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直升机实弹射击展开,受大雾、低云影响,第一次打实弹的飞行员在瞄准时遇到了难题,如果出现误差,火箭弹、导弹射击的后果不堪设想,而放弃射击将不能完成训练任务,这名飞行员该怎样抉择?直升机实弹射击还面临什么挑战?
中央电视台《军事纪实》1月26日播出《空中攻击行动》下集,以下为节目实录:
导弹射击训练 2010年10月的一天,正是肖宁来到陆航团三年的日子,一般情况下,武装直升机飞行员要经过至少三年的飞行训练才能有资格进行实弹射击,而这一天恰好是肖宁第一次参加南京军区某陆航团组织的实弹射击训练。
早晨8点多,在打火箭弹的过程中,由于受到大雾和低云的影响,肖宁在空中间歇性地看不清地面,更找不到靶标,险些造成不能击发的局面,直到最后俯冲时,他才在极其紧迫的情况下成功射击。就在肖宁成功发射火箭弹后的一个小时,难度更大的 导弹射击训练展开了,第一次打导弹肖宁又会不会顺利呢?
按理说刚刚经历了火箭弹射击,肖宁应该摸索出一些直升机实弹打靶的门道可当他驾驶直升机飞抵射击区域时却再次出现反常情况,本来悬停之后,很快就将发射导弹,但肖宁居然调头飞走了,这让排在他后面射击的飞行员都感到很奇怪,难道肖宁放弃了导弹射击吗?
肖宁虽然是一名新射手,但在一个小时前进行的火箭弹实弹射击中,他冷静处置难题的表现让陆航团领导倍加赏识,为了进一步磨炼肖宁,在导弹射击时团里特意安排他第一个上场,可谁也没有想到这一次又出现了意外,这时肖宁究竟遇到了什么情况呢?
导弹射击比火箭弹射击难度更大,我们从资料画面中可以清楚地看到火箭弹射击和导弹射击的区别,火箭弹射击的范围大,而导弹射击精确到了一个点。通常情况下飞行员只有通过火箭弹射击后,才能够进行导弹射击。
一个小时前,肖宁有惊无险地完成火箭弹射击训练后,立刻着手准备接下来的导弹射击,艰苦训练了三年,他想在这一天发挥最好状态,向领导和战友们汇报成果。
然而对肖宁来说,导弹实弹射击毕竟是第一次打,自己没有任何实弹射击的经验,因此直到起飞前他还在用心准备。
按照以往训练情况,火箭弹的射击距离较近,而导弹的射击距离较远,是火箭弹射击距离的三倍,属于远程射击,就连飞行员搜索目标靶都比打火箭弹的难度大得多。
导弹靶标上画着一个倒“T”字,肖宁发射导弹还必须命中“T”字横线和竖线的交叉点,这块区域的面积还不到两平方米,而打火箭弹的圆形靶标直径达到了20多米。
大雾严重干扰射击 上午9点钟,就在陆航团进行导弹射击的地面准备工作时,射击区域上空的雾气却越来越大,在不理想的气象条件下,要想精确命中几公里外不到两平方米面积靶标上的一个点,难度可想而知,显然和老飞行员相比,第一次参加导弹射击的肖宁将面临更大的挑战。
飞行命令下达了,第一个打导弹的肖宁驾机升空。而除了受到天气的影响,这一次导弹射击还带有战术背景,相比以往单一进行导弹射击训练要复杂得多。
导弹射击的背景是一场陆地和空中的联合训练,地面部队遭遇到“敌人”火力攻击,在进攻受阻的情况下,他们通过电台和陆航部队取得联系,上报“敌人”火力点坐标,召唤直升机进行火力支援。
现代战争中,武装直升机机动性强的特点给陆军插上了翅膀,为了在这次导弹射击的同时考验飞行员快速机动的能力,塔台指挥员要求直升机飞行员要先经过一片海域之后才能进行导弹射击,因此当肖宁驾驶直升机随飞行编队向射击区域开进不久,陆地就渐渐消失,他的眼前是一片辽阔的海洋,视线开阔,这时的飞行似乎能使神经紧绷的肖宁稍微放松一点。
而事实上海上飞行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轻松,在陆航团飞了三年,肖宁的飞行技术已经是十分过硬,但这一次在海上仅仅飞了十几分钟后,他就陷入了一个危机之中。
这是肖宁驾驶的直升机在海上飞行的姿态,直升机有一种倾斜下降的趋势,这是怎么回事呢?
