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综合 > 沈阳日报

“欠账”咋样还回来?

来源:沈阳日报
2011年01月07日03:10
  办法1

  “让市民步入多元化的出行空间”

  让“堵路”变“通途”,才能“缩短”上班之路。

  2010年,沈阳在建设和管理上均推出很多措施。如:在市委十一届十次全会暨经济工作会议报告中,将“实施南北二干线以及二、三环改扩建和四环新建工程,加快启动三座跨浑河大桥改造和建设。全力争取地铁2号线明年年底前试运营,启动地铁1号、2号延长线建设,做好地铁4号、9号、10号线前期工作等”作为要重点推进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目的,就是要打通城市的“经脉”,尤其是,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昨日本报报道,沈阳百条公交线邀请市民设计,未来三年新增1000辆公交车,并且明确公交产业的公益化,相信一旦拥有了充分的选择空间,上班也就会“近”了。

  城市建设专家、沈阳建筑大学党委书记张福昌教授这样描画未来沈城的交通网络:“南北二干线建成后,将极大缓解青年大街等交通压力;而二、三环改扩建和四环新建工程,在沈阳乃至整个沈阳经济区构建起来四通八达的"黄金环线"。新建沈河区新立堡街、东陵区汽车博览园跨越浑河的两座大桥,同时,对现有的东陵桥进行拓宽改造,再加上地铁线路陆续运营,将使市民步入一个多元化的出行空间。”

  这些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将是沈阳“疏堵”利剑。但专家还指出,不要“还了旧账、又欠下新账”,沈阳要未雨绸缪,站在建设“宜居城市”的高度来规划城市的发展、规划城市的交通,要适应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城市发展的需要。

  办法2

  “鼓励近业择居,让通勤短程化”

  缩短上班路程,还要靠减少“职住分离”现象。

  “职住分离”虽是城市高度发展的顽疾,可并非不可治理。如果说“建设多元化出行空间”是硬件,那么,沈阳缓堵还需要“软件”来支撑。这个“软件”是城市管理。“从城市规划入手来减少市民的出行量、缩短出行距离,是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先决条件。”首都社会经济发展研究所的专家提出这样的建议。这条建议的核心内容是“鼓励近业择居,减少"职住分离"现象”,值得沈阳借鉴。

  鼓励“近业择居”,需要政府科学规划与管理引导。总结国际许多特大型城市规划管理的经验和教训,城市规划应当完善周边区域功能,引导城市用地朝通勤短程化和功能混合化方向发展;城市规划应当疏散主城区功能,尽量减少人流、物流在中心城区的高度集中;应当按照人口比例等合理配置公共资源,促进高品质公共资源的均衡配置。把城市当一个系统来管理,通盘考虑城市的发展和功能的布局。

  沈阳市一位长期关注城市发展的人大代表告诉记者:鼓励“近业择居”,沈阳需要配套功能的强大支持,比如说调整医疗等公用设施的分布,尽量减少长途化交通;改变中小学教育资源失衡现状,在人口密集而教育资源薄弱地区建立较高水平的中小学和幼儿园;政府部门要搞好网上公共服务,减少市民公事外出数量……

  鼓励“近业择居”减少“职住分离”,如此,沈阳才能与宜居城市越来越近。才能“让人民享受到发展成果,让百姓过上更幸福的生活,这是建设宜居城市的最终目标。”
(责任编辑:Newshoo)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