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限购令”传闻激发了消费者突击购车的热情。2011年的中国车市将何去何从? |
来源:国际先驱导报
广州车展遭逢“限购令”
国内几乎所有大城市,交通拥堵都很严重,如果这些城市也仿效北京的做法,限制汽车增长,对国内车市将会产生巨大影响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张毅、邓亚君发自北京 “哦,迈腾啊,都没货了。”
“都没了?什么时候能有货?”
“一个多月吧,最快了,而且是全款。”
“那有什么颜色的呢?”
“银色的,白色的。”
“我们想要黑色的!”
“哦,黑色的比较紧张,那要多等几天。”
“那内饰什么的呢……”
“唉,有车就不错了,现在特别紧俏。”
……
这是12月11日上午,发生在北京南二环边上一家4S店内的对话。对话者之一陈建(化名)告诉记者,他一大早就兴冲冲地来到这家店想买一汽大众的迈腾1.8T,刚到店门口,就被成群的人给吓了一跳。他没想到买车的人会这么多。4S店里面,每一款车边都站满了人,要想进入驾驶座上感受一下,只能排队等候。导购接待他时显得漫不经心,他们的对话还经常被其他顾客的询问打断。
近日,北京寒流袭来,却挡不住蜂拥而来的购车者的热情。不过,热情百倍的购车者却让业内人士开始担心:车市是不是增长得太快了?汽车增长太快,带来了能源、环保、拥堵等等方面的压力,也给将于12月21日开始的广州车展蒙上了一层阴影:2011,中国车市将何去何从,方向突然不明。
一呼百应限车令
陈建说,他想赶在年底之前买车,是因为听说北京明年要出台限制购车的政策。4S店的导购告诉他,现在买车的人这么多,也是因为这个原因。
实际上,北京治理交通拥堵方案即将出台的消息传闻已久,这一方案的内容除了将对部分拥堵重点路段进行单双号限行外,还对购车者进行了更高要求的限制,以防止机动车过快增长。由于限制购车的说法四处流传,出现了大面积的恐慌性购车,不少车型脱销。预计今年全年北京新增车辆将超过80万辆,而此前,北京市每年新增汽车超过50万辆。
12月12日晚9时许,北京市治理交通拥堵综合措施终于正式对外公布,并于13日开始征求民意。措施虽然没有明确提出“限购令”,也没有具体细则出台,但是的确首次提出了将“抑制小车过快增长”。
“限购令”依然像一只没有掉下来的靴子,出于担心,购车者的热情也并未消退。12月14日去京丰车管所帮朋友验车上牌的张先生告诉记者,早上六点半,天还蒙蒙亮,他们就到了车管所,本以为会是头一份,现场看到的场景却着实让他吃了一惊——前面已经排了200多辆车,后面仍有新车源源不断地赶来。在他们达到10分钟后,通往车管所的一个路口已经被新车堵得水泄不通。陪伴车主办理手续的一家现代4S店工作人员介绍,仅仅他们一家店,就带了72位车主过来上牌照。
原来一个多小时就办完的手续,张先生花了五六个小时,到他离开时,车管所前面的道路两侧依然排满了新车,队伍延伸到四五百米之外。那家4S店的工作人员介绍,自从限制购车的说法开始出现,车管所就开始如此“盛况”,现在每天至少会有1000多辆车前来上牌。而此前,车管所能容纳100多辆车的停车场足以装下前来上牌的新车。
近年来,由于汽车增速加快,北京市在奥运结束后实行的每周少开一天车的效果,已经被新增车辆所抵消。交通拥堵严重,空气污染加剧,北京作为国内汽车保有量最高的大都市,汽车保有量超过460万辆,已经车多为患。
北京每年的汽车销量占全国汽车销量的比例并不大,即使北京限制购车,每年也不过减少几十万辆汽车销量,以中国今年1700万辆以上的市场规模,减少的几十万辆车很容易在其他二三线市场补回来,对国内车市的影响应该不会太大。
汽车生产厂商担心的是,北京是首都,是全国车市的风向标。北京车市销量下降,将带有极大的示范效应,会像病毒一样,迅速蔓延到其他城市。如今国内几乎所有大城市,包括一些二线城市,普遍交通拥堵严重。如果这些城市也仿效北京的做法,限制汽车购买,那对国内车市的影响就太大了。
