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警方凭塑料袋破秦东陵被盗案 现场无一指纹(图)

来源:京华时报
2011年01月26日01:27
破案线索装CT片的塑料袋。 
警方此次追回的11件被盗文物中最珍贵的是这件八年造漆木高足豆。
秦东陵一号大墓上方盗洞,深达30余米,直插主墓室。
此墓样式符合西汉之前帝王墓室“黄肠题凑”形制,棺椁外面还包着一层或几层木墙。这道木墙已倾斜。
漆木豆底座上的29字铭文:“八年相邦薛君造,雍工师效,工大人申”。

  国家重点文保单位秦东陵一号大墓被盗案近日告破,警方抓获7名嫌犯,追缴被盗国家一级文物和三级文物11件。日前,警方专案组人员透露了此案的诸多细节:盗墓者挤压爆破挖出10层楼深的盗洞直通一号墓,大墓内的棺椁尚未打开,金玉类文物免于被盗;警方凭案发现场的一个装CT片子的塑料袋,筛查陕西全省数百同名者后,抓获首名嫌犯塑料袋主人的一名网友,最终人赃俱获。

  案发

  一截锯条初现端倪

  2010年10月8日,秦东陵文管所所长高海锋例行巡查时在一号大墓顶上发现了一截钢锯条。

  秋天正是盗墓“旺季”,就任两年多来,高海锋几次发现盗墓贼的蛛丝马迹,多在这个季节。

  对秦东陵地下宝物的想象一直刺激着盗墓者的神经。秦东陵埋着秦始皇的父亲、母亲、祖父、曾祖父,其中“亚”字形帝王大墓就有3座。经考古钻探,一些陪葬坑出土的车马饰物已显现非凡气象,何况主墓?住在大墓附近的文保员说:“去年以来,我的狗被人整死了两三只。”

  那天,高海锋又把钢锯条插回土里。10月19日再次巡查,他发现钢锯条不见了,并有新土出现。20日再来,发现了一部对讲机。高海锋心想,坏了,盗墓贼已经得手了。

  作案工具装几麻袋

  接到报警后,办案人员迅速赶到现场,在文物部门的协助下扒开墓顶的新土,眼前的情景令人震惊:一条近1米见方、30多米深的盗洞,几乎直上直下,精确地打到了主墓室外壁边缘。

  盗墓者的专业和老练令人咋舌。巨型盗洞是运用一种“挤压爆破”技术,瞬间一次成形;作案现场连一个指纹都没留下。

  在陕西临潼公安分局刑警大队的物证室里,有几样形制奇特的工具。一把铲子,铲头从两侧卷起,呈半筒状。这就是传说中的盗墓利器“洛阳铲”。据说,盗墓老手一铲挖下去,仅凭碰撞的声音和手上的感觉,就能判断地下藏品的性质和布局。

  被查获的作案工具包括防毒面具、矿灯、电线、氧气瓶、通气软管、鼓风机、对讲机、制氧机、探杆、套筒等。这些东西整整装了几麻袋。能摆弄这么多家伙肯定是个团伙。

  侦破

  塑料袋牵出嫌疑犯

  面对堆积如山的证物,案发后第9天,西安市公安局专案组的刑警们仍一筹莫展。西安市公安局刑侦局二处副处长冯炜说,“直到我们发现那个塑料袋。”

  10月29日,一位老警察注意到一个团成球状的东西,是个白色塑料袋,沾满泥巴。经反复比对取证时拍的照片和录像,确认袋子来自现场。塑料袋是医院用来装CT片子的,上面用蓝色圆珠笔写着CT片号和一个刘姓患者的名字。

  每个人都立刻意识到了这条线索的价值。

  刑侦局二处五大队副大队长杨云荣立刻带队前往医院调查,发现刘某就诊登记写的是咸阳一个县。但该县几十个同名者中,无一符合医生提供的体貌特征。排查范围扩大到全省。在数百个同名者中,警方最终发现西安城区的刘某各方特征均吻合。

