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河南菜贩北京打拼年入一万五 不回老家因更穷困

来源:大河网
2011年01月09日11:10
菜贩高文霞
菜贩高文霞

顾客少的时候,菜贩王青云拿出已经凉了的早餐——一个葱花饼吃几口。从早晨6点到10点,她连一口热水都没来得及喝。中午饭,是昨晚剩下的,热一热。

    顾客少的时候,菜贩王青云拿出已经凉了的早餐——一个葱花饼吃几口。从早晨6点到10点,她连一口热水都没来得及喝。中午饭,是昨晚剩下的,热一热。


韩洪元、王青云夫妇清晨6点从住处出发,赶来东高地上菜,两个小时候后,瞪着板车返回。怕菜被冻坏,用被子裹得严严实实。

    韩洪元、王青云夫妇清晨6点从住处出发,赶来东高地上菜,两个小时候后,瞪着板车返回。怕菜被冻坏,用被子裹得严严实实。


  河南菜贩北京打拼年入一万五 不回老家只因更穷困

  人物档案:

  刘永学、高文霞夫妇,37岁,1995年从河南商城县祁楼村来到北京,在东高地菜市场卖菜至今;年收入一万五左右;三个孩子在河南老家上学;父母亲年近六十,仍在种地。

  核心提示:

  为了生存,抛下父母子女,离开中原故土,来到北京丰台大兴交界处,卖菜为生。数年、数十年如一日,天不亮去进菜、夜幕降临收摊,一斤菜净赚一毛钱两毛钱,菜价上涨、摊位租金上涨、房租上涨……一年累积下来,一万多元的收入,却只能养家糊口,终未能衣锦还乡。“(家里)有事就回去,没事不敢回。”不是不眷恋父母、不想念孩子,而是回不去。“双亲跟前不能尽孝,儿女面前不能尽责”,更不用说兄弟姐妹,这是北京东高地菜市场刘永学夫妇深深的无奈。

  撰稿:陈芳(发自北京、河南商城)

  他们不过是北京这座城市最为普通的几个人,故事甚至不具备任何典型,却是成千上万外来者的缩影。北京为数不多的城中村是他们的居所,农贸市场、路边摊、远郊区是他们谋生的地方。

  北京东高地菜市场15年如一日打拼

  凌晨6点,冬日的北京天还未亮,刮了一夜的大风,气温骤然降至零下九度。

  清冷寂静的路上,韩洪元瞪着板车、王青云骑着自行车跟在后面,车前挂着的铁饭盒与车把撞击的声音敲打着夜幕。夫妇两人在丰台梅源菜市场经营着一个小摊位,1996年从河南一个村子来到北京,卖菜至今。每天天不亮要去一公里外的东高地菜市场上菜。

  白菜、黄瓜、蘑菇、莲藕……精挑细选好的菜拿到板车上,迅速用旧棉被捂好盖严,“在外面一会儿就冻坏了,有一点冻就卖不出去。”这些要卖出去的菜,在韩洪元夫妇这里就是孩子。

  八点半,韩洪元瞪着满载上百公斤新鲜蔬菜的板车往回赶,王青云跟在后面。链条突然掉了,韩洪元下车,趴到地下修好,继续前行。一会儿买菜的顾客就要到了。

  像韩洪元这样的批发商走后,东高地菜市场归于平静,此时的顾客只有周围的居民。

  刘永学家的菜摊在路口,一块塑料板上写着菜价,字迹隽秀。刘永学搬着大大小小的箱子,妻子高文霞站在摊位前招呼顾客。刮风降温,菜市场格外冷清,高文霞感叹,“生意越来越不好做,竞争太厉害了。”这里位于丰台区大兴区的交界,有四个大的菜市场;前不久菜价上涨,又导致顾客减少。

  刘永学夫妇,1995年,从河南商城县祁楼村来到北京东高地菜市场卖菜,至今。

  中午,刘永学回到两公里外租住的房子做好饭,将饭盖在电饭煲里,拎到菜市场。为了暖和一点,与妻子缩在自家的面包车里吃起来,白米饭、炒茄子,茄子是卖剩下的。

  回到梅源菜市场的韩洪元将从家带来的铁饭盒拿到隔壁店里热一热,与王青云就着一杯热水吃了。王青云的早饭直到10点才得空吃完,是一个葱花饼和一杯热水。

  晚上七点,韩洪元、王青云夫妇收摊回家,早下班的儿子在家做好饭等着他们,在寒风中站了一天的王青云冻得有些麻木。

  刘永学的摊位也已经收了,骑上三轮车奔向两公里外的“家”,车的后面坐着妻子高文霞,还有中午拿来的电饭煲、一把粉条、一棵大白菜。刘永学迎着风哼起了小曲儿,高文霞坐在后面用手扶着丈夫。

  经过一排排家属楼、一个集贸市场、一片低矮平房,已经从丰台区跨入了大兴区旧宫。一栋二层简易楼中的一间,十七八平米,就是刘永学夫妇在北京的窝,一个月房租600元。洗手,换上一件干净衣服,高文霞开始做晚饭,白菜猪肉炖粉条。一天,在这样一顿热乎饭中结束。

  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一晃就是15年。每天辛苦下来,卖个五六百元,除掉成本费、一个月600元的摊位费、600元的房租、还有柴米油盐水电费,一个月下来两人净赚也就1000多块钱。

[1] [2] [下一页]
(责任编辑:李孟漪)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