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综合 > 沈阳日报

(上接A1版,支农五载结硕果)

来源:沈阳日报
2010年12月31日03:20
  为改善农业生产基础条件,提高农业应对自然灾害能力,“十一五”期间共投入资金7.5亿元,完成了沙河、柳河、白塔堡河等河道整治维修工程,团结大闸护坡等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大排干整治工程,蒲河浑蒲灌区干渠衬砌等灌溉工程,八一、石佛寺水库等节水改造工程,祝家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等水土保持工程和排水站维修、改造等治涝工程。其中,2010年修建万亩桥107座。

  提升农产品质量

  加工企业不断壮大

  从2008年开始财政投入资金,支持对蔬菜、畜产品、水果及水产品进行质量检测,到2010年监管范围覆盖沈阳大型批发市场、重点农贸市场和38家大型超市。同时,财政对健全农药、鱼药、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等重要农业投入品质量监管制度给予扶持。特别是2008年,把扶持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作为市政府为城乡群众所办实事之一,取得了显著成效。“十一五”期间,财政支持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共投入资金8600万元。

  “十一五”期间,实施了针对农产品加工企业的补助政策,规定对一年内三县一市新增固定资产1000万元以上、四郊区新增固定资产2000万元以上的农产品加工企业按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对固定资产投资给予补助。五年,对新建的180个农产品加工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给予了贴息补助,累计投入补助资金2.8亿元,有效地发挥了财政资金的导向和杠杆作用。同时对获得中国驰名商标称号的农产品加工企业给予一次性奖励,引导和鼓励企业进行品牌保护。

  支农投入逐年增加

  农民人均收入翻番

  “十一五”期间,为加快沈阳农业现代化步伐,切实促进农民增收,市财政局对农业投入逐年加大,“十一五”时期累计对农业投入47.5亿元,比“十五”期间增加18.5亿元,增长64%。沈阳农民人均收入由“十五”末期的5050元增长到“十一五”末期的10005元,几乎翻了一番,农民的腰包越来越鼓,农民富裕安康的梦想变成了现实。

  加大支农投入的同时,市财政还重视科技对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的巨大作用,“十一五”期间加大了农机具补贴扶持力度,沈阳农机总动力达295万千瓦,综合农业机械化水平达到74%,农业装备水平进一步提高。支持深化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组建了25个农技推广区域站和24个乡级农技推广站,进一步增强了为农民提供农业科技服务的能力。支持林业果树科学研究院、果树技术推广站、水利科学研究所等事业单位进行科学技术研究和推广。为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量,“十一五”期间共投入资金5022万元。

  市财政局还认真落实各项惠农补贴,保证了粮食生产安全。“十一五”期间,累计落实各项惠农补贴资金6.4亿元,其中良种补贴3.5亿元、农机具购置补贴2.9亿元,及时足额落实各项惠农补贴,切实保障了农民的利益,调动了农民种田的积极性,稳定了粮食产量。

  本报记者 孙明鑫
(责任编辑:Newshoo)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