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调试水的艺术品基金
做艺术品基金最大的难度不在发布,而是在于对艺术家和作品的推广。要针对购买的作品以及画家本人,策划一系列的展览、座谈会,甚至请国外的美术评论家写评论
《望东方周刊》记者刘耿、米艾尼 | 上海、北京报道
与引起媒体关注、动辄拍出亿元高价的拍卖会相比,艺术品基金这种新型的投资模式正在北京、上海等城市慢慢生长。
从2007年民生银行发放第一期艺术品基金开始,25%的高收益率就让基金在艺术品领域的试水获得了初步认可。
“这是一种纯粹的投资理财模式,在中国出现的时间还不长,”江苏省工艺美术馆艺术专家委员会委员王东伟对《望东方周刊》说,“现在我们面临通胀压力,什么东西最稳定,不会缩水?我认为是艺术品。”
长江商学院教授、“梅摩”艺术品指数共同出版人梅建平,曾经仔细计算过艺术品投资的收益率,他认为,当下艺术品投资的回报比一般股票好,跟房地产差不多。
因通货膨胀而生的艺术品基金
研究艺术品基金的历史,王东伟发现,艺术品基金在国外出现的环境,与我国的现状有相似之处。
上世纪60年代,英国有个公益性质的铁路养老基金会。当时英国全国面临严重的货币贬值,这个基金会咨询了佳士得拍卖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认为购买艺术品可以抵御通货膨胀,于是就买了一大批欧美艺术品。
“在经济形势恢复平稳后,他们获得了百分之几百的回报。”王东伟说,这是欧美艺术基金产生的雏形,“我们现在面临的通胀压力,与当时英国的情况类似。这也是艺术品基金在中国诞生的重要契机。”
第一个抓住这个市场机遇的,是上海泰瑞艺术基金。
“过去我们是投资公司,2008年底开始讨论业务转型。2008年是一个契机,中国经济到了一个临界点,基本上也到了文化发展的临界点。”泰瑞艺术基金运营总监王凯对本刊记者说。
当时摆在他们面前的选择有三个:艺术品银行、艺术品租赁、艺术品基金。
“最后我们选择了艺术品基金,原因是2008年的金融危机。各个资产都要在金融危机中抄底,比起房地产和证券,艺术品资产是被严重低估的,而艺术品银行和艺术品租赁都需要吸收大量藏品,当时很多公司都在缩减开支,如果我们过于扩张,是逆势而动。”
相较而言,艺术品基金只需要投资人。“投资者都能看出金融危机是个机会,所以在这样的市场背景下,找合适的投资人不难。”
2009年,泰瑞艺术基金以有限合伙的形式发起成立了第一只艺术品私募基金:红珊瑚一期,共吸引了17名投资者,筹集到资金1000万元。今年7月,红珊瑚二期又正式成立。两只基金共筹集资金2500万元,
这两个基金如今都尚在封闭期,无法看到最终收益率,但王凯预测不低于15%。
如果说上海泰瑞艺术基金是赶上了金融危机的大船,2010年7月开业的北京德美艺嘉,就是坐上了通货膨胀的顺风车。
德美艺嘉的总经理董艺是做投资银行出身,她认为艺术品投资是基金中的“空白地带”。
“在中国,艺术品和基金嫁接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因为艺术品的专业门槛比股票还高,真正懂的人也很少,这使得很多对艺术品有投资需求的人望而却步。”
她认为,以前大多数人购买艺术品是为收藏,不以投资为目的,只依赖于个人偏好;现在人们越来越意识到艺术品是投资和抵抗通货膨胀的良好手段, 基金的特点就可以很好地嫁接到艺术品身上---聚集大额资金分散风险,专业的鉴定团队,丰富的投资经验。
“中国出现了这样的富人群体,他们有足够的财力,所以艺术品基金才有发展空间。”董艺说。
