱油采取了"特殊"的加工方式,并由此衍生出一条完备的"产业链",详细情况连线山东台记者单亮。

  主持人:首先给我们介绍一下这些小作坊、小工厂造酱油的秘方到底是什么呢?

  记者:我们都知道正规厂家生产酱油都是用豆类发酵而成的,整个生产过程差不多需要6个月的时间。而很多小厂为了省事、省力、省钱,根本没有发酵的工艺,甚至连锅炉都没有,整个加工的过程就是往酱色当中兑盐和兑水。我们都知道酱油当中含有氨基酸,正规厂家都是通过发酵生产出来的植物氨基酸,这种氨基酸对人体是没有害处的,而个别没有发酵工艺的小工厂会用业态的氨基酸氮,它主要是通过人类的头发和动物的毛发提炼出来的,用这种物质也可以做酱油,但是出来的危害要大很多,成本要比发酵出来低很多。而在这背后也衍生出来比较完备的产业链,比如有人专门在理发店或者是某些特定场所来收购毛发,把收购来的毛发再进行相关的加工,把加工出来的业态氨基酸氮再出售到酱油的小生产作坊,最终生产出来酱油,可以说整个产业链是比较完备的。

  主持人:回收头发来造酱油,这以前也听说过,并且在其他地方可能也曾被严格的管制过,为什么还会出现死灰复燃的情况呢?

  记者:出现这种情况主要在于查处难度比较大。我们了解到首先这些生产作坊和销售网点大多是处在偏僻的城乡结合部,销售的产品主要是销售到农村集镇以及城乡结合部区域,这给查处和打击带来比较大的难度。另外这些生产者大多是独门独户,在村子里紧闭大门,除非接到举报进行定点打击,否则你很难做到在拉网当中很难做到有效的清除。因此如果彻底清除的话需要两方同时发力,首先工商质监部门应该做到守土有责,不能作壁上观,要从源头抓起,监管要分头的来进行监管,一旦发现蛛丝马迹一定要顺藤摸瓜把这个制假窝点全部端下去。而消费者也不能贪图便宜,对于没有明确产地和注册商标的疑似酱油,不但要拒绝购买,而且还应当积极举报,只有这样的话才能够把整个的酱油市场还有消费品的市场做到真正的放心。
(责任编辑:肖尧)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