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全国证券期货监管工作会闭幕 专家博弈市场监管

来源:中国广播网
2011年01月15日09:32
  中广网北京1月15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人们热爱资本市场,因为在现代社会,对财富的渴望和实现往往离不开它;人们又憎恨资本市场,因为它总是把人性的丑陋、欲望暴露无疑。那么,能不能用及时、高效又恰到好处的监管来扬长避短,促进资本市场的发展呢?这是从华尔街到新兴市场概莫能外的追求。

  在我国,一年一度的全国证券期货监管工作会议作为新一年资本市场发展的风向标也总是备受关注。在昨天闭幕的2011年度会议上,扩大直接融资、加强市场监管、推进国际版建设成为了大家关注的焦点。

  焦点一:扩大直接融资

  证监会主席尚福林:要抓紧启动中关村试点范围扩大工作,加快建设统一监管的全国性场外市场,深入推进债券发行监管改革,显著增加债券融资规模。

  对此,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大霄表示,看好未来债券市场的发展前景,他同时提醒投资者,还没有达到上市条件的企业将会从场外市场中获益。

  李大霄:我们一个短板是场外市场的建设,推进应该是对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的最基础这部分得到了更大的加强,这是对还没有达到上市条件的一些企业有很大的好处。另外一个我们以前的债券市场是割裂的,交易所的债券市场和银行间的债券市场是互相分割的,这一次是提出来支持银行到交易所债券市场开展交易,这个就非常有利于两个市场的互通,整个债券市场的规模就有可能进一步扩大。

  焦点二:加强市场监管

  尚福林在监管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推动法律法规的完善,建立上市公司内幕信息知情人登记制度,加大行政追责和刑事追责力度。

  对此,财经评论员叶檀认为:监管风暴确实已悄然升级:

  叶檀:看来监管层自己也意识到,现在整个的法律的配套机制不健全是监管不得力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所以他就提出来不管是在基金还是期货还是上市公司监管方面都需要修订一些新的规则,最主要是要提高它的效率,提高它的打击的力度,比较有特色的是建立上市公司内幕信息知情人的登记制度。我们知道此前对于基金公司那些老鼠仓之类已经有知情人登记制度,我们的监管也非常非常严格,现在范围进一步扩大,也包括所有的上市公司内幕信息的知情人全部都要登记,也就是说监管的范围是更加的拓展了。

  不过,叶檀同时指出,要制度建设,还要讲执行细节,而后者往往是考验监管效果的关键。

  叶檀:那么我们就以高淳陶瓷案来说的话,它里面所有的审批者,当地的地方政府,经手的这些中间商都成了知情人,最后被法律处理的就是他们的地方政府的一个官员,我们如何能够保证每个链条都能够监管到位。

  焦点三:推进国际版建设

  从世界各国资本市场做大做强的历史经验来看,吸引优质外国企业到本国交易所发行上市是普遍做法,建设国际板的必要性似乎不言而喻。汇丰控股、中国移动等知名公司也曾经屡屡被传言已经无限接近国际板。

  然而,十年,国际板尚未磨成剑,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面临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的难题,人民币资源外泄的责难,以及市场对监管水平的隐忧。

  在监管工作会上,尚福林没有明确国际板推出的时间表。不过,他表示,今年将研究制定国际板制度规则,全面做好有关技术准备,推进国际板建设。

  华夏时报总编辑水皮认为,由于涉及股市"扩容"的概念,市场对国际板的关注度极高,监管层对国际板的推出也会慎之又慎。

  水皮:整个资本市场在过去的一年中间应该讲还是处在一个动荡中间,相对结构性的分化比较严重,而且大盘蓝筹也是处在相对低谷的状况,这种情况并没有很快得到扭转,创业板也好,中小板的泡沫还是比较大的,这个情况下如果贸然推出国际版对整个市场的压力会比较大,而且如果规则方面没有对接好的话也会比较混乱。

  不过水皮同时强调,国际版的推出是中国资本市场与国际对接的必经之路。

  水皮:国际规范上面的一种对接,包括会计准则,包括核查方面,制度方面都有助于中国资本市场向成熟资本市场来看齐。
(责任编辑:肖尧)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