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综合 > 法制日报

湛江一银行原高管讲述狱中服刑心路历程 改造就是跟自己竞争何时出狱能掐算

来源:法制日报
2011年01月26日08:27
  大墙故事

  “没有进监狱前,我对监狱的认识是:这是一个黑暗的地方,因为每个来到这里的人都是阴暗的,面对这些犯了罪的人,监狱警察有的也只能是鄙视。但是,来到这里后才发现,这里的公平公正一点不亚于外面的世界。而且,通过监狱警察耐心细致的说服教育,我对自己的罪行有了更深的认识。现在,我努力跟自己"竞争",希望好好改造,争取早日出狱重新做人。”

  广东省阳江监狱

  服刑人员王波(化名)

  今年47岁的王波告诉《法制日报》记者,没有犯罪前,他的三口之家让许多人羡慕:30岁刚出头的他已经是一名中国银行广东湛江支行某办事处的负责人,算是事业有成;妻子贤惠孝顺,是个难得的好女人;有一个已经上小学、人见人爱的儿子。“但是,所有这一切都由于我没有抑制住私欲给毁了。”

  “不设防”走上犯罪路

  王波的父母都是教师,从小他们就教育王波“要做个遵纪守法、勤奋好学的人”,“一失足成千古恨,千万不能做错事”。刚参加工作时,王波还时时拿这些提醒自己。

  走上银行领导岗位后,王波开始接触到许多生意人,他们不时请王波吃饭,出入各种娱乐场所。

  “而这时的我并没有感到威胁,只是认为自己有权了,这些老板接近我就是为了有朝一日他们贷款时可以方便一点。”王波说,就是这样,“不设防”的他一步步地走向了犯罪的道路。

  从1996年11月到1997年4月间,王波受刘某的指使,采取使用编造的金融凭证,以吸存不入账的方法先后为刘某非法获取出资方存款共6900多万元,而其本人则收取了刘某250万元的“好处费”。东窗事发后,王波被法院以受贿罪终审判处无期徒刑。

  王波对《法制日报》记者说:“从事发后被捕到法院判决,我只是知道自己做了违法的事,并没有真正去深挖犯罪原因。而且还一厢情愿地认为,被判刑是自己运气不好。”

  情绪颓废甚至想自杀

  被判处无期徒刑转入阳江监狱服刑后,王波万念俱灰。

  “一则是失去自由的痛苦和对自己今后的绝望,二则是对监狱的恐惧。”王波说,他总是认为,监狱关押的都是罪犯,一定很黑暗,更别说什么做人的尊严了。所以,入狱后不久,他就向妻子提出了离婚。

  “我记得信里是这样说的:我这辈子是没有希望了,判了无期徒刑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出去,有可能就死在里面了。再说,跟着我只会让你抬不起头,与其这样,我们就离婚吧……我只有一个要求,好好把儿子带大,有空多带他去我父母那里,让我父母多看看他。”王波回忆道。

  让王波没想到的是,没过几天,妻子就来探监了她不同意离婚,要等王波出去。

  然而,妻子的这个态度,更加刺激了王波:看着这么好的妻子,想着遥遥无期的刑期,王波的心都碎了。之后,他的情绪一直非常颓废,甚至想到过自杀。

  管教比父母还有耐性

  “是监狱挽救了我,让我有了目标,有了重生的希望。”说到这里,王波很是感慨,他告诉《法制日报》记者,当监区的管教干警了解到他的情况后,一遍遍不厌其烦地做他的思想工作,鼓励他鼓起勇气积极改造,心理咨询师还专门对他进行心理辅导和矫正。

  监区干警告诉他:“虽然你判的是无期徒刑,但只要积极改造,无期可以改成有期,还可以减刑。你现在只有30多岁,在有生之年出狱与老婆孩子团聚应该不是问题。”

  “管教警察有时比我的父母还有耐性。”王波说,监狱还多次联系他妻子,让她有空经常来探监,最好是带上孩子来。

  在监狱干警的努力下,王波重新有了生活的勇气。不仅如此,他还对自己的犯罪经历认真地梳理了一遍,结合监狱干警的引导和教育,找到了犯罪的根源。

  “我之前认为,那些做生意的,素质、能力都比不上我,凭什么他们可以活得那么潇洒。也正因为这种思想的作怪,把父母的教诲忘得干干净净,甚至不惜违法。”王波就此开始积极改造,并先后两次获得减刑:第一次由无期徒刑改为19年6个月有期徒刑;第二次获得两年1个月的减刑。

  改造环境更加公平公正

  王波高兴地告诉《法制日报》记者,从去年开始,阳江监狱进一步深化了狱务公开,全面推行从公开执法结果到公开执法过程、从公开个案到公开整体、从公开抽象行为到公开具体行为的“三个全面公开”制度,使针对服刑人员改造的各项执法行为都公开在阳光下。

  据王波讲,现在,从评选嘉奖表扬改造积极分子、违规违纪处罚、学习成绩、优秀学员评选、劳动分值、劳动能手评选、劳动报酬等到减刑、假释预告,监区提请减刑情况,监狱通过减刑情况,法院裁定减刑情况等内容,还有服刑人员吃、住、穿的标准、商品价格、零花钱收支等情况,从结果到过程全部向服刑人员公示。

  王波掰着手指对《法制日报》记者说,如果对本人的考核奖罚、评优评先、减刑等认为不合理的,还可以向监区、监狱提出复议,监狱认为合理合法的,会马上纠正。而且,监狱还每季度向服刑人员家属寄发一份告知书,我们的改造、健康、减刑等情况家属都能及时了解,也让他们更加放心了。

  “现在,我就是跟自己"竞争"只要我积极改造,有多少次嘉奖,多长时间又可以减刑了,甚至连大概什么时间能出狱都能算出来。我儿子已经上大学了,他去年暑假来看我,对我的表现很高兴,表示不再恨我了,还说等着我出狱团聚呢!”说这番话时,王波的眼里满是希望。

  邓新建章宁旦李晓来源法制网——法制日报)
(责任编辑:Newshoo)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