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综合

北京限车首日申购遇冷背后的错位

来源:新华网
2011年01月07日10:00
  执著于传统的办公模式,不仅降低了行政效率,且浪费财力物力,可为什么我们就不能走在事物发展的前面,总是滞后呢?

  本市16个区县对外办公窗口正式受理市民的购车指标申请(以下简称“申购”),结果一片冷清,相反,1月1日网上“申购”启动,当天就收到53549份成功申请。

  一冷一热,引人深思:在中国社会迅速向信息时代转型的过程中,政府工作是否应同步跃迁?执著于传统的办公模式,不仅降低了行政效率,且浪费财力物力,可为什么我们就不能走在事物发展的前面,总是滞后呢?

  首先,在我们的公共事物治理中,调查始终是个短板,设置了那么多窗口,只为少数不懂网络的用户服务,这说明,各部门对多少居民会线下“申购”缺乏定量分析,只凭经验办事,造成资源配置不合理。值得担忧的是,这样的误判,会不会发生在其他部门或其他更大的政府举措中呢?

  第二,为什么下情上达不畅?因为两者获取信息的渠道不统一,各级部门所构成的圈子限制了办事人员的视野,这就让判断失去了坚实的基础。其实,只需对下情略有了解,就会明白:中国网民这么多,能购车的多是中高收入阶层,怎可能不上网?买车是为提高效率,出于效率的考量,大家必然更偏好网络“申购”。遗憾的是,这个简单判断居然被遮蔽了,这就要反思,是不是应该让我们的圈子变得更透明更开放一些呢?

  第三,开放了这么多线下窗口甚至做出预案,包含了一种积极态度,能看出相关部门想为市民提供更好、更完善的服务,这个出发点是好的。只是服务要以被服务者意愿为尺度,而不能根本不问被服务者的需要。

  可见,总想着管理大家,总想着贯彻上级意志,就会忽略以人为本的准绳,造成服务意识的缺位。如果百姓不满意,花拳绣腿岂能长久?不符合被服务者需求的预案和准备其实也是资源的浪费。长此以往,是否会加剧政府与民众的隔阂呢?那么,到真有大政方针需问诸民意时,大家还会认真反馈意见吗?

  “申购”首日冷热反差事小,但所系深重,不可不察。(蔡辉) (来源:北京晨报)
(责任编辑:赵婷)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