海天一色出现幻觉 此时的肖宁开始怀疑仪表是否准确。他下意识地按照自己的感觉调整直升机的飞行姿态,可这么一调整竟然使本来正常飞行的直升机出现倾斜并开始下降。
眼看离海面越来越近,如果肖宁的直升机再继续下降,海浪就有可能会打到机身上,侵蚀发动机,直接影响飞行安全。
发现肖宁产生了幻觉之后,同机的教员马上提醒他注意飞行高度,而往机舱外一看,肖宁才恍然醒悟。意识到危险,肖宁立即将直升机跃升,快速参照仪表把直升机控制在安全飞行高度。化解了这次危机,最终安全的结束海上飞行,按时抵达导弹射击区域。
其实已经飞行了三年的肖宁曾多次进行过海上飞行,他十分清楚在海天一色几乎没有参照物的情况下飞行,必须依靠仪表保持飞行姿态。可飞行员出于本能,在产生幻觉后,很难克服心理上的障碍,从而导致不相信仪表,凭个人感觉错误调整飞行姿态的现象发生。而从这一点上也足以证明飞行是个充满风险的职业,飞行员承受着人们难以想象的心理压力。
那么刚刚在海上飞行时经历幻觉侵扰的肖宁,还能不能稳定情绪在接下来的导弹射击中圆满完成训练任务呢?
在进入射击区域后,为了躲避“敌人”的雷达,陆航团的直升机采取低空的方式隐蔽接近攻击目标,肖宁又一次迎来了心理上的巨大考验。
射击区域是一片植被茂密的山地,这无疑会给低空飞行带来一定影响。然而肖宁却把直升机控制在十几米的高度,随着地形的起伏,灵活地在树梢上飞行,他的娴熟技术在此刻发挥得淋漓尽致,肖宁的心理压力似乎已经完全解除。
进入射击区域后,肖宁还没有来得及观察地形,就已经听到地面装甲部队通过电台发出空中火力支援的请求。塔台指挥员也根据地面部队提供的坐标,下达了导弹攻击命令,而且要求飞行员的射击时间必须控制在规定的时间范围内。
根据地面部队提供的坐标肖宁开始搜索靶标,但是此时天空中的雾气依然没有消退,他的眼前白茫茫一片,水平方向上很难看到靶标,而肖宁却没有紧张,他利用火箭弹射击时寻找目标的方法:观察直升机下方的地标,按照自己研究地图时记下的地标特征,确定了直升机和靶标位置的基本距离,从而逐步缩小搜索范围,直到用肉眼都能看到靶标。确定了靶标的位置,肖宁驾驶直升机进行悬停,开始对靶标进行精确瞄准。
瞄准“T”字型交叉点 按照导弹射击要求,飞行员必须瞄准靶标的“T”字形交叉点,而靶标距离直升机有几公里远,在瞄准系统的屏幕上,它只有米粒大小,直升机悬停时又会有晃动,所以瞄准时手部动作的力度既不能大也不能小,毫厘之间的误差就会造成导弹打偏。
肖宁是第一个打导弹的飞行员,他太想打准了 。他的心里十分清楚,自己这第一枚导弹能不能打准,将影响全团的训练士气,但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压力,肖宁在精确瞄准时用的时间过多了,这也带来了新的风险。
直升机在悬停时的功率很大,会产生很大的热量,发动机滑油的温度会随之升高。直升机的滑油就像汽车的机油一样,如果温度太高的话,会造成发动机停车。发现直升机滑油温度上升,使本来已经调整好状态的肖宁紧张起来,他手上的动作都变了形。
肖宁用肉眼已经看到目标,但是用仪器瞄准时因为紧张造成动作僵硬,竟然找不到了目标。
按照要求导弹射击时间要快,可此时已经悬停了三分钟,肖宁在使用设备瞄准时还没有准确捕捉到靶标,而紧接着更大的麻烦来了,他发现直升机的滑油温度已经升的很高,必须马上采取散热措施。
陆航团对导弹发射时间有明确的限制,可肖宁瞄准靶标就已经用去了三分钟,而且此时直升机滑油温度已经升的很高,既不能马上击发,更不能不顾飞行安全,肖宁只能立即采取散热措施。
肖宁马上停止悬停,驾驶着直升机在空中盘旋。而飞一圈散热至少要耗去两分钟的时间,当肖宁在空中盘旋一圈重新回到射击位置悬停时,留给他发射导弹的时间已经所剩无几了,这一次他能顺利发射导弹吗?
飞一圈回来之后,肖宁的状态明显好转,使用设备重新瞄准,他手上的动作已经变得柔和稳定,同时打导弹前自己说的“导弹一定要命中”的那句话再次在肖宁脑海中闪现,他的精力更加集中,意志更加顽强。
事实上肖宁这次瞄准的时间只有十几秒,此前的那次瞄准他用了三分钟都没能发射导弹,而最终在规定的时间内肖宁把导弹发射出去的过程凝聚了陆航团教员的辛劳和新飞行员的拼搏进取。
随着一声巨响,肖宁发射出去的导弹准确地打在了“T”型靶上,在这次训练中作为第一个打导弹的飞行员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在这一天在紧张的训练中,肖宁不仅成功射击火箭弹,并且第一个上场打导弹,作为一名直升机飞行员,这一天必定会留给他深刻的记忆,同时对肖宁来说又是一个新的起点,从此以后他将迎来更多艰巨的任务和挑战。
(责任编辑:侯俊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