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5日,北京风和日丽,阳光灿烂。自2010年10月25日至今,北京已经超过90天没有出现有效降水,创30年来春节前后最长时间无降水量纪录。气象专家表示:北京初雪将刷新60年来最晚记录几乎已成定局。干燥的天气,从多方面影响着市民的生活。新华社记者 罗晓光 摄
1月25日晚,一名儿童在北京儿童医院呼吸科就诊。新华社记者 罗晓光 摄
新华网北京1月26日电(记者赖臻)记者26日从北京市防汛抗旱指挥部获悉,2010年10月25日至今,北京已经连续94天没有有效降水,但尚不会对北京的供水造成影响。
监测信息显示,目前北京大部分地区出现中度气象干旱,个别村庄出现人饮水困难,农业尚未出现旱情,总体情况较为平稳。出现饮水困难的地区集中在远郊山区,其中房山区南窖乡和大安山乡1521人、延庆县千家店镇和大庄科乡731人。据了解,上述地区多为地势较高、居住分散、人口较少的山区自然村,饮水来源以地下水和山泉水为主。
北京市防汛抗旱指挥部总工程师王毅介绍说,目前,这些地方普遍出现了利用水井抽水时,会出现水流减小或偶尔断流的现象。以往多发生在冬春交际,这种情况今年有所提前。现在当地已经采取了每天限时供水的措施,相关部门也在密切关注,随时启动应急预案,届时会每隔三天到一周的时间,派出送水车进行支援。据了解,针对北京的旱情可能有所发展的趋势,北京市气象、农业、水务、园林等部门还将建立抗旱工作联动机制,严密监测旱情发展动态,加强旱情信息监测,增加应急抗旱物资,提高应急保障能力,采取一切有效措施确保供水安全。
王毅告诉记者,尽管北京已经连续94天没有有效降水,但是不会对北京城市的供水造成影响。今年遭受饮水困难的人数,较之去年同期下降了44%。北京要改善水资源缺乏的状况,主要还是依靠汛期的强降水,是否下雪对水库蓄水几乎没有影响,只会影响到空气的净化、土壤的保墒和疾病的防控。
“城市供水不存在问题,不意味着我们就能高枕无忧。”王毅说,作为一座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城市,除了靠天,更要靠自己,全社会应该形成“节约用水、人人有责”的良好风尚,共同应对和改善北京用水吃紧的局面。
1月25日深夜,工人在龙潭公园冰雪节人工造雪。据了解,由于不降雪,举办冰雪娱乐项目的各个场所人工造雪成本超出往年。新华社记者 罗晓光 摄
北京遇40年来最严重干旱2千余人饮水困难 24日,平谷北辛庄村,马广义修剪干枯的桃树枝。该村上百亩桃树缺水严重。本报记者 郭超 摄
北京遇到40年来最严重的干旱。
昨日(25日),北京市气候中心称,这是1971年以来最严重的气象干旱。从气象干旱监测来看,目前北京大部分地区基本上是中度干旱,东南部地区是重度干旱。预计未来一周,北京仍没有出现明显降水的可能,气象干旱将持续。
无降水将超过百天
北京市气候中心短期预测科科长陈大刚介绍,北京最近一次有效降水是去年的10月23日—24日,降水量为7.3毫米。自去年10月25日之后,北京再未出现过有效降水,即使是发生在去年12月29日的那次降雪,也是只见雪飘,不见降水量。
据统计,北京历史上最长无降水(日降水量小于0.1毫米)日数为1970年10月16日至1971年2月15日,长达114天;2008年10月24日至2009年2月2日,超过100天。
去年10月25日以来至今无降水,“今年情况还没有到头,最终会持续多长时间,现在还不知道。”陈大刚说,从目前的气象资料分析,未来一周,北京仍没有出现明显降水的可能。也就是说,这次气象干旱将超过上一次,成为1971年以后,40年来最严重的一次。[ 详细]
90多天没有降水 京郊9成麦田青枯较重 90多天没有降水 京郊9成麦田青枯较重 麦农:谁心里也没底儿 头顶是没有一丝云彩的天空,冬日暖阳高照,脚下麦田里的干土,踢一脚就起烟。
“怎么说呢……最简单地说,不下雪,那就没有馒头吃呗。”,49岁的金国华苦笑着,脸上的褶子,更深了。
金国华是大兴区礼贤镇礼贤二村农民,8亩地里都种了冬小麦。祖辈都是农民的老金,从小就听过一个老理儿“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这个冬天,冬小麦却没有“被子”盖。
自入冬来,北京90多天没有有效降水,在老金的记忆中,这样的天气从没遇到过,他正苦盼着第一场冬雪的到来。京郊,90万亩的冬小麦,旱情严重,90%青枯较重,数以万计的“老金”在盼着这场冬雪。
麦田裂缝能伸进指头 北京市南郊的大兴区礼贤镇礼贤二村,典型的北方农村,工商业都不发达,村民多是老实巴交的农民,地里种植的小麦、玉米、蔬菜、水果,是他们主要的经济来源。
老金话不多,除了聊一聊地里的麦子,大多数时间就是眯着眼抽烟,“聊啥?别的我也不懂啊,就会种地。”
老金有8亩地,在同村乡亲中已经不算少了,“全村400户,一共2000亩地。”从1998年起,他每年都种冬小麦,“冬小麦秋种夏收,接着再种一茬玉米,一年两茬,都是种的粮食。”
今年冬天一直没下雪,麦田里的黄土越发干燥。对这样长期的无雪状况,老金没有任何经验。
礼贤二村的麦田都连成了片,老金的8亩地混在其中,很难分辨出来。其实,也不用分辨,这里麦田的干旱状况都类似。远看过去,黄土一片。走近,仔细观察,干旱的麦田有些地方已经出现裂缝。记者用左手食指试了试,有些裂缝宽度有约1厘米,食指可以探进去小半根。
裂缝间,是些干枯的叶子。老金用粗糙的右手,捞起一把干土,“看,能看见麦苗不?”一把干土中,夹杂着几根干枯的麦苗,叶子几乎看不出绿色,与黄土混为一体。老金用手一捏,枯叶和黄土一起,呈粉尘状,从指间洒向地面。
老金说,自己地里的干土已经有5厘米厚左右。在这些干土中,麦苗的根部还能看见一些绿色,比叶片有活力。老金连根拔起一根麦苗,没费什么力,“土太干了,根扎不牢。”
老金带着记者,在几个临近村子的麦田走了走,干旱的情况普遍存在,只是地块间有些微小差别。[ 详细]
(责任编辑:侯俊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