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旱灾害频发凸显水利短板
本报讯 据《法制晚报》综合新华社消息,近日,冬旱之下,北方的水利设施又在经受严峻考验。
而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统计显示,2010年,全国有437条河流发生超警洪水,洪涝导致全国受灾人口达2.1亿。
2010年我国重旱区域主要集中在西南和内蒙古中部等地,受旱面积占全国的九成以上。特别是西南地区受旱时间长达半年之久,历史罕见,受旱面积一度超过1亿亩。
自1998年特大洪水以来,我国七大江河治理力度不断加大,防洪体系基本形成,干流也足以抵御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洪水。但绝大多数中小河流还未经过系统治理,防洪标准低。水利部公布的数据表明,目前中小河流水灾损失约占全国水灾损失的80%。与此类似的还有水库。2010年汛期,全国垮了11座小型水库,核心原因都是年久失修。
此外,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近年我国异常天气明显增多,极端暴雨频次明显增加。
防灾减灾专家、中国农科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研究员李茂松说,相对于近年来山洪灾害多发的形势,我国监测和预警能力总体上还偏低,预案体系不够完善,群众防灾意识不强,这种局面亟待改观。
建立完善的防洪抗旱减灾体系,有利于告别过去“头痛医头”、“临阵磨枪”的灾害应对思维,根本上减少灾害发生,减轻灾害影响。