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综合 > 法制日报

专家呼吁食品包装应公布“黑名单”

来源:法制日报
2011年01月21日08:22

本报记者韩乐悟

  继去年初发布“2010年度中国食品包装行业十大隐忧产品”之后,国际食品包装协会今天又推出当前“中国一次性餐饮具行业十大隐忧问题”。其中第一大隐忧是违规使用有毒有害原材料生产一次性餐饮具,影响消费者健康,而消费者却往往全然不知。

  消费者肉眼难辨危害

  先以一次性塑料餐盒为例,据国际食品包装协会的调查,我国每年大约使用150亿只餐盒。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利益驱使下,一些企业利用废旧塑料、工业级碳酸钙、滑石粉等为原料生产餐盒,严重危害消费者健康。

  相对于每吨1.2万元的食品级纯树脂原料,几千元一吨的廉价填充母料让一些小企业看到低成本带来的获利空间,不顾产品质量,铤而走险,在生产过程中随意添加,使产品有毒有害物质严重超标。

  纸制餐饮具同样令人担忧。部分企业使用回收的废纸,甚至包括卫生纸和卫生巾,经再生处理后制成纸板,以低廉的价格销售给纸杯、纸餐盒等生产企业,根本不顾消费者的健康安全。

  专家告诉《法制日报》记者,有些厂家生产的一次性纸杯上会有一层聚乙烯隔水膜,它们常常是使用回收聚乙烯热熔或涂抹到纸杯上,纸杯倒入热水时,就可能挥发有害物质。有些不法厂家为了降低成本连聚乙烯隔水膜都不涂,只在冷饮杯上喷涂工业用蜡。食用工业用蜡不仅会影响人的记忆力和免疫功能,还可能使人出现贫血等症状。工业用蜡中含有超过卫生标准限量的致癌物质“多环芳烃”和“稠环芳烃”,长期大量食用会致癌。

  在纸质餐饮具和发泡塑料餐饮具的生产中,为了使产品增白,掩盖杂质,有的企业还添加可致癌的荧光增白剂。长期使用这类产品,有毒有害物质将深入到食物中,可能导致消费者慢性中毒。

  对于消费者,这些物质是很难用肉眼分辨的。它给消费者带来的危害常常是不知不觉的,消费者完全依赖监管方提供安全保障。

  没有禁用化学物质目录

  但专家直言,一次性餐饮具中违规使用有毒有害原材料,既因利益驱动,更因存在监管漏洞。

  由于不允许使用的物质不在检测范围之内,即使有毒有害,产品检测结果很可能依然是合格。这背后是另一大隐忧问题:“食品包装添加剂标准存在漏洞,生产者随意滥用,监管者却无法取证。

  记者被告知,对于这些违规物质如何进行测试和判定,至今仍是未解之题。2009年6月1日实施的GB9685-2008《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虽然限定了959种物质可用于食品包装,但未在标准目录中的添加剂被应用到食品包装材料中的现象十分普遍。由于这些物质不在检测范围之内,常常造成产品明明严重影响人体健康,但技术上很难检测或即使测出也无法判定其不合格的尴尬局面。

  我国对食品包装用填充母料没有任何标准要求,只是对成品进行末端检测,也是监管的一大漏洞。近年有关方面调查显示,目前市面上不合格的非发泡塑料餐盒主要是违规使用低价劣质填充母料造成的。有的餐盒有害溶出物超过国家标准300多倍。

  纸杯和纸餐盒目前也仅仅只有行业标准,没有国家标准。

  当年食品中惊现“苏丹红”等非食品用物质时,人们希望监管部门制定一个不允许添加物质的“黑名单”并将其列入,如今类似的建议又被提出,只不过这一次是针对食品包装:建议国家食品安全委员会尽快列出食品包装中禁用的化学物质目录,并制定一定的检测方法和判定原则。

  此建议还强调,“如果违规使用则按食品安全法等从严处理。对危害较大的添加剂的使用则按照投毒罪论处”。

  这个“黑名单”和目录会有多长?下一个领域又会转到哪里?

  本报北京1月20日讯

来源法制网——法制日报)
(责任编辑:Newshoo)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