  刑警发现,刘某恰有一个亲戚在临潼,而这个亲戚跟文物方面有过联系。刘某亲戚的作案嫌疑越来越大,但进一步排查认定,他并无作案时间。

  专案组迅速召回所有成员,但他们凭直觉,这条线索不能轻易放弃。肯定有某个环节疏漏了,甚至是刘某自己都没有注意的环节。

  刑警们将筛查范围扩大到刘某的网友,最后锁定一个网名“多多发财”的人。刘某去过他家,有一次恰好用那个CT袋装东西丢在了那里。

  11月5日凌晨,“多多发财”在睡梦中被抓获,很快就供认了盗墓罪行。原来,“多多发财”在准备盗墓时,顺手用这个CT袋装些小工具,带到了秦东陵。随即,小武等盗墓贼被抓。专案组又远赴江苏徐州,抓获了老徐等人。

  (本文所提人员姓名,除警方和文保人员外,均为化名)本版文图均据新华社电

  追赃

  警方派人下墓取证

  被盗文物哪里去了?刑警们搜遍了已知可疑窝点,都没找到。

  老肖的供述是:“墓里什么也没看到,我就拿上来一个木头油灯和几个竹片,也算对人家老板有个交代。”

  除了盗墓者,没人晓得一号大墓内是什么样子。上次考古勘测还是在上世纪80年代,仅弄清了墓室的基本形状。多数意见认为,这里葬的是秦始皇的曾祖父秦昭襄王。专案组决定下墓取证,弄清陵墓和文物被破坏的情况。

  警察下墓没盗墓贼那么简单,要保护人身安全,还要防止对陵墓造成二次破坏。他们先给墓穴换气,一根管子往上抽风,另一根管子往下输氧。11月10日,干警王鑫磊、陕西考古研究院技工小高进入盗洞。

  小高说:“刚往下滑了十几米,就有一股诡异的气味直冲鼻腔,无法形容,霉烂混合着恶臭,黏黏糊糊。回到地面一个多月,那种气味还死死贴在嗓子上……”

  王鑫磊戴着全套防护装备在墓里待了十几分钟,上来就吐了。

  其实更危险的是,墓顶好几个地方已经塌陷,一旦塌方,就是灭顶之灾。

  椁外木墙尚未打通

  借助警用手电筒的强光,一条高约4米、面积数十平方米的宽大走廊展现在两人面前。已在考古队工作多年的小高对其规模之宏大表示惊叹:“顶棚和墓壁都用粗厚的条木砌成,码得很平整。”

  由于年代久远,木墙已经倾斜了。看样子,这只是主墓室周边的回廊,棺椁还没打开,更多的秘密隐藏在黑暗深处。

  “从他们拍到的录像看,这座墓符合帝王陵"黄肠题凑"的形制,棺椁外面围着一道或几道木墙。但这次盗墓贼还没有打通木墙,所以没有挖到金玉类文物。”刑侦局高军探长分析,盗墓贼把大量作案工具埋在了现场附近,表明他们正准备进一步动作。

  刑警们将焦点对准了老徐、老肖所说的“木头油灯和几个竹片”。盗墓老板老徐说:“那些玩意儿不值钱。回徐州的路上我扔黄河里了。”

  刑侦局二处二大队副大队长崔一波觉得,老徐的逻辑说不通:“你为这次盗墓已经花了3万块钱,不管拿到什么东西,说扔就扔了?”

  经过几个回合交锋,老徐终于败下阵来,坦白文物藏在徐州一间地下室里。

  专案组再赴徐州,将被盗11件文物悉数追回,其中国家一级文物1件,国家三级文物10件。

  盗墓经过

  首次下墓草草收场

  从去年夏天起,这伙盗墓贼就开始踩点了。通过公安局的讯问笔录,记者理清了后来的情节:

  10月17日夜,盗墓贼老徐发动了汽车。把同伙拉到地方,又掉头回去了。他是这次盗墓的老板,只出钱不干活。

  盗墓现场组织者是老肖。谁放风,谁操作设备,谁下墓,分工明确。

  午夜时分,洞打通了。小武从电线杆上引来电线,接到鼓风机上,用软管往墓里吹气。20多分钟后,大海戴上安全帽和防毒面具,腰间拴紧绳子,上头由人拽着,慢慢往下放。

  也就五六分钟,他突然大叫:“不行!不行!快拉我上去!”绳子急忙回收。大海一出洞就趴在了地上,不住地喘气,半天说不出话来。

  那是这伙盗墓者第一次对秦东陵下手,结局是草草收场。他们分析地下可能缺氧,于是去买了新的气泵和管子,第三天夜里又来下手。这一回,瘦小的老肖决定自己下墓……
(责任编辑:黄海)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