事实上,影响已经出现:在北京市就治理拥堵措施征求民意时,有消息说,江苏、浙江、四川等省市多个地方政府也在酝酿出台“限车令”。
让人担心的增长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最新统计显示,今年前11个月国产汽车产销双双超过1600万辆,预计全年汽车产销将超过1800万辆,稳居全球第一大汽车生产国和最大的新车销售市场。
有分析认为,如果明年中国汽车产销增长10%多一点,就可以实现两千万辆的目标。
在国内汽车产销高歌猛进、迅速跨入汽车社会之时,汽车带来的负面影响也随之暴露无疑。能源压力、环保压力,愈演愈烈的交通拥堵,人们担心的不是车市低迷,而是担心汽车是不是增长得太快了。
中国的许多城市当初规划时,是以公共交通辅以自行车来设计的,道路布局和设施严重不适应汽车社会。当我们的汽车社会这么快到来时,大部分城市的道路和设施都无法跟上汽车的增速。
现在,北京这样的城市开始想办法限制汽车的保有量,这对明年的车市来讲,不啻是一个阴影。
而如同中国的股市一样,中国的车市也是政策市。去年和今年国内汽车销量之所以增长得这么快,与国家推出的一系列鼓励政策有很大关系。这些鼓励政策如车购税减征、汽车下乡补贴、以旧换新补贴,据说明年将全部取消,仅仅保留节能汽车补贴一项政策。2009年1.6L以下车购税减半征收,极大地拉动了小排量汽车的销售,带动了整个车市的复苏。2010年虽然车购税只减征四分之一,但由于购买小排量汽车的消费者对价格非常敏感,尽管减征幅度不大仍有很大的促销作用。
有分析认为,这些优惠政策的取消,也将对国内车市产生相当程度的负面影响。
转换战场
明年的车市将何去何从?即将开展的广州车展,成为观察明年车市的一个风向标。
记得2008年的广州车展,适逢全球金融危机肆虐之时,到会的汽车厂家代表一片愁云惨雾,对来年的车市忧心忡忡。
2009年的广州车展,参展的汽车厂家和经销商,一个个笑逐颜开,喜形于色,好像从人间换到了天上。在国家一系列拉动汽车消费政策的推动下,2009年国内车市强劲增长,汽车产销一举突破千万辆大关,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生产国和新车消费市场。
2010年中国的汽车市场延续了上年升势,继续快速增长,全年销量铁定超过1700万辆,而这是美国历史上最高的年度销量。不过,从优惠政策的退出到限购限行政策的出台,再加上今年四季度的提前购买,今年的车展,汽车厂商和经销商难言乐观。
好在种种不利影响并非无解。事实上,中国汽车市场发展潜力依然巨大。
根据公安部交管局发布的统计,截止2010年三季度末,中国汽车保有量只有7000万辆,低于日本的7500万辆和美国的2.85亿辆。中国千人汽车保有量只有52辆,还不到全世界千人128辆平均水平的一半。
但是由于中国独有的城乡二元结构,7000万辆汽车集中在大城市和东部沿海地区,分布很不均匀。于是就出现了一些地方车满为患,一些地方汽车很少的局面。一些超大城市千人汽车保有量已经达到几百辆,一些中西部和二三线城市的千人保有量却只有十几辆,发展潜力十分巨大。
随着交通拥堵的日益加剧,国内一些大城市必定要对汽车限购限行,也必然影响到汽车销量。许多厂商已经未雨绸缪,积极在二三线城市建立销售机构。前不久,长安福特同一天在全国开业了40家汽车4S点,集中在中西部地区。除少数几家位于省会城市,其他都在一些地级市。转换“战场”,将是汽车厂商保持车市持续稳定发展的必由之路。
链接:我国私人轿车快速增长
私人轿车保有量 同比增长
2007年 1522万辆 32.5%
2008年 1947万辆 28.0%
2009年 2605万辆 33.8%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