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张维本报通讯员范金龙
记者今天从天津市河北区警方获悉,经过近5个月的缜密侦查,自今年以来发生的70余起冒充警察敲诈系列案被成功破获,犯罪团伙全部15名成员落网,涉案金额60余万元。
被害者均为老年男性
天津公安河北分局介绍,冒充警察身份实施敲诈的案件近一年来在天津各区屡有发生。受侵害的人都是五六十岁的老年男性,他们在购买了“黄盘”离开后一会儿,就会被手持“工作证”的两三名“便衣警察”带走,然后“便衣警察”以拘留、劳教相威胁,逼迫被害人自己主动提出私了的请求,最终骗取钱财。每次敲诈金额从几百到几万元不等,手段如出一辙。
由于被害人由于购买“黄盘”在先而羞于启齿,系列案件中还存在大量未到公安机关报案的隐案。
“公事公办”架不住“私了”
河北分局成立了由巡(特)警支队为骨干,刑侦支队等多部门配合的专案组,全力侦破此系列案件。
据犯罪嫌疑人交代,他们之间有细致分工:年龄稍大一点的当“队长”,在车下指挥:其余的则负责“盯梢、开车、抓捕”,各司其职。
只要路边卖光盘的人一出现,这伙人便“正式上班”:不远不近地跟着那些购买光盘离开的人,一直跟到他们认为适合“抓捕”的位置,然后将其带到停在不远处的车上,表明自己的“警察身份”后,便开始查阅“被捕者”身份证,问询工作单位,然后“公事公办”地作口供记录。
在被害人完全相信这伙人是真警察,考虑如何脱身之际,自称“队长”的人就会很“宽容”地问一下:“公了还是私了?”经过假警察的一吓二诈三处理,被害人往往会主动就范要求私了。
利用被害者花钱遮羞心理
专案组成员于涛告诉《法制日报》记者:“这伙人非常懂得被害者心理:花钱遮羞远比被搞得身败名裂好得多。正是利用了被害人的这种心理,这伙人才屡屡得手。”
“这是个"无本万利"的行当,而且,那些被害者迫于自身的劣迹,几乎都是自咽苦果。”专案组成员郭洁说,这伙人从2009年便有所行动,但前来报案的被害者却寥寥无几,这助长了假警察的气焰,也使得这个犯罪团伙在很长时间内避开了警方的打击。
老教师半月被骗半生积蓄
据称,为保证财源滚滚,假警察从不会去惊动那些卖“黄盘”的人。从跟踪到“抓捕”,都秘密进行。作案频频得手后,犯罪团伙的胃口越来越大了。
据犯罪嫌疑人李某交代,今年5月,李某伙同刘某、张某某等人实施了一起诈骗,当场说定两万元“了事”。李某跟随被害人回家拿钱,其他人员在外面等候。见被害人家境殷实且胆小怕事,在之后的半个月内,犯罪团伙的其他几名成员单独或结伙先后5次来到被害人家中,再次实施敲诈勒索,将被害人半生的积蓄6.8万元敲诈一空。当警方找到事主核实案件情况时,这名60多岁的老教师战战兢兢,以为又是“警察”来要钱了。
本报天津12月22日电来源法制网——法制日报)
(责任编辑:Newsho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