“另外,艺术品相对于股票投资回报率会高一些。艺术品有一个股票不具有的特性,就是稀缺性,又比黄金更稳定,具有稳定的市场价值。”董艺表示。
王东伟介绍,按照国外的规律,家庭资产的最佳配置是,不动产占30%、教育基金占10 %、艺术品投资20% 。“我们现在还没达到这个水平,所以空间非常大。”
信托和私募是艺术品投资双驾马车
2007年民生银行发布了艺术基金1号产品,2年封闭期以后,25%的高收益率让很多人意识到,艺术品投资的时代到来了。
“民生银行1号产品购买的85新潮以后中国当代画家的油画和雕塑,是依靠银行信托来发的,收益率超出了民生银行的预期,这给艺术品基金的发展开了个很好的头。”王东伟介绍。
董艺记得,在那之前,民生银行也曾小规模发放过一个封闭期为6个月的艺术品基金,但那不是专门的艺术品基金,其中还有股票等,“按照艺术品基金的操作模式看,这个封闭期太短了,所以当时真正购买基金中艺术品部分的投资人并不多。”
这也许是民生银行的一次实验,而后来发布的“1号产品”证明了他们的判断是正确的。
“银行没有懂艺术的人,所以他们要找中央美院或者中央美术馆的教授和知名的美术评论家来组成专家委员会,决定投资方向和额度,判断艺术品的真假。最后由银行自己的金融部门组成执行委员会来操盘和发布。”
王东伟说,在整个过程中,投资人是不介入银行艺术品基金的具体运作的。
董艺则介绍说,银行其实是他们这样的专业艺术基金的合作方。
“银行主营业务是存贷,他们无法完成增值服务,所以银行发布的是一个理财产品。他们大多数都有一个‘次级’,也就是说,银行要找一家专业机构来打理这个理财产品。比如一家银行发起一个亿的艺术品基金,需要先找一个专业机构出三四千万,即所谓的‘次级’,其余份额发成‘优先’。而整个基金的管理职责是由次级来承担的,如果基金亏损了,需要先亏损‘次级’的资金份额。”
董艺说,现在大部分国有银行发布的艺术基金都如此操作。
艺术品基金另一个运作方式是“私募”,也就是王凯和董艺他们正在运作的艺术品私募基金。
“当我们看到一个作品,首先会让风险控制委员会的专家讨论,这些专家都是外聘的,来自各个艺术品领域,由他们判断是否有购买价值,采取‘一票否决制’,只要有一位专家认为作品可能有假,那就不用讨论了。”
董艺介绍,如果在风险控制委员会通过了,基金经理要形成完整的报告,包括藏品价格、市场预测等等,交给投资委员会审议,投资委员会的外部委员要超过三分之一,他们也是相关艺术领域的专家,这个环节中,委员三分之二以上通过, 就可以决定最后的购买。
“我们的资金都放在银行托管,银行会通过我们的投资报告打款给艺术家,然后我们的后台部门负责搬运、保管、展览、宣传等等。”
董艺认为,做艺术品基金最大的难度不在发布,而是在于对艺术家和作品的推广。“一个基金公司要有议价能力,我们通常从画家或者藏家手中用低价买到作品,他们肯卖给我们,原因是我们能够让他的作品升值。”
当代艺术复苏的推手
无论是民生银行还是艺术品基金,关注的艺术门类都非常一致,即现在显得有些冷门的当代艺术。
2009年,“红珊瑚1号”以470万元的价格拍入了著名画家王沂东的油画作品《美丽乡村》。同年秋拍,又以123万元购入刘溢的《中国女仆》。
董艺他们最近发布的艺术基金,选择的也是中国当代主流画家,包括 18位油画家和7位国画家,其中除了吴冠中、陈逸飞已经去世,其他都在世。
董艺说,选择当代艺术原因有二,一是目前中国艺术品市场总体比较混乱,尤其是在艺术品鉴定领域,没有统一规范,所以如果购买古代文物,买到赝品的风险非常大。
“另外,当代艺术品正处于价值被严重低估的阶段。艺术品市场和股票市场都有‘风水轮转’的特点,当代艺术品已经开始复苏,过两三年应该会更好。”
王凯他们购买藏品的渠道比较多元,有的来自拍卖会,有的来自画廊和藏家,董艺和她的团队基本上不去拍卖会买画。
“我们一般是从画廊或者画家手里买画,我们和普通藏家的区别,就是我们有义务让买到的作品升值。”董艺说。
四个月前,德美艺嘉在上海世博会的主题馆举办了一个当代艺术展览,“我们选择参加展览的艺术家,有些是事前说好买哪幅画,就展哪幅画;有些没说好,但是画家答应卖给我们他的某一幅画。这种展览就是为艺术家提供的一种增值服务。”
此外,他们还要针对购买的作品以及画家本人,策划一系列的展览、座谈会,甚至请国外的美术评论家写评论,挖掘画作和艺术家本人的深度价值。
“这是我们工作的一部分内容。”董艺说,但是他们毕竟是基金公司,不是经纪人公司,所以一般选择业内有相当知名度的画家。
而王东伟则认为,即便如此,对于当代艺术来说,基金的引入也是一个强大的助推力。
“现在中国的艺术品市场已经细分了,二线的当代画家也非常有发展潜力,哪怕一幅画只卖20万,短期内价格提高到30万一点都不困难,几场拍卖会的运作,或者专业性的展览就可以达到。但是一副名家的画作要从 400万涨到500万就不那么容易了,它的价格相对固定。”
王东伟回忆中国当代艺术界2008年曾发生的动荡时说,当年当代艺术品投资泡沫巨大,欧美投资人大赚一笔,如今是中国企业家来接盘,外国人反而把热钱抽到了印度、日本。中国当代艺术投资没有人支撑就会崩盘,或许基金可以给当代艺术解套。
观念、保存、变现,个个都是问题
王东伟说,他自己也受雇于一家大企业,做艺术基金,“最近有不少企业看好这个领域。”他说,甚至曾经有一家大型国企的负责人向他咨询做艺术品基金的事,“我建议他先不要趟这个水。”
行业复杂,变现困难,非专业人士可以参股,但是不要自己去做---这是他的建议。
王东伟说,艺术品投资领域有两条标准,一是做长期产品,价格透明,比如张大千的作品,收益很稳定,但增值空间不大;一是做短线,找有市场潜力的藏品,春天买秋天卖,最好的形式还是长期投资为主,短线做一些交叉。
真正的艺术品投资市场是在2005年以后才出现的,也是在当代艺术品被炒起来以后。第一阶段是画作买卖,于是画廊出现;然后是拍卖公司破千万、破亿价格拍卖藏品;此后民营博物馆产生;现在艺术品基金诞生。“但是整体来说,这个市场不大,也非常不成熟。”王东伟态度谨慎。
作为德美艺嘉的投资合伙人之一,梅建平以多年在国外做金融研究的经验告诉本刊记者,中国的艺术品市场和国外有很大的不同。
“一般的艺术品基金在国外封闭期是8到10年,但在中国不可能,民生银行的基金只有2年封闭期,我们刚发的基金封闭期是3年,原因就是我国货币政策变动比较大,中国的投资人普遍没有等待8年的耐心。”
董艺说,艺术品投资是等待时间越长,收益越大,“比如刘小东的作品,我们统计,在过去十年的增长是96.32倍,近5年只增长了5倍多,这个差距是很大的。”
对于王凯和董艺来说,另外一个风险来自藏品的保管。董艺表示, 中国缺少符合国际化标准的艺术品保管、保险中心,这是一个难题。
“其中主要的问题是没有艺术品的价格评估体系,保险公司很难担保。对他们来说风险太大。”董艺表示。
“艺术品基金对于中国艺术品市场的规范,还无法起到很大的作用,原因就是份额太小,但无论是拍卖会的上亿元的高调拍卖,还是藏家之间热络的交易,或者是艺术品基金低调的尝试,都是中国的艺术品全面走向市场化的表现。”梅建平总结道。
“如今,收藏作为投资的门槛已经逐步降低,或许很快,它就不再仅仅是富人的游戏。”王东伟